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零一小说wWw.db229.Com】,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带着承影剑回到军营后,燕震没有过多的和其他人提及身世方面的事情,只是说老和尚送给自己一把青铜古剑。说来也怪,回到军营后,承影剑又恢复成一把普通的青铜剑,任谁也看不出它的特别之处。燕震倒也不在乎,这样更好,省得自己还得费事的和别人解释,反正也不打算用它上战场。

    又休息了一天,第三天的早上,洪承畴派来的轻骑带来消息,让杨少堂带兵向太原集结,修罗营立刻就拔营出发。

    五台山距离太原约四百里,杨少堂带着队伍行进了五天后到达太原城外。太原城是明代山西地区的重要城市,它有着古老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太原城墙高大雄伟,城门上镶嵌着巨大的铜铸狮子,显得十分威武雄壮。

    城门口几名一队明军正在查验进出的人员,见到杨少堂带着一支队伍停在了太原城外,立刻有几名骑兵飞奔而来。在杨少堂军前勒住了马头,操着陕地口音问道:“你们是哪里的军队?”

    杨少堂一听口音就知道这些人是洪承畴的嫡系“秦军”,便回答道:“我是登州参将杨少堂,我们是来自登州的修罗营,奉旨到洪督师帐下听令!”

    几位骑兵一听是投奔自家主帅的,立刻态度好了起来,说道:“将军可有腰牌印信?”

    杨少堂摘下腰间的腰牌由亲卫递了过去,几位骑兵查验之后说道:“将军请随我等入城,大军可在城外扎营!”

    杨少堂于是带上燕震等几位千总,随骑兵们向太原城行去。穿过高大的城门洞,两旁站立着来自陕西的秦军。这支部队是大明崇祯年间为数不多的强军之一,虽然他们身上的衣甲有些破烂,很多士兵的铁甲背心甲页脱落了很多,洗的褪色的鸳鸯战袄也有很多地方磨破了,黄黑色的棉花从破洞处翻出,说明这种情况已经很久了。杨少堂感叹一声,唉,怪不得天下人都说“秦军干的比牛多,吃的比驴差。”陕地干旱贫瘠,还常年面临着和蒙古人作战的情况,造成了陕地楞娃勇猛膘悍,能吃苦的性格。

    太原城内的街道繁华热闹,商贾云集,人来人往,生气勃勃,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城市。城内的民居建筑多采用黑灰色的砖石和大木材料,看上去非常古朴,给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感觉。

    沿着中间的一条大路直行,又向东走了几条街之后,一行人来到了太原巡抚衙门。

    走进大堂之后,只见洪承畴在堂上正襟危坐。杨少堂等人这是第一次见洪承畴,只见洪承畴今年四十岁左右,浓密的胡须自然垂在胸前,国字脸,浓眉大眼面庞黑红,看上去有几分威严。任谁也想象不到,他其实是个实打实的文官。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崇祯初,累迁至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镇压陕西农民军。旋晋兵部尚书,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等处军务。在大堂两侧,也是各路总兵参将分列两旁。

    “末将杨少堂,参将洪督师!”

    “呵呵呵,少堂啊,早就听闻你在崇祯二年率千余草莽斩建奴五百余级,早就想和你一见啊!哈哈哈…”洪承畴很是和蔼。

    燕震等人也随杨少堂一起见过总督大人之后就退到了一边,向周围看去只见满屋子武将里,有一个比较年轻英武的小将站在自己旁边,正在好奇的打量着自己。也许是年轻人的亲近感,燕震对他抱了抱拳,算是打了个招呼。对方也露出一个微笑,抱拳回应。这时堂上又传来洪承畴的声音:“各位将军,此次流贼兵分多路劫掠山西,我各路人马也要分路出击,务必将流贼剿灭。”洪承畴顿了顿,随后又将目前闯军形势给大家做了分析,并分配了各路人马的任务及作战目标,扫视了一眼众将道:“曹文诏!”

