收藏【零一小说wWw.db229.Com】,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仓庚州,燕国王宫。
王宫后院之中。
有一人身着粉袍,貌美若神仙,一手负后,一手给笼中雀喂食。
在他身后,一位剑修,怀中抱剑,双目紧闭。
忽有传信飞剑划破天际,径直俯冲而下,悬停在粉袍男子身前。
那个此前一直闭目养神的剑修睁开眼,取下书信,先行过目后询问道:“侯爷,信上说他已经离开了金淮城。”
粉衣侯常思思笑容恬淡,一边继续喂养笼中金丝雀,一边问道:“信上有没有说,他这三个月来,都做了些什么?”
那名剑修低头又再仔细看了一眼书信,随后摇头回答道:“都是小事,修行,练剑,闲逛,吃面。”
那位声名显赫的侯爷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不再喂鸟,又随手从一旁石桌上抓了把鱼饵,缓缓走到池塘边,转而喂鱼去了。
他感叹道:“甩手掌柜,当得就是省心。真羡慕啊。”
剑修供奉面无表情,跟在粉衣侯身后,寸步不离地保护这位侯爷。
常思思说的许多话,他都听不明白。
在剑修眼里,这位侯爷就是如此,喜欢自言自语,自问自答。
侯爷像是一个没有秘密的人,比如书信全都让供奉代为查阅。
侯爷却又像是一个充满了秘密的人,比如他来到燕国之前的一切,都无人知晓。
常思思忽然止步,转过头看了剑修供奉一眼,好奇问道:“元良,你说咱们那位假太子,之前闹着要上吊?”
裴元良脸色古怪,只是点头道:“根据殷夫人的宫女禀报,确是如此。”
“死吧死吧,死了皆大欢喜。只要真的那一个不死,假的死了千千万,又有什么关系。”常思思微笑说道。
只是这份笑容,有些非比寻常,耐人寻味。
在短暂的沉默之后,这位燕国一人之下的侯爷闭上眼,自言自语道:“还有两年了啊。”
————
一处洞天福地中。
一位老道人躺在牛背上,有位小道童走在前头,牵着牛鼻子为他引路。
老道人闭目养神时,随口问道:“阿宽,你认为,假如杀十万人能活百万千万人,该不该杀?”
光是听见师父喊自己的名字,小道童就有些抓耳挠腮了,头疼不已。
因为师父老是问一些他答不上来的问题,要么就是答上了也没答对。
“不用多想,随便答,为师随便听听。”老道人安抚道。
小道童停下脚步,也不引路了,挠了半天脑袋,回答道:“应该···大概···也许···可以杀······吧?”
若单以人数论,阿宽自然认为可以杀。
可他偏偏又觉得,师父问自己的问题,绝没有这么简单的答案,故而犹豫不决,回答模棱两可。
老道人笑道:“该杀就该杀,不该就不该,什么叫做应该大概也许?”
小道童微微歪头,直截了当道:“那就杀?”
虽然回答已经省去了一系列的模糊言辞,语气却依然是不确定的。
“唉。”听到这个回答,老道人叹了口气。
阿宽觉得可能说错了,又赶紧亡羊补牢道:“那就不杀?”
老道人依然叹了口气,喃喃道:“阿宽,真是难为你了。”
而那个都已经快要哭出来的小道童,委屈巴巴道:“杀也不是,不杀也不是,那到底该不该杀嘛······”
老道人翻身下来,替徒儿解惑道:“想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不被它的表象所迷惑。这不是一个十万人对比百万千万人的问题。究其根本,在于生命与生命之间,究竟能不能相互比较?想明白这个,再回答我吧。”
名为阿宽的小道童哦了一声,埋头陷入沉思,在他思考之时,头顶悬停七彩光晕,如同飞虹悬天幕,色彩斑驳。
看着陷入思虑的徒弟,老道人心血来潮,又对扶摇天下一人问道。
杀一人以利天下,可以吗?
