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远虑
收藏【零一小说wWw.db229.Com】,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尽管心中不愿意相信支玉笄就是下毒暗害王楚卿的凶手,但齐慎心中却还是如鲠在喉。
他实在想不到,自己如今还生龙活虎、正值壮年呢,就有人敢在自己眼皮底下做这样的事了。
今天这些人敢向王楚卿下毒,明天自己要是哪里做得让她们不满意了,她们会不会连自己也不放过?
想到这里,齐慎回到自己平日批阅文书的宫殿,让人将踏白军都指挥使王檀、拱宸军都指挥使赵匡凝传唤过来觐见。
“叩见主公,不知主公传唤末将二人,有何事吩咐?”
王檀不久前刚刚带兵离开孟州,前日才回到汴州。
说起来好笑,当初王檀奉命到河阳军迎接天子,只带了千余名踏白军精骑前往,如今返程,却带回来了将近两万兵马,其中大部分是刘建锋所部的俘虏,还有一部分则是原河阳军将领刘经的部众。
这些新来的兵马,加上踏白军以前的编制,差不多快有四万人了,齐慎自然不可能全都让王檀来统率,心里正考虑着再组建一支御前亲军。
不过今天他召王檀和赵匡凝来,并不是为了这件事。深深吸了口气,齐慎忙开口对二人道:
“众美、光仪,孤今日召见你们,乃是有要事宣布。”
“从现在开始,隐卫分成左、右两卫,由你们两人分别执掌。众美掌管左隐卫,负责侦查魏国境外,各大藩镇的军政民情、高层决策,包括平卢、魏博、义昌、河阳这类藩镇,全都在侦查范围内。”
“光仪掌管右隐卫,负责监督魏国境内,各藩镇乃至各州郡,一切官吏的日常动态,以免他们欺上瞒下、暴政虐民。”
王檀和赵匡凝对齐慎的决定自然没有异议,立刻抱拳道:“谨遵主公安排。”
齐慎接着对赵匡凝道:“光仪,以后你的人在魏国境内,纠察奸党叛逆,不要只盯着外人,孤的后宫你也要培养一些下线,可以从各殿宫婢中挑选目标,许以厚禄,但一定要让她们严格保密,不能泄露身份。”
以前齐慎设置隐卫,主要是拿来监视外官以及敌对势力,从来没有用在自己的后宫过,但这次发生在王楚卿身上的事,让他第一次感觉后宫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安全,这才不得已出此下策。
见齐慎如此信任自己,竟让自己监视后宫,赵匡凝忙拱手道:“主公放心,此事末将下来,会立刻派人去着手……只不过,末将有一事不解,主公后宫中有那么多婢女,为何不阉割一批童子,养在宫中,充当宦官呢?”
齐慎摇了摇头,长叹道:“宦官乱政之事,自古不鲜,前有东汉党锢之祸,十常侍卖官鬻爵、把持朝廷。逮至大唐,更是有鱼朝恩、仇士良、王守澄、李辅国、程元振、田令孜等一干权宦,手握军权、废立君主。”
“历代天子之所以重用宦官,无非因为他们是家奴,比外戚和勋臣更可靠,所以皇室将各种权柄授予他们,可久而久之,却让这些家奴养成了嚣张跋扈、目无法度的风气,最后竟反过来,凌驾在主人之上。”
“孤查前代之兴替,谋社稷之安危,决心不再设立宦官一职,以免他们将来败坏朝纲、祸及子孙。”
纵览史册,皇帝让宦官到各地镇守,监督地方官吏,甚至到军队里担任监军,这种情况唐、宋、明三代都有,唯独元、清两朝没有。
这主要是因为蒙元和满清统治者特殊的民族属性,导致他们天然就有一批可靠的政治盟友,即自己的本族成员,所以不需要额外仰仗宦官。
齐慎建立魏国,让“孝节”、“铁林”、“横冲”、“控鹤”等亲军,轮流到魏国下辖的几大藩镇戍守,又在各地秘密安插隐卫,刺探情报,对臣僚下属们的控制程度其实已经算空前加强了,但这对他来说还远远不够。
“孝节”、“铁林”、“横冲”、“控鹤”、“长直”、“虎贲”、“龙骧”等亲军,名义上是齐慎的亲军,但实际上,这些军队却和所属都指挥使的私人武装,没什么两样。