    “末将在!”一名四十多岁身着山文甲的武将出列应道。燕震听到这个名字浑身一震,明末第一良将,曹文诏?这可是一个猛人啊!后世的历史书上是这样记载曹文诏的:曹文诏,山西大同人,和洪承畴不一样,他没读过书,没有背景,出人头地之前,他只是个小兵。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洪承畴的手下开始了他的传奇演绎。

    据史书记载,他拿着长矛,左冲右突,单枪匹马在万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大小百余战,文诏皆败之!

    洪承畴带着他,一路追到了甘肃、宁夏,连续激战把残敌赶尽杀绝,至此,王左桂、王嘉胤、神一魁,崇桢元年的三大农民军首领全部伏诛。西北之内,起义军所剩无几。

    “贺人龙!”

    “末将在!”

    “杨少堂!”

    “末将在!”

    “曹变蛟!”

    “末将在!”

    “明日便随本督师一起率军剿贼!”

    “得令!”

    曹变蛟?燕震扭头望向身边的年轻武将,原来他就是历史书上赫赫有名的小曹将军啊?今天来的可是值了!这个人后世读史书的时候,燕震就佩服的不得了,为啥?因为他是唯一一个差一点就杀了皇太极的大明武将。

    在燕震穿越之前的那个历史上,到了崇祯十三年的时候,有一场让明王朝几乎打光了家底的战役~明清松锦之战!

    崇祯十三年五月,锦州告急,变蛟跟随洪承畴出山海关,驻守宁远。

    七月,变蛟和援剿总兵官左光先、山海关总兵马科、宁远总兵吴三桂、辽东总兵刘肇基在黄土台以及松山、杏山遭遇清军前锋,双方互有伤亡,清军退后驻扎到义州。洪承畴打算让变蛟、左光先、马科的部队进关来养精蓄锐,留吴三桂、刘肇基的部队在松山、杏山之间活动,佯装着进攻的样子。后来又请求解除刘肇基的官职,让王廷臣取代了他;罢免了左光先,以白广恩接替了他。兵部讨论后都同意了他的意见。然后洪承畴又请求调遣附近的边防部队联合关内外将士十五万人以备防守。洪承畴的意见认为,军队出征军粮也应随行,一定要凑足一年的粮草然后才能讨论增加兵力。皇上认为是这样,就下令有关部门迅速凑齐供给他。

    明廷召集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要他们各自挑选部下的精兵前往增援。他们在十四年(1641)三月同变蛟、马科、白广恩先后出关,加上吴三桂、王廷臣等共八员大将,十三万士兵,马匹四万,一起驻扎在宁远。

    洪承畴主张用兵要谨慎稳重,而朝廷的意见认为这么多部队凑来粮饷也不容易,应速战速决。职方郎张若麒前来催促承畴出兵。洪承畴考虑到祖大寿被围困已很长时间了,于是决定立即援救锦州。七月二十八日,各军停驻在松山,在西北的山岗上扎了营。多次出战,始终不能解围。

    八月,杨国柱战死,山西总兵李辅明接替总兵职。洪承畴命变蛟在松山的北面、乳峰山的西面共扎下七个军营,周围环绕着长长的战壕。不久清军援军大规模的赶到,而明军运送粮草的道路又被切断。

    于是明军打算突围撤退,但是王朴先趁夜逃走,唐通、马科、吴三桂、白广恩、辅明也相继逃跑了。他们从杏山往南沿着海边,东到塔山,遭到清军的伏击,淹死在海中的人不计其数。曹变蛟、王廷臣听说战败后立刻赶赴松山,同洪承畴一起牢牢防守。吴三桂、王朴逃出后占据了杏山。过了几天,想回到宁远来,走到高桥遇上了埋伏,大败而归。这次战役,明军先后丧失将士共五万余人。从这以后锦州的包围圈更加收紧了,松山又再次被围,援兵断绝。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农家娃的科举生涯 我在大唐皇宫种土豆 大明锦衣 我真是个铸剑师 定国侯 大明镇抚使 大秦:古代修仙 三国:赵云是我弟 三国之荆州少主 大唐之超级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