————
金淮城城门处,青衫少年剑客,白衣少女,各自手里握着马缰。
在决定启程之后,李子衿在柴老板的推荐下,去城中一座马舍买了两匹大宛马。
此马匹体型大,体力好,速度快,适合长途奔波。在疾驰奔跑后,肩膀会缓缓鼓起,流出汗水。因其汗如血色,世人亦称之为汗血宝马。
可日行千里,夜奔八百。
李子衿和红韶将沿着这条金淮城通往郑国京城的驿道,一边练剑修行,一边游历鸿鹄州。
恩师谢于锋曾说过,可以回头看,但别往回走。
所以李子衿要不断向前,要走很远。
在不断向前的过程中,少年也想从人间,得到那个答案。
“如果没有人,可以解答你的疑惑,那就挎剑而行,自己去寻求答案。”
这是书铺老先生的临别赠言,李子衿牢记于心。
先前在客栈中,李子衿与红韶各自向柴老爷、书铺老先生、胖厨子三人告别。
纸人无事离开前,也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抱住柴老爷那只香火小人,说以后有机会还要再跟它那好兄弟夜宿锦鲤池。
香火小人第一次正经起来,让无事好好修行,争取早日成个“人”,彻底摆脱纸人的身份。可不要到时候等他都靠吸食香火,体型增长后,无事却还是那么个小个头,那两人便做不成兄弟了。
离开之前,李子衿以翠渠剑在飞雪客栈竹亭内的石板上,刻下一行小字。
记得此前少年问柴老爷,是否也如折花楼楼主一般,有所求所以帮忙,中年掌柜否认了。
此事用不着说谎,所以李子衿从那时起,便将这位中年掌柜当做了朋友。
大师兄,小师妹,各自牵马,缓缓走出城门。
李子衿站在城门处,回望一眼。
他和小师妹,就是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冬天?
回想起来,仿佛昨日才来此地,唯一不同的,就是来时的枫叶变成了地上的积雪。
气候已经逐渐转暖,天地间的白色,隐隐有被春色掩盖之势。
启程之前,头别玉簪的白衣少女也回头看了一眼,眼神中有不舍,有犹豫。
李子衿也不催促小师妹,红韶依依不舍,他又何尝不是?
也想留在金淮城,听胖厨子的插科打诨,看无事与香火小人的吵吵闹闹,去大娘面摊陪小师妹吃上一碗······两碗面。
听书铺老先生向小师妹解答一些千奇百怪的问题,讲一些典故,说一些道理,自己也能从中有所收获。
陪二狗走一段泥泞小巷,听男孩讲述学塾间的趣事。
李子衿没上过学塾,在郡守府时,郡守老爷李建义都是专门请先生上门教李怀仁读书写字,而那时年纪同样不大的李子衿,便作为书童陪伴李怀仁。
虽然没见过杨二狗口中的邻桌阿娇,少年却也可以根据他的描述,想象到那是一位很好的姑娘。
虽然没见过二狗口中的老先生,却也可以想象到那位教书先生气得胡子翘上天的滑稽模样。
除去一开始花间集那位不速之客之外,少年与小师妹在金淮城的三月时光,其实算是过得相当安稳闲适。
这里很好,这里的人们,也很好。
可天下无不散之筵席,金淮城可以是劳顿旅途中的一处歇脚点,可以是少年少女躲避风雪的温室,可以是李子衿认识鸿鹄州的“第一幕”。
却不是他们最终的归宿。
李子衿很清楚这一点,来到金淮城的第一天,他就是抱着过冬的目的在这里住下的。
“走吧。”白衣少女缓缓开口,似是最终下定了决心,转过身,打算翻身上马。
李子衿打趣道:“不再看看?”
红韶摇头,“师兄,你说过,人这一生,终究要向前看,我也想像师兄一样洒脱。”
少女说完,率先翻身上马。
她天资聪慧,未曾骑过马儿,只是先前在马舍瞧见别人如何上马,便铭记于脑海中,自己上手一次就成。
李子衿看着那个稳坐马背的白衣少女,感慨道无师自通,也莫过于此了吧。
之前他还担心过,买这样的好马,又不敢全速奔跑,只能是坐在马上缓缓赶路,会不会有些“杀鸡焉用牛刀”?
