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零一小说wWw.db229.Com】,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当晚,姜青菱便给自己做了心心念念的麻辣兔丁,做了一坛子,留着慢慢吃。
空气中弥漫着辣椒的香气,两个孩子不停地打喷嚏,被她赶回房间去玩,她自己则戴着个口罩坚守厨房。
这麻辣兔丁孩子们吃不了,姜青菱便用今天刚抓的野鸡炖了锅鸡汤,加了这段时间采的菌菇,香飘四溢。
在大冬天里吃这么一锅,全身暖烘烘的,惬意极了。
学校放了寒假,离过年就很近了,各家妇女们都忙活起过年的事,在快到年底时,村里的女性们大都要去镇上买些东西,方燕茹也来邀请姜青菱一起去。
姜青菱是不缺东西的,不过她想起废品站,自己有一段时间没去了,不知道杨大姐又给她留了什么东西。
她在那次约定后,去过两次废品站,每次杨大姐都留了很多用得上的纸笔,还有初中和高中的课本,所以姜青菱觉得她这次可以再去看看。
于是,姜青菱也参与了村里妇女的赶集大活动。
北方的冬天寒风呼啸,能把人耳朵冻掉,很多人家条件不好,棉衣都不够人手一件的,尤其是各家的妇女们,总是先紧着男人和孩子,把自己排在最后面,一件棉衣能穿好几年,穿得棉花硬邦邦的,没什么保暖效果。
但今天要出门,总不能穿着那种衣服去,怕是人都要冻出个好歹,因此,很多妇女就把家里其他人的衣服都套上了,好几个人外头都穿着家里男人的大棉袄。
姜青菱要比其他人好很多,他们家宽裕,她冬天的棉衣都是婚后新做的,这在农村已经是很好的条件了。
但是对于现代人姜青菱来说,这远远不够,她裹着那件大花棉袄,身上也没有多少热气。
好在她不是普通人,她在空间里找了件样式简单的羽绒服,然后把上回在黑市买的青布缝在面上,伪装成棉袄,贴身穿着某U家的自发热保暖内衣,再在中间穿着某U家的羽绒背心,这还不够,前胸后背还贴了好几贴暖宝宝,这才敢出门。
寒风呼呼地刮,姜青菱把脑袋缩进围巾里,还好她脸上涂了厚厚的贵妇面霜,要不可能顶不住这刀似的冷风。
她这会儿身上暖暖的,脸色也红润,还穿着新衣围着围巾,有些洋气,是人群中亮眼的存在。
别个妇女的眼神在她的衣服上转了转,又嫉妒地看了几眼她的围巾,撇撇嘴,小声和相熟的妇女说:“一个寡妇整天这么打扮,指定花的都是她男人的卖命钱,真没良心,也不为孩子想想。”
“说的是啊,村里那个当娘的像她这样,只顾着自己享受。”人以群分,关系好的妇女说起闲话来都是很赞同对方的。
两人说得越来越上头,还想继续批判姜青菱,却听到她“咳”了一声,两人一下吓得和鹌鹑似的,嘴巴紧闭不敢说话。
姜青菱瞥了她们一眼,大摇大摆地从旁边走过,经过她们身边时说:“有些人啊,千省万省,宁愿多给男人买酒喝,也舍不得对自己好一点,要是哪一天有什么意外,男人再娶个新的媳妇,人家睡你的男人,打你的孩子,花你省下来的钱,说不定会念几句你的好呢,真的太伟大了。”
那两个妇女听到她阴阳怪气的话,脸色很臭,只是姜青菱打架的英姿还历历在目,她们不敢惹她。
姜青菱就这么潇洒地越过她们而去,她并不太在意她们的酸话,比起因为顾及别人的目光而受冻,她更愿意现在这样舒服,而且看到她们看不惯她又干不掉她的样子,更让人开心。
方燕茹要去供销社买东西,姜青菱对快过年时人挤人的供销社没兴趣,两人约好时间地点,就分头行动了。
废品收购站一如既往的冷清,门口的老大爷在门房里烧着炭火暖烘烘的,更加不爱理人了,姜青菱来了几次也是熟人了,他连问都没问,抬抬眼皮就不管了。
姜青菱熟门熟路地进去,想要去找杨大姐,却看到分拣废品的地方坐着一个很年轻的男人,她一愣,那人看到她站在旁边,说:“你有事儿?”