尽管齐慎在各支亲军里安派了不少文人,充当监军,但这些文人普遍没有威望,也不懂如何带兵,除了日常传递诏令、录事叙功之外,对各军将领根本起不到制约作用。
再加上这个时代战争频繁,齐慎也不敢给监军太大的权利,让他们直接干预军事,以免给军队造成恶劣影响。
这件事无疑成了齐慎的一块心病。
其实齐慎真正想做的,是成立一个以君主利益为核心、服从性强,且成员普遍文武双全、军政双优的组织,将来好派遣到各地州郡以及军队里,替自己牢牢掌控政权。
老实说,培养宦官势力,一定程度上也能达到这个要求,但是像唐末杨复光、张承业这类,既通军事,又擅长内政的太监,实在太凤毛麟角了。
再者齐慎也实在不喜欢宦官这种胯下没有老二,男不男、女不女的群体,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没有考虑过设置太监。
除了培养宦官势力,应该说还有一种选项,更符合齐慎的预期,那就是——在传统的科举考试之外,专门增设几所类似于后世党政军校的机构,从全国各地选拔文武精英,培养出绝对忠于自己的势力。
不过就目前而言,这只能是一种设想,毕竟内外环境还不稳定,齐慎实在没办法静下心来付诸行动。
“光仪,上次王妃随孤到兖州赴宴,结果遭奸人暗中下毒,险些丧命,孤要你马上派人去兖州,调查事情的来龙去脉。当时在老太爷府邸内,是谁负责给王妃烹饪膳食,都用了哪些食材,经手过多少人,全都给孤查清楚,不得有误!”
重重吐了口气,齐慎把话题转回到正事,对赵匡凝下令道。
赵匡凝点头道:“主公放心,末将一定不辱使命!”
尽管心中不愿意相信支玉笄就是下毒暗害王楚卿的凶手,但齐慎心中却还是如鲠在喉。
他实在想不到,自己如今还生龙活虎、正值壮年呢,就有人敢在自己眼皮底下做这样的事了。
今天这些人敢向王楚卿下毒,明天自己要是哪里做得让她们不满意了,她们会不会连自己也不放过?
想到这里,齐慎回到自己平日批阅文书的宫殿,让人将踏白军都指挥使王檀、拱宸军都指挥使赵匡凝传唤过来觐见。
“叩见主公,不知主公传唤末将二人,有何事吩咐?”
王檀不久前刚刚带兵离开孟州,前日才回到汴州。
说起来好笑,当初王檀奉命到河阳军迎接天子,只带了千余名踏白军精骑前往,如今返程,却带回来了将近两万兵马,其中大部分是刘建锋所部的俘虏,还有一部分则是原河阳军将领刘经的部众。
这些新来的兵马,加上踏白军以前的编制,差不多快有四万人了,齐慎自然不可能全都让王檀来统率,心里正考虑着再组建一支御前亲军。
不过今天他召王檀和赵匡凝来,并不是为了这件事。深深吸了口气,齐慎忙开口对二人道:
“众美、光仪,孤今日召见你们,乃是有要事宣布。”
“从现在开始,隐卫分成左、右两卫,由你们两人分别执掌。众美掌管左隐卫,负责侦查魏国境外,各大藩镇的军政民情、高层决策,包括平卢、魏博、义昌、河阳这类藩镇,全都在侦查范围内。”
“光仪掌管右隐卫,负责监督魏国境内,各藩镇乃至各州郡,一切官吏的日常动态,以免他们欺上瞒下、暴政虐民。”
王檀和赵匡凝对齐慎的决定自然没有异议,立刻抱拳道:“谨遵主公安排。”
齐慎接着对赵匡凝道:“光仪,以后你的人在魏国境内,纠察奸党叛逆,不要只盯着外人,孤的后宫你也要培养一些下线,可以从各殿宫婢中挑选目标,许以厚禄,但一定要让她们严格保密,不能泄露身份。”
以前齐慎设置隐卫,主要是拿来监视外官以及敌对势力,从来没有用在自己的后宫过,但这次发生在王楚卿身上的事,让他第一次感觉后宫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安全,这才不得已出此下策。
见齐慎如此信任自己,竟让自己监视后宫,赵匡凝忙拱手道:“主公放心,此事末将下来,会立刻派人去着手……只不过,末将有一事不解,主公后宫中有那么多婢女,为何不阉割一批童子,养在宫中,充当宦官呢?”
