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零一小说wWw.db229.Com】,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火枪兵上前、射击,侧移、后退、装填……如此往复,一排排的铅弹激射,持续的火力输出给建奴造成了越来越大的杀伤。
尽管长枪斜刺不动,但冲上来的建奴要拔开或打开一杆两杆容易,可左边也有、右边也是,并不容易突破。
况且,迎面有呼啸射来的铅弹,头顶还不时砸来轰天雷,建奴死兵能够冲到阵前左右拔打枪尖的却不多,远没有他们冲锋时的那般气势凶悍。
相邻的明军战阵开始向前挺进,并向东靠拢,意图很明显,形成突出部,对攻打友军的建奴进行侧击,并支援友军。
建奴的轻甲弓兵冲了过来,射出漫天的箭雨,既是支援,又是牵制,要破坏明军侧击的企图。
火枪轰鸣,明军对建奴的弓箭作出了迅速而猛烈的还击。
在盔甲齐全的情况下,建奴的轻甲弓兵又是在马上,所用短弓对明军的伤害有限。但火枪对他们来说,却是非死即伤。
其它的明军战阵也向前推进,护住了友军突出部的侧翼,并用重火枪向着建奴轻骑进行轰击。
在硝烟和人马的遮掩下,离着又远,萨哈廉等后金将领看不太清战斗最激烈的地方的情况,也就是后金军猛攻的明军那个方阵的变化。
轰天雷还在不断地轰击,爆炸的烟尘不断升腾;火枪声依然密集,死兵冲锋的效果——萨哈廉紧皱着眉头,不知道怎么还没有突入或是打乱敌阵?
战马受伤垂死的嘶鸣、士兵痛苦的惨叫声,震动着萨哈廉的耳膜。在他的视线中,明军的阵线已经突出了几十米,相邻的方阵已经开始向侧方开火。
完了!萨哈廉的心沉入谷底,在这样的两面夹击下,突击冲锋的死兵凶多吉少。
他的判断没有错,建奴死兵在轰天炮和火枪的持续轮射下,已经伤亡惨重。越来越少的兵力,虽然还在亡命冲杀,也没有了多大的冲击力。
当然,明军也付出了一定的伤亡,特别是挡在前面的近战兵。
但出乎建奴意料的是,后面看似近战能力为零的明军火枪兵,不断地冲上补位,端着的不是等同烧火棍的火枪,而是带着长长尖刺的“长枪”。
时代变了呀!如果是朱由校,肯定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脸上还会露出幸灾乐祸的笑容。
三段击、四段击、五段击……西夷能做到的,明军也做到了,尽管方式有所不同。
虽然明军有操典,但也没抹杀将领的能动性。就说方阵吧,各镇乃至各协,都不是一模一样的。
只要能发挥火枪的优势,或是与建奴对射,或是火力的持续杀伤,抑或是几排齐射后的白刃冲锋,都是允许的,由将领们根据战场情况而灵活掌握。
孔有德摆出的这个有点怪异的阵式,也是他搅尽脑汁后加以改造,并进行过严格训练的。
别说,火枪的轮流射击,确实保证的火力输出的持续性,使得建奴死兵未冲到近前,便死伤累累。
而几排长枪的布阵不动,也可以看成是拒马或车阵,将建奴挡住,接受火枪铅弹和轰天雷爆炸的洗礼。
不管这种打法是不是会被推广,可明军赢了,粉碎了建奴的攻击。七八百建奴死兵伤亡殆尽,明军也付出了三百多的死伤。
随着相邻战阵的突出,侧击的火力越来越强,萨哈廉不得不下令撤退,以免进攻部队全军覆没。
枪声、爆炸声随着建奴的撤退,而变得稀疏下来。硝烟在逐渐散去,视线也逐渐清晰。
萨哈廉等人惊讶地看到,伤亡不小的明军战阵退了下去,一个齐装满员的战阵赶来进行了替换。
明军兵力很多,后备人马充足,或者说是并没有全部出动,而是保持着足够的预备军。
也就是说,即便冲溃了一个方阵,也无法造成整个战场上形势的逆转。
而且——萨哈廉有些惊讶地发现,明军的战线后出现了近千的骑兵。
原来明军不仅仅是步兵多,还有能够快速增援的机动兵力,萨哈廉终于放弃了野战取胜的希望,下令撤退,并在一定距离监视明军,保持若即若离的压力。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开阔地带既然不能阻止明军,接下来的地形地势就更难抗衡明军的稳步推进。
如果战场再宽广一些——萨哈廉作着假设,有些惋惜,也有些无奈。
…………………分隔线…………………
高大威严的皇宫建筑,威武强壮的大汉将军,肃穆庄严的气氛。对于奉召觐见的商人来说,到处都散发着慑人的压迫感。
当然,除了这个感觉,他们的心中还有着兴奋、激动和忐忑。
别说他们这些白身了,就是知县、知府,甚至是更高职级的官员,又有几次能入宫面圣的机会?