姜青菱问道:“请问,这里原先有个杨大姐,她去哪了?”
男人一听,恍然大悟道:“杨大姐啊,她不在这里做了,据说是她男人回来了,分配了工作,她跟着一起去县里了。”
这个没想到的发展,让姜青菱消化了一会儿。
那个男人扫了她几眼,说:“杨大姐和我交接的时候说,帮一个年轻的女老师留了一些东西,是你吧?”
姜青菱回过神来,连忙点头:“是我是我。”
那人拿出一沓东西,拍了拍说:“都在这儿了,我也留了一些在里面,你看看吧。”
姜青菱:“太谢谢你们了!”
她接过东西,发现除了之前有收集的纸笔,课本,这回还有几本连环画和名着,这在现在有些敏感,前几次都没有出现过,应该是这个年轻男人放的。
姜青菱对这些倒是不怕的,不过之前杨大姐没有收,她也不会主动去提,现在这个男人可能是比较年轻,胆子比较大,所以把这些也给了她,她也愿意买下。
她把东西先放一边,又在废品站逛了逛,看看能不能淘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她来了几次了,都没能找到传说中的古董字画,现在也不对此抱什么希望,她就是想找找有没有生活中能用的物件。
还真别说,降低了要求就会有收获,她在堆破家具的地方看到一个木匣子,面上的漆蹭掉了,显得有些斑驳,但是其他都是完好的,甚至连锁头都在。
她觉得这个匣子能拿回家装些小东西也挺好的,就将其拿了起来。
这个木匣子不知是用什么木头做的,拿在手上还挺有分量的,姜青菱暗戳戳地想,或许这是传说中的名贵木材也说不定呢,她把木匣子抱得更紧了。
她把这些东西付了钱,便不再耽搁,急匆匆赶到约定地点,没等多久,方燕茹也从供销社赶来了。
当晚,姜青菱便给自己做了心心念念的麻辣兔丁,做了一坛子,留着慢慢吃。
空气中弥漫着辣椒的香气,两个孩子不停地打喷嚏,被她赶回房间去玩,她自己则戴着个口罩坚守厨房。
这麻辣兔丁孩子们吃不了,姜青菱便用今天刚抓的野鸡炖了锅鸡汤,加了这段时间采的菌菇,香飘四溢。
在大冬天里吃这么一锅,全身暖烘烘的,惬意极了。
学校放了寒假,离过年就很近了,各家妇女们都忙活起过年的事,在快到年底时,村里的女性们大都要去镇上买些东西,方燕茹也来邀请姜青菱一起去。
姜青菱是不缺东西的,不过她想起废品站,自己有一段时间没去了,不知道杨大姐又给她留了什么东西。
她在那次约定后,去过两次废品站,每次杨大姐都留了很多用得上的纸笔,还有初中和高中的课本,所以姜青菱觉得她这次可以再去看看。
于是,姜青菱也参与了村里妇女的赶集大活动。
北方的冬天寒风呼啸,能把人耳朵冻掉,很多人家条件不好,棉衣都不够人手一件的,尤其是各家的妇女们,总是先紧着男人和孩子,把自己排在最后面,一件棉衣能穿好几年,穿得棉花硬邦邦的,没什么保暖效果。
但今天要出门,总不能穿着那种衣服去,怕是人都要冻出个好歹,因此,很多妇女就把家里其他人的衣服都套上了,好几个人外头都穿着家里男人的大棉袄。
姜青菱要比其他人好很多,他们家宽裕,她冬天的棉衣都是婚后新做的,这在农村已经是很好的条件了。
但是对于现代人姜青菱来说,这远远不够,她裹着那件大花棉袄,身上也没有多少热气。
好在她不是普通人,她在空间里找了件样式简单的羽绒服,然后把上回在黑市买的青布缝在面上,伪装成棉袄,贴身穿着某U家的自发热保暖内衣,再在中间穿着某U家的羽绒背心,这还不够,前胸后背还贴了好几贴暖宝宝,这才敢出门。
寒风呼呼地刮,姜青菱把脑袋缩进围巾里,还好她脸上涂了厚厚的贵妇面霜,要不可能顶不住这刀似的冷风。
