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军仓
收藏【零一小说wWw.db229.Com】,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孤会效仿科举,为他们设置一甲二甲三甲,选出状元、探花、榜眼。”
齐慎顿了顿,接着道:“到时候,凡是闯进总决赛前三甲的将士,孤会亲自授与他们‘武进士’出身,安排他们到魏王宫充当贴身侍卫,随时拱卫孤的銮驾,成为孤的手足亲信。”
“等一年之后,下一批武进士入宫接班时,孤再把原来的三甲武进士,或者转到京师驻防禁军做基层将领,或者转入藩镇驻防禁军做基层将领。”
“诸位都是孤的心腹,不怕与你们直说,禁军是大魏的根本,也是孤的根本,孤一定要让禁军每一个角落,全都布满忠于孤的势力,唯有如此,这天下才能彻底稳定下来。”
说实话,尽管禁军代表着魏国中央,代表着齐慎的利益,但这也只是相对外地藩镇而言。实际上就目前的格局来看,齐慎对自己麾下各支禁军的掌控力度,还远远不够深入。
京城的驻防禁军稍好,当中有一部分中层将领,从鲁桥镇就开始追随齐慎,对齐慎非常忠诚。
但这毕竟只是京城禁军,其他的外镇禁军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基本上魏国的各支禁军中,只有作为禁军首脑的都指挥使,才真正算得上是齐慎的亲信,因为这些都指挥使,当年是被齐慎一手提拔起来的。
但是都指挥使往下的各层将领就不同了,他们能在禁军中担任将领,全都是仰仗都指挥使本人的赏识,和齐慎并没有直接关系。
往严重了说,这些禁军里的中下层将领,心里只知道对都指挥使本人效忠,未必真的就忠于齐慎这个魏王。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听闻杨师厚与其麾下的效节军,有割据义昌军自立的倾向后,齐慎会那么紧张,第一时间就领兵北上。
“主公这番安排,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听到齐慎搞大比武的目的,并非单纯是为了练兵,而是想模仿科举,选拔人才,往禁军基层中大量安插忠于自己的亲信。
此时此刻,书斋内的所有文臣,全都呆若木鸡。
过了不知道多久,右侍中敬翔、枢密使李振等人,才悠悠长叹。
当年隋文帝、隋炀帝父子,之所以要创立科举制度,乃是由于九品中正制的存在,中央也好,地方也罢,大部分官吏的提拔任免,都被世家门阀所把持,与皇帝虽然也有关系,但是关系不深。
身为统治者的皇帝,想要培植的忠于自己的亲信,无论怎么培植,到最后都只能是拉一派打一派,仍旧是在世家门阀中打转。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隋朝才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创科举,使得世家之外的寒门学士,也能获得做官的机会。
这些出身低微的官员,由于在世家门阀组建的官僚体系中没有根基,很容易被皇帝发展成所谓的“帝党”,而后抱团与世家门阀抗衡,成为一股更加忠于皇帝的新势力。
如今齐慎所设计的这套制度,说白了还是在复制科举,只不过把选拔文臣变成了选拔武将,考核的内容也不再是经史策论,而是将士们的体能和武艺。
但是内核还是一样的——就是要在广大禁军中,培养一股忠于最高统治者的新势力。
其实溯本追源,所谓科举不止只有文举,还有武举。武举最早在武则天时代就存在了,只是一直不成气候,始终没能和文举相提并论。
到了后世的宋朝和明朝,武举依旧存在,但考试的内容并不是比考生的体能和武艺,而是以兵法和谋略为主。
这样的安排貌似有其合理性,但仔细想想,一点都不合理。
军队里人数占比最多的,永远是普通士卒,这些人大部分不识字,但不识字不代表打仗不行,哪怕做不了帅才,做将才总是可以的。
宋朝、明朝的武举,与其说是面向所有武夫,不如说是面向将门子弟,或者民间那些有一定文化,但是又考不起文举的读书人,选拔范围实际上非常有限。
这样的武举,也许偶尔能选拔出一两个能力出众的武进士,但无论是其产量还是质量,都远远无法与同时代的文举相比。
如今轮到齐慎做主,齐慎直接放宽所有限制,不再计较文化,也不再计较出身。
不管你是谁,只要你是个当兵的,只要你有力气,有武艺,敢拼敢打,那你就有机会成为本王的贴身侍卫,荣华富贵不在话下。
前提是,你要懂得知恩图报,对本王足够忠诚。
…
齐慎历来是决定了什么,就要去做的性格。
制定好了官制改革以及练兵比武的方案,第二日早朝,他便当众宣布了自己的安排。
除了改革和练兵,齐慎下一步计划,是准备在全国各处要地,修建大型粮仓,囤积武器粮草。
这个工作其实他几年前就在安排人手开展了,只不过当时魏国的国库始终不够充盈,所以过程进行得磕磕绊绊,如今赋税已足,自然要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诸位卿家,接下来的三年,孤打算在汴京、宛丘、寿春、彭城、山阳、洛阳,襄阳等地,修建七个军仓,用以储备兵甲和军粮,以备他日出征时取用,大家以为如何?”