可现在看了小师妹如此熟练的动作,少年瞬间打消了心中疑虑。
在那白衣少女上马后,青衫背剑的少年,也脚尖点地,翻跃马上。
两人启程之前,身后城门处,有呼喊声响起。
“子衿哥哥,红韶姐姐!”
李子衿调转马头,望向来人,说道:“二狗?你怎么来了。”
此前未曾专程去向宋大娘和杨二狗告别,少年只告诉柴老爷,若是以后她们问起,再说不迟。
不知道二狗这家伙,从哪里得来的消息,竟然还专程来城门处为自己和小师妹送别。
杨二狗手里提着一只包袱,气喘吁吁地跑到李子衿马前,踮起脚尖,双手捧起那只包袱,说道:“娘让我来送你们一程,她给你们准备了些干粮,喊我交给你们,路上带着吃。”
李子衿有些不好意思地接过那只包袱,可沉。
他笑道:“真是辛苦你了。”
“不辛苦。”那个黝黑男孩摇摇头,又朝一旁的白衣少女挥了挥手,“红韶姐姐,你也要保重啊。”
“二狗,你也保重。”少女转过头去,有些不忍再看,怕多看一眼,自己便会忍不住哭出来了。
到底不能像师兄一样,洒脱这件事,说起来容易,真要做起来,好像没那么简单。
其实就连李子衿,在告别一事上,也谈不上擅长。
只不过······有经验些罢了。
少年已经不是第一次离开朋友。
“快回去吧。”李子衿说道。
黝黑男孩乖巧点头,往城中走去,只是脚步极慢,往回走了一段路后,又忽然转过身来,看见李子衿和红韶也还没动身。
男孩眼中神采奕奕,充满了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他单手握拳,在身前一挥,好似将“未来”握在手心,一脸认真道:“子衿哥哥,红韶姐姐,等我以后成了剑仙,一定会去看你们的。”
马上的青衫少年愣了愣,旋即笑道:“好,我们等你。”
杨二狗转身,大步离去。
在路过飞雪客栈之时,男孩走到大堂中,朝柴老爷抱拳,满脸江湖气地说道:“多谢柴老爷专程捎话。”
中年掌柜爽朗大笑,摆摆手道:“举手之劳举手之劳,不足挂齿,快回去吧。”
在送走那个小小年纪,便江湖经验很是老道的黝黑男孩后,中年掌柜拿起扫帚,去清扫后院。
行至竹亭之时,柴老爷一扫帚扫开积雪,望见地面上以剑作笔,刻下的一行小楷。
不是西瓜,对么?
————
李子衿和红韶骑马疾驰在那条宽阔驿道上。
反而是少女不断挥鞭,奔跑在前。少年只能跟着加速,紧随其后。
“红韶,你初次骑马,别这么快啊,小心一些。”李子衿嘱咐道。
也不知道小师妹吃错了什么药,一离开金淮城便犹如脱缰野马,疾驰不停。
听见这声嘱咐,少女才稍稍收敛一些,没有继续挥鞭。两人所骑之马,速度逐渐趋于平稳。
微风拂过少女脸庞,吹起她的发丝,映衬出绝美侧脸。
李子衿骑马在后,向前望去,都有些不认识这个英姿飒爽的姑娘了。
小师妹果真是静若处子,动如脱兔。
“师兄,我们之后去哪?”她问道。
李子衿卖了个关子,神秘笑道:“还记得年夜饭那晚,你说了什么吗?”
红韶想了想,摇头说道:“忘了,那晚喝了一小口酒,说过些什么,听过些什么,都忘得一干二净。”
李子衿轻轻挥鞭,骑马与少女并行,笑道:“那晚你说,以后想要去看看海。”
她眉毛上扬,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师兄要带我去看海?!”