她这会儿身上暖暖的,脸色也红润,还穿着新衣围着围巾,有些洋气,是人群中亮眼的存在。
别个妇女的眼神在她的衣服上转了转,又嫉妒地看了几眼她的围巾,撇撇嘴,小声和相熟的妇女说:“一个寡妇整天这么打扮,指定花的都是她男人的卖命钱,真没良心,也不为孩子想想。”
“说的是啊,村里那个当娘的像她这样,只顾着自己享受。”人以群分,关系好的妇女说起闲话来都是很赞同对方的。
两人说得越来越上头,还想继续批判姜青菱,却听到她“咳”了一声,两人一下吓得和鹌鹑似的,嘴巴紧闭不敢说话。
姜青菱瞥了她们一眼,大摇大摆地从旁边走过,经过她们身边时说:“有些人啊,千省万省,宁愿多给男人买酒喝,也舍不得对自己好一点,要是哪一天有什么意外,男人再娶个新的媳妇,人家睡你的男人,打你的孩子,花你省下来的钱,说不定会念几句你的好呢,真的太伟大了。”
那两个妇女听到她阴阳怪气的话,脸色很臭,只是姜青菱打架的英姿还历历在目,她们不敢惹她。
姜青菱就这么潇洒地越过她们而去,她并不太在意她们的酸话,比起因为顾及别人的目光而受冻,她更愿意现在这样舒服,而且看到她们看不惯她又干不掉她的样子,更让人开心。
方燕茹要去供销社买东西,姜青菱对快过年时人挤人的供销社没兴趣,两人约好时间地点,就分头行动了。
废品收购站一如既往的冷清,门口的老大爷在门房里烧着炭火暖烘烘的,更加不爱理人了,姜青菱来了几次也是熟人了,他连问都没问,抬抬眼皮就不管了。
姜青菱熟门熟路地进去,想要去找杨大姐,却看到分拣废品的地方坐着一个很年轻的男人,她一愣,那人看到她站在旁边,说:“你有事儿?”
姜青菱问道:“请问,这里原先有个杨大姐,她去哪了?”
男人一听,恍然大悟道:“杨大姐啊,她不在这里做了,据说是她男人回来了,分配了工作,她跟着一起去县里了。”
这个没想到的发展,让姜青菱消化了一会儿。
那个男人扫了她几眼,说:“杨大姐和我交接的时候说,帮一个年轻的女老师留了一些东西,是你吧?”
姜青菱回过神来,连忙点头:“是我是我。”
那人拿出一沓东西,拍了拍说:“都在这儿了,我也留了一些在里面,你看看吧。”
姜青菱:“太谢谢你们了!”
她接过东西,发现除了之前有收集的纸笔,课本,这回还有几本连环画和名着,这在现在有些敏感,前几次都没有出现过,应该是这个年轻男人放的。
姜青菱对这些倒是不怕的,不过之前杨大姐没有收,她也不会主动去提,现在这个男人可能是比较年轻,胆子比较大,所以把这些也给了她,她也愿意买下。
她把东西先放一边,又在废品站逛了逛,看看能不能淘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她来了几次了,都没能找到传说中的古董字画,现在也不对此抱什么希望,她就是想找找有没有生活中能用的物件。
还真别说,降低了要求就会有收获,她在堆破家具的地方看到一个木匣子,面上的漆蹭掉了,显得有些斑驳,但是其他都是完好的,甚至连锁头都在。
她觉得这个匣子能拿回家装些小东西也挺好的,就将其拿了起来。
这个木匣子不知是用什么木头做的,拿在手上还挺有分量的,姜青菱暗戳戳地想,或许这是传说中的名贵木材也说不定呢,她把木匣子抱得更紧了。
她把这些东西付了钱,便不再耽搁,急匆匆赶到约定地点,没等多久,方燕茹也从供销社赶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