文德殿御座中央,齐慎昂起头,一面宣布着自己的计划,一面装模作样地向众臣询问意见。
其实以他现在的威望,想要做什么,朝廷的文武百官,哪里有人敢反对。
就算是敬翔、李振等人,每次在进谏之前,也要先悄悄地观察齐慎的脸色,以保证所进谏的内容,不会惹他生气。
“殿下英明,臣等没有意见。”
果不其然,诸臣闻言,纷纷异口同声表示同意。
齐慎笑了笑,继续道:“这只是南方的部分,等这七个地方的军仓修完,孤还要在河北也修建几个,免得北方将来出什么乱子,还要从河南运粮。”
“修建军仓之事,具体就由工部的人去安排吧,孤会让户部拨出足够的款项,届时工部倘若要征发百姓,切记,一定要提供足够的粮食和工钱。”
“孤可不想当隋炀帝,要是有谁敢胡乱役使百姓,闹出什么民变来,孤这里绝不轻饶!”
古代官府修建巨型工程,基本都是通过服徭役的方式,免费从民间征用劳动力,常常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齐慎是决不允许这种事在自己的统治下发生的。
“孤会效仿科举,为他们设置一甲二甲三甲,选出状元、探花、榜眼。”
齐慎顿了顿,接着道:“到时候,凡是闯进总决赛前三甲的将士,孤会亲自授与他们‘武进士’出身,安排他们到魏王宫充当贴身侍卫,随时拱卫孤的銮驾,成为孤的手足亲信。”
“等一年之后,下一批武进士入宫接班时,孤再把原来的三甲武进士,或者转到京师驻防禁军做基层将领,或者转入藩镇驻防禁军做基层将领。”
“诸位都是孤的心腹,不怕与你们直说,禁军是大魏的根本,也是孤的根本,孤一定要让禁军每一个角落,全都布满忠于孤的势力,唯有如此,这天下才能彻底稳定下来。”
说实话,尽管禁军代表着魏国中央,代表着齐慎的利益,但这也只是相对外地藩镇而言。实际上就目前的格局来看,齐慎对自己麾下各支禁军的掌控力度,还远远不够深入。
京城的驻防禁军稍好,当中有一部分中层将领,从鲁桥镇就开始追随齐慎,对齐慎非常忠诚。
但这毕竟只是京城禁军,其他的外镇禁军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基本上魏国的各支禁军中,只有作为禁军首脑的都指挥使,才真正算得上是齐慎的亲信,因为这些都指挥使,当年是被齐慎一手提拔起来的。
但是都指挥使往下的各层将领就不同了,他们能在禁军中担任将领,全都是仰仗都指挥使本人的赏识,和齐慎并没有直接关系。
往严重了说,这些禁军里的中下层将领,心里只知道对都指挥使本人效忠,未必真的就忠于齐慎这个魏王。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听闻杨师厚与其麾下的效节军,有割据义昌军自立的倾向后,齐慎会那么紧张,第一时间就领兵北上。
“主公这番安排,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听到齐慎搞大比武的目的,并非单纯是为了练兵,而是想模仿科举,选拔人才,往禁军基层中大量安插忠于自己的亲信。
此时此刻,书斋内的所有文臣,全都呆若木鸡。
过了不知道多久,右侍中敬翔、枢密使李振等人,才悠悠长叹。
当年隋文帝、隋炀帝父子,之所以要创立科举制度,乃是由于九品中正制的存在,中央也好,地方也罢,大部分官吏的提拔任免,都被世家门阀所把持,与皇帝虽然也有关系,但是关系不深。