海商总会和中华商会都是四人,江南商会则是三人,这是皇帝亲定的觐见人数。
这是朱由校特意为之,就是要让江南商会清醒些,知道和海商总会和中华商会的差距。让他们知道,无论是贡献,还是圣眷,他们都不如另两大商会。
要想平等,那就拿出诚意来。至于什么诚意,看着海商总会和中华商会的所作所为,自己学去。
在乾清宫偏殿,朱由校已经升座,面无表情,显得甚是威严。嗯,据说皇帝就应该这样,尽管历史上很多皇帝不是这样。
在朱由校看来,不管自己有多荒唐,都是皇帝,没人敢说三道四。但装一装,有时也是可以的。
众人进到殿内,立刻跪倒叩头,“微臣(草民)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平身。”朱由校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并没有多少年轻人的清脆,好象是故意沉着嗓子。
“微臣(草民)谢万岁隆恩。”众人谢恩之后才站起来,都躬身肃立。
朱由校沉吟了一下,缓缓说道:“商会有何用处,为什么要成立商会?相信你们有自己的想法,别人也有他们的答案。从朕的角度来说,要对你们讲一讲。”
众人都做出倾听状,心里却不平静。这是恭聆圣训啊,不知道皇帝的希望和条件是什么?
“独木不成林,单打独斗难力拨千钧。有商会这个组织,能做到资源互补,共同发展。而且,商会是有分量的,你们遇到难事,或是不公平的对待,通过商会来得到帮助或申诉,与个人奔走呼吁的差别,朕不说,你们也知道。
“何为义商,你们想必也都知晓了。商会呢,日后便要多加引导、带动,使会员多出资出力,回报社会,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个人的社会价值在于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扪心自问,除了赚钱,除了享受,你又为国家、为百姓做了什么?”
朱由校停顿下来,目光扫过众人,淡淡地一笑,说道:“若是不明白,便多读些书,读书使人明智。人生在世,不出一番好议论,不留一番好事业,终日饮食暖衣,无所用心,何自别于禽兽?你们可知道这话是谁说的?”
有一些人不是不知道,可不敢贸然回答。谁知道皇帝是不是故意的,准备自问自答,话可不能乱说哈。
朱由校的目光慢慢移动,停在了唐默脸上。李旦、颜思齐、吴大章,十有八九是不知道。江南文风鼎盛,朕想试试是不是真的。
“唐默,你可知道?”朱由校也是第一次见到唐默,只能从各人的服饰和站位来判断,但确是十分准确的。
被问到头上了,唐默犹豫了一下,但看到夏中时递来的眼色,赶忙躬身答道:“回万岁,微臣记得是宋代三苏之一的苏辙所说。”
朱由校轻轻颌首,脸上闪过一丝赞赏。要说苏轼嘛,诗词文章想必知道的很多;苏辙虽然号称与兄长齐名,但流传于世的散文却没几个人知道。
“正是苏辙所讲。”朱由校说道:“你们当多加揣摩。还有‘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这句话,你们也要多琢磨琢磨其中的道理。宁肯让子孙吃点苦,也别养成了废人。”
这还真是有感而发,现在的宗藩子弟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当猪养很幸福嘛,都特么地成了饱食终老的废物。
就是商人,恐怕也都是希望自己的子孙能有出息。至少能守住家产,别给败光了。
来之前,有礼部官员教过众人基本的礼仪。但见皇帝结束了训话,众人赶忙躬身道:“微臣(草民)等恭聆圣训。”
朱由校抬了抬手,宫人便引着众人施礼告退。而李旦、颜思齐、吴大章、邵翰良、唐默、夏中时,却被单独留了下来。
“赐座。”朱由校的神情放松了下来,准备对这几位商界首领面授机宜了。
整顿吏治是个长期的工作,在达到朱由校满意之前,通过商会的监督,使商人自律,则是个比较容易的办法。
就象海商总会有吴铮负责监察,中华商会有杨润民一样,江南商会的监察官员则是郑芝龙。
而三大商会也只是个开始,按照地域来分,明朝时便已经有了陕西商帮、山西商帮、徽州商帮、江右、广东等等类似于商会的组织。
从监察商会入手,逐渐剥离官僚商贾的共同体,就是官商,也是朱由校的计划。官就是官,商就是商,别弄得混杂不清。
同时,朱由校倒是希望工商能结合,希望更多的商贾能把富裕资金投入到工业发展之中,别只会倒买倒卖。
也别说古代的工业项目太少,凡是涉及到生产制造的都算上,各行各业,吃穿住行,能让商贾参与的还是挺多的。
最简单、最容易的,自然是非纺织莫属。在松江等地方,不仅大批百姓纺纱织布,还有很多工场。
别人不知道发展工商、促进就业、增加税收的重要性,朱由校可是清楚得很。
传统的农耕社会已经走到了需要变革的时代,不变就意味着落后,意味着生产力的不能解放,意味着国家的强大遇到了瓶颈。
当然,如果再加上历史上的清朝所持续的时间,大明续命成功,不被灭亡的话,至少还能苟个上百年。
但对于朱由校来说,却是不能接受的。
谁让他知道的多,对世界上其它国家的发展和称霸,存着极强的警惕呢?谁让他知道世界之大,大明不去占,会让他肉痛得睡不好觉呢?