齐慎摇了摇头,长叹道:“宦官乱政之事,自古不鲜,前有东汉党锢之祸,十常侍卖官鬻爵、把持朝廷。逮至大唐,更是有鱼朝恩、仇士良、王守澄、李辅国、程元振、田令孜等一干权宦,手握军权、废立君主。”
“历代天子之所以重用宦官,无非因为他们是家奴,比外戚和勋臣更可靠,所以皇室将各种权柄授予他们,可久而久之,却让这些家奴养成了嚣张跋扈、目无法度的风气,最后竟反过来,凌驾在主人之上。”
“孤查前代之兴替,谋社稷之安危,决心不再设立宦官一职,以免他们将来败坏朝纲、祸及子孙。”
纵览史册,皇帝让宦官到各地镇守,监督地方官吏,甚至到军队里担任监军,这种情况唐、宋、明三代都有,唯独元、清两朝没有。
这主要是因为蒙元和满清统治者特殊的民族属性,导致他们天然就有一批可靠的政治盟友,即自己的本族成员,所以不需要额外仰仗宦官。
齐慎建立魏国,让“孝节”、“铁林”、“横冲”、“控鹤”等亲军,轮流到魏国下辖的几大藩镇戍守,又在各地秘密安插隐卫,刺探情报,对臣僚下属们的控制程度其实已经算空前加强了,但这对他来说还远远不够。
“孝节”、“铁林”、“横冲”、“控鹤”、“长直”、“虎贲”、“龙骧”等亲军,名义上是齐慎的亲军,但实际上,这些军队却和所属都指挥使的私人武装,没什么两样。
尽管齐慎在各支亲军里安派了不少文人,充当监军,但这些文人普遍没有威望,也不懂如何带兵,除了日常传递诏令、录事叙功之外,对各军将领根本起不到制约作用。
再加上这个时代战争频繁,齐慎也不敢给监军太大的权利,让他们直接干预军事,以免给军队造成恶劣影响。
这件事无疑成了齐慎的一块心病。
其实齐慎真正想做的,是成立一个以君主利益为核心、服从性强,且成员普遍文武双全、军政双优的组织,将来好派遣到各地州郡以及军队里,替自己牢牢掌控政权。
老实说,培养宦官势力,一定程度上也能达到这个要求,但是像唐末杨复光、张承业这类,既通军事,又擅长内政的太监,实在太凤毛麟角了。
再者齐慎也实在不喜欢宦官这种胯下没有老二,男不男、女不女的群体,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没有考虑过设置太监。
除了培养宦官势力,应该说还有一种选项,更符合齐慎的预期,那就是——在传统的科举考试之外,专门增设几所类似于后世党政军校的机构,从全国各地选拔文武精英,培养出绝对忠于自己的势力。
不过就目前而言,这只能是一种设想,毕竟内外环境还不稳定,齐慎实在没办法静下心来付诸行动。
“光仪,上次王妃随孤到兖州赴宴,结果遭奸人暗中下毒,险些丧命,孤要你马上派人去兖州,调查事情的来龙去脉。当时在老太爷府邸内,是谁负责给王妃烹饪膳食,都用了哪些食材,经手过多少人,全都给孤查清楚,不得有误!”
重重吐了口气,齐慎把话题转回到正事,对赵匡凝下令道。
赵匡凝点头道:“主公放心,末将一定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