身为统治者的皇帝,想要培植的忠于自己的亲信,无论怎么培植,到最后都只能是拉一派打一派,仍旧是在世家门阀中打转。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隋朝才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创科举,使得世家之外的寒门学士,也能获得做官的机会。
这些出身低微的官员,由于在世家门阀组建的官僚体系中没有根基,很容易被皇帝发展成所谓的“帝党”,而后抱团与世家门阀抗衡,成为一股更加忠于皇帝的新势力。
如今齐慎所设计的这套制度,说白了还是在复制科举,只不过把选拔文臣变成了选拔武将,考核的内容也不再是经史策论,而是将士们的体能和武艺。
但是内核还是一样的——就是要在广大禁军中,培养一股忠于最高统治者的新势力。
其实溯本追源,所谓科举不止只有文举,还有武举。武举最早在武则天时代就存在了,只是一直不成气候,始终没能和文举相提并论。
到了后世的宋朝和明朝,武举依旧存在,但考试的内容并不是比考生的体能和武艺,而是以兵法和谋略为主。
这样的安排貌似有其合理性,但仔细想想,一点都不合理。
军队里人数占比最多的,永远是普通士卒,这些人大部分不识字,但不识字不代表打仗不行,哪怕做不了帅才,做将才总是可以的。
宋朝、明朝的武举,与其说是面向所有武夫,不如说是面向将门子弟,或者民间那些有一定文化,但是又考不起文举的读书人,选拔范围实际上非常有限。
这样的武举,也许偶尔能选拔出一两个能力出众的武进士,但无论是其产量还是质量,都远远无法与同时代的文举相比。
如今轮到齐慎做主,齐慎直接放宽所有限制,不再计较文化,也不再计较出身。
不管你是谁,只要你是个当兵的,只要你有力气,有武艺,敢拼敢打,那你就有机会成为本王的贴身侍卫,荣华富贵不在话下。
前提是,你要懂得知恩图报,对本王足够忠诚。
…
齐慎历来是决定了什么,就要去做的性格。
制定好了官制改革以及练兵比武的方案,第二日早朝,他便当众宣布了自己的安排。
除了改革和练兵,齐慎下一步计划,是准备在全国各处要地,修建大型粮仓,囤积武器粮草。
这个工作其实他几年前就在安排人手开展了,只不过当时魏国的国库始终不够充盈,所以过程进行得磕磕绊绊,如今赋税已足,自然要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诸位卿家,接下来的三年,孤打算在汴京、宛丘、寿春、彭城、山阳、洛阳,襄阳等地,修建七个军仓,用以储备兵甲和军粮,以备他日出征时取用,大家以为如何?”
文德殿御座中央,齐慎昂起头,一面宣布着自己的计划,一面装模作样地向众臣询问意见。
其实以他现在的威望,想要做什么,朝廷的文武百官,哪里有人敢反对。
就算是敬翔、李振等人,每次在进谏之前,也要先悄悄地观察齐慎的脸色,以保证所进谏的内容,不会惹他生气。
“殿下英明,臣等没有意见。”
果不其然,诸臣闻言,纷纷异口同声表示同意。
齐慎笑了笑,继续道:“这只是南方的部分,等这七个地方的军仓修完,孤还要在河北也修建几个,免得北方将来出什么乱子,还要从河南运粮。”
“修建军仓之事,具体就由工部的人去安排吧,孤会让户部拨出足够的款项,届时工部倘若要征发百姓,切记,一定要提供足够的粮食和工钱。”
“孤可不想当隋炀帝,要是有谁敢胡乱役使百姓,闹出什么民变来,孤这里绝不轻饶!”
古代官府修建巨型工程,基本都是通过服徭役的方式,免费从民间征用劳动力,常常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齐慎是决不允许这种事在自己的统治下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