“对,咱们不止要看海,还要看那扶摇天下,最广阔的海。”
青衫少年剑客,伸出手指,遥遥指向东方,“想要看海,我们就要先去桑柔州,碣石山。”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仓庚州,燕国王宫。
王宫后院之中。
有一人身着粉袍,貌美若神仙,一手负后,一手给笼中雀喂食。
在他身后,一位剑修,怀中抱剑,双目紧闭。
忽有传信飞剑划破天际,径直俯冲而下,悬停在粉袍男子身前。
那个此前一直闭目养神的剑修睁开眼,取下书信,先行过目后询问道:“侯爷,信上说他已经离开了金淮城。”
粉衣侯常思思笑容恬淡,一边继续喂养笼中金丝雀,一边问道:“信上有没有说,他这三个月来,都做了些什么?”
那名剑修低头又再仔细看了一眼书信,随后摇头回答道:“都是小事,修行,练剑,闲逛,吃面。”
那位声名显赫的侯爷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不再喂鸟,又随手从一旁石桌上抓了把鱼饵,缓缓走到池塘边,转而喂鱼去了。
他感叹道:“甩手掌柜,当得就是省心。真羡慕啊。”
剑修供奉面无表情,跟在粉衣侯身后,寸步不离地保护这位侯爷。
常思思说的许多话,他都听不明白。
在剑修眼里,这位侯爷就是如此,喜欢自言自语,自问自答。
侯爷像是一个没有秘密的人,比如书信全都让供奉代为查阅。
侯爷却又像是一个充满了秘密的人,比如他来到燕国之前的一切,都无人知晓。
常思思忽然止步,转过头看了剑修供奉一眼,好奇问道:“元良,你说咱们那位假太子,之前闹着要上吊?”
裴元良脸色古怪,只是点头道:“根据殷夫人的宫女禀报,确是如此。”
“死吧死吧,死了皆大欢喜。只要真的那一个不死,假的死了千千万,又有什么关系。”常思思微笑说道。
只是这份笑容,有些非比寻常,耐人寻味。
在短暂的沉默之后,这位燕国一人之下的侯爷闭上眼,自言自语道:“还有两年了啊。”
————
一处洞天福地中。
一位老道人躺在牛背上,有位小道童走在前头,牵着牛鼻子为他引路。
老道人闭目养神时,随口问道:“阿宽,你认为,假如杀十万人能活百万千万人,该不该杀?”
光是听见师父喊自己的名字,小道童就有些抓耳挠腮了,头疼不已。
因为师父老是问一些他答不上来的问题,要么就是答上了也没答对。
“不用多想,随便答,为师随便听听。”老道人安抚道。
小道童停下脚步,也不引路了,挠了半天脑袋,回答道:“应该···大概···也许···可以杀······吧?”
若单以人数论,阿宽自然认为可以杀。
可他偏偏又觉得,师父问自己的问题,绝没有这么简单的答案,故而犹豫不决,回答模棱两可。
老道人笑道:“该杀就该杀,不该就不该,什么叫做应该大概也许?”
小道童微微歪头,直截了当道:“那就杀?”
虽然回答已经省去了一系列的模糊言辞,语气却依然是不确定的。
“唉。”听到这个回答,老道人叹了口气。
阿宽觉得可能说错了,又赶紧亡羊补牢道:“那就不杀?”
老道人依然叹了口气,喃喃道:“阿宽,真是难为你了。”
而那个都已经快要哭出来的小道童,委屈巴巴道:“杀也不是,不杀也不是,那到底该不该杀嘛······”
老道人翻身下来,替徒儿解惑道:“想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不被它的表象所迷惑。这不是一个十万人对比百万千万人的问题。究其根本,在于生命与生命之间,究竟能不能相互比较?想明白这个,再回答我吧。”
名为阿宽的小道童哦了一声,埋头陷入沉思,在他思考之时,头顶悬停七彩光晕,如同飞虹悬天幕,色彩斑驳。
看着陷入思虑的徒弟,老道人心血来潮,又对扶摇天下一人问道。
杀一人以利天下,可以吗?
————
金淮城城门处,青衫少年剑客,白衣少女,各自手里握着马缰。
在决定启程之后,李子衿在柴老板的推荐下,去城中一座马舍买了两匹大宛马。
此马匹体型大,体力好,速度快,适合长途奔波。在疾驰奔跑后,肩膀会缓缓鼓起,流出汗水。因其汗如血色,世人亦称之为汗血宝马。
可日行千里,夜奔八百。
李子衿和红韶将沿着这条金淮城通往郑国京城的驿道,一边练剑修行,一边游历鸿鹄州。
恩师谢于锋曾说过,可以回头看,但别往回走。
所以李子衿要不断向前,要走很远。
在不断向前的过程中,少年也想从人间,得到那个答案。
“如果没有人,可以解答你的疑惑,那就挎剑而行,自己去寻求答案。”
这是书铺老先生的临别赠言,李子衿牢记于心。
先前在客栈中,李子衿与红韶各自向柴老爷、书铺老先生、胖厨子三人告别。
纸人无事离开前,也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抱住柴老爷那只香火小人,说以后有机会还要再跟它那好兄弟夜宿锦鲤池。
香火小人第一次正经起来,让无事好好修行,争取早日成个“人”,彻底摆脱纸人的身份。可不要到时候等他都靠吸食香火,体型增长后,无事却还是那么个小个头,那两人便做不成兄弟了。
离开之前,李子衿以翠渠剑在飞雪客栈竹亭内的石板上,刻下一行小字。
记得此前少年问柴老爷,是否也如折花楼楼主一般,有所求所以帮忙,中年掌柜否认了。
此事用不着说谎,所以李子衿从那时起,便将这位中年掌柜当做了朋友。
大师兄,小师妹,各自牵马,缓缓走出城门。
李子衿站在城门处,回望一眼。
他和小师妹,就是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冬天?
回想起来,仿佛昨日才来此地,唯一不同的,就是来时的枫叶变成了地上的积雪。
气候已经逐渐转暖,天地间的白色,隐隐有被春色掩盖之势。
启程之前,头别玉簪的白衣少女也回头看了一眼,眼神中有不舍,有犹豫。
李子衿也不催促小师妹,红韶依依不舍,他又何尝不是?
也想留在金淮城,听胖厨子的插科打诨,看无事与香火小人的吵吵闹闹,去大娘面摊陪小师妹吃上一碗······两碗面。
听书铺老先生向小师妹解答一些千奇百怪的问题,讲一些典故,说一些道理,自己也能从中有所收获。
陪二狗走一段泥泞小巷,听男孩讲述学塾间的趣事。
李子衿没上过学塾,在郡守府时,郡守老爷李建义都是专门请先生上门教李怀仁读书写字,而那时年纪同样不大的李子衿,便作为书童陪伴李怀仁。
虽然没见过杨二狗口中的邻桌阿娇,少年却也可以根据他的描述,想象到那是一位很好的姑娘。
虽然没见过二狗口中的老先生,却也可以想象到那位教书先生气得胡子翘上天的滑稽模样。
除去一开始花间集那位不速之客之外,少年与小师妹在金淮城的三月时光,其实算是过得相当安稳闲适。
这里很好,这里的人们,也很好。
可天下无不散之筵席,金淮城可以是劳顿旅途中的一处歇脚点,可以是少年少女躲避风雪的温室,可以是李子衿认识鸿鹄州的“第一幕”。
却不是他们最终的归宿。
李子衿很清楚这一点,来到金淮城的第一天,他就是抱着过冬的目的在这里住下的。
“走吧。”白衣少女缓缓开口,似是最终下定了决心,转过身,打算翻身上马。
李子衿打趣道:“不再看看?”
红韶摇头,“师兄,你说过,人这一生,终究要向前看,我也想像师兄一样洒脱。”
少女说完,率先翻身上马。
她天资聪慧,未曾骑过马儿,只是先前在马舍瞧见别人如何上马,便铭记于脑海中,自己上手一次就成。
李子衿看着那个稳坐马背的白衣少女,感慨道无师自通,也莫过于此了吧。
之前他还担心过,买这样的好马,又不敢全速奔跑,只能是坐在马上缓缓赶路,会不会有些“杀鸡焉用牛刀”?
可现在看了小师妹如此熟练的动作,少年瞬间打消了心中疑虑。
在那白衣少女上马后,青衫背剑的少年,也脚尖点地,翻跃马上。
两人启程之前,身后城门处,有呼喊声响起。
“子衿哥哥,红韶姐姐!”
李子衿调转马头,望向来人,说道:“二狗?你怎么来了。”
此前未曾专程去向宋大娘和杨二狗告别,少年只告诉柴老爷,若是以后她们问起,再说不迟。
不知道二狗这家伙,从哪里得来的消息,竟然还专程来城门处为自己和小师妹送别。
杨二狗手里提着一只包袱,气喘吁吁地跑到李子衿马前,踮起脚尖,双手捧起那只包袱,说道:“娘让我来送你们一程,她给你们准备了些干粮,喊我交给你们,路上带着吃。”
李子衿有些不好意思地接过那只包袱,可沉。
他笑道:“真是辛苦你了。”
“不辛苦。”那个黝黑男孩摇摇头,又朝一旁的白衣少女挥了挥手,“红韶姐姐,你也要保重啊。”
“二狗,你也保重。”少女转过头去,有些不忍再看,怕多看一眼,自己便会忍不住哭出来了。
到底不能像师兄一样,洒脱这件事,说起来容易,真要做起来,好像没那么简单。
其实就连李子衿,在告别一事上,也谈不上擅长。
只不过······有经验些罢了。
少年已经不是第一次离开朋友。
“快回去吧。”李子衿说道。
黝黑男孩乖巧点头,往城中走去,只是脚步极慢,往回走了一段路后,又忽然转过身来,看见李子衿和红韶也还没动身。
男孩眼中神采奕奕,充满了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他单手握拳,在身前一挥,好似将“未来”握在手心,一脸认真道:“子衿哥哥,红韶姐姐,等我以后成了剑仙,一定会去看你们的。”
马上的青衫少年愣了愣,旋即笑道:“好,我们等你。”
杨二狗转身,大步离去。
在路过飞雪客栈之时,男孩走到大堂中,朝柴老爷抱拳,满脸江湖气地说道:“多谢柴老爷专程捎话。”
中年掌柜爽朗大笑,摆摆手道:“举手之劳举手之劳,不足挂齿,快回去吧。”
在送走那个小小年纪,便江湖经验很是老道的黝黑男孩后,中年掌柜拿起扫帚,去清扫后院。
行至竹亭之时,柴老爷一扫帚扫开积雪,望见地面上以剑作笔,刻下的一行小楷。
不是西瓜,对么?
————
李子衿和红韶骑马疾驰在那条宽阔驿道上。
反而是少女不断挥鞭,奔跑在前。少年只能跟着加速,紧随其后。
“红韶,你初次骑马,别这么快啊,小心一些。”李子衿嘱咐道。
也不知道小师妹吃错了什么药,一离开金淮城便犹如脱缰野马,疾驰不停。
听见这声嘱咐,少女才稍稍收敛一些,没有继续挥鞭。两人所骑之马,速度逐渐趋于平稳。
微风拂过少女脸庞,吹起她的发丝,映衬出绝美侧脸。
李子衿骑马在后,向前望去,都有些不认识这个英姿飒爽的姑娘了。
小师妹果真是静若处子,动如脱兔。
“师兄,我们之后去哪?”她问道。
李子衿卖了个关子,神秘笑道:“还记得年夜饭那晚,你说了什么吗?”
红韶想了想,摇头说道:“忘了,那晚喝了一小口酒,说过些什么,听过些什么,都忘得一干二净。”
李子衿轻轻挥鞭,骑马与少女并行,笑道:“那晚你说,以后想要去看看海。”
她眉毛上扬,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师兄要带我去看海?!”
“对,咱们不止要看海,还要看那扶摇天下,最广阔的海。”
青衫少年剑客,伸出手指,遥遥指向东方,“想要看海,我们就要先去桑柔州,碣石山。”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