李旦等人谢恩之后才小心翼翼地坐下,知道刚才只是个过场,接下来才是皇帝要交办差使。
朱由校先把目光投到李旦和颜思齐身上,面色变得和煦,这可是最先投靠,且做出了很大贡献的功臣。
“李旦和颜思齐做得很好。”朱由校开口赞道:“通过海路运输粮食物资,辽东形势日渐好转,海商总会功不可没。”
李旦赶忙躬身拱手,奏道:“万岁过奖了。身为大明子民,此是我等应尽之责,不敢居功。”
颜思齐和李旦的关系处得不错,也知道不争不抢,毕竟这是海商总会的荣誉,他的脸上也觉得倍有光彩。
“功过赏罚,朕自有道理。”朱由校摆了摆手,说道:“你们也不必太过谦逊推辞。”
说着,皇帝又转向了吴大章,说道:“中华商会也有功,通过边外贸易控制北虏,转运商货于辽东,方便辽民与官兵,朕也是看在眼里的。”
吴大章拱着胖手,说道:“能为国效力,为万岁尽忠,乃微臣的本分,亦是微臣的光荣。”
朱由校点了点头,赞道:“能有这样的觉悟,朕甚是心慰。”
最后看向江南商会,朱由校的神情并没有变化,但江南商会的唐默和夏中时却觉得脸上发热。实在是投靠时间短,没做出什么值得称赞的事情。
沉吟了一下,朱由校缓缓说道:“江南文风鼎盛,科举中榜者比比皆是。连商会中也多读书识字,才学不凡者。按理说,知书识礼也是平常。”
唐默和夏中时恭谨地听着,这也确实是他们值得骄傲自豪的地方。而海商总会和中华商会,恰恰少了这份文化底蕴
:。:
火枪兵上前、射击,侧移、后退、装填……如此往复,一排排的铅弹激射,持续的火力输出给建奴造成了越来越大的杀伤。
尽管长枪斜刺不动,但冲上来的建奴要拔开或打开一杆两杆容易,可左边也有、右边也是,并不容易突破。
况且,迎面有呼啸射来的铅弹,头顶还不时砸来轰天雷,建奴死兵能够冲到阵前左右拔打枪尖的却不多,远没有他们冲锋时的那般气势凶悍。
相邻的明军战阵开始向前挺进,并向东靠拢,意图很明显,形成突出部,对攻打友军的建奴进行侧击,并支援友军。
建奴的轻甲弓兵冲了过来,射出漫天的箭雨,既是支援,又是牵制,要破坏明军侧击的企图。
火枪轰鸣,明军对建奴的弓箭作出了迅速而猛烈的还击。
在盔甲齐全的情况下,建奴的轻甲弓兵又是在马上,所用短弓对明军的伤害有限。但火枪对他们来说,却是非死即伤。
其它的明军战阵也向前推进,护住了友军突出部的侧翼,并用重火枪向着建奴轻骑进行轰击。
在硝烟和人马的遮掩下,离着又远,萨哈廉等后金将领看不太清战斗最激烈的地方的情况,也就是后金军猛攻的明军那个方阵的变化。
轰天雷还在不断地轰击,爆炸的烟尘不断升腾;火枪声依然密集,死兵冲锋的效果——萨哈廉紧皱着眉头,不知道怎么还没有突入或是打乱敌阵?
战马受伤垂死的嘶鸣、士兵痛苦的惨叫声,震动着萨哈廉的耳膜。在他的视线中,明军的阵线已经突出了几十米,相邻的方阵已经开始向侧方开火。
完了!萨哈廉的心沉入谷底,在这样的两面夹击下,突击冲锋的死兵凶多吉少。
他的判断没有错,建奴死兵在轰天炮和火枪的持续轮射下,已经伤亡惨重。越来越少的兵力,虽然还在亡命冲杀,也没有了多大的冲击力。
当然,明军也付出了一定的伤亡,特别是挡在前面的近战兵。
但出乎建奴意料的是,后面看似近战能力为零的明军火枪兵,不断地冲上补位,端着的不是等同烧火棍的火枪,而是带着长长尖刺的“长枪”。
时代变了呀!如果是朱由校,肯定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脸上还会露出幸灾乐祸的笑容。
三段击、四段击、五段击……西夷能做到的,明军也做到了,尽管方式有所不同。
虽然明军有操典,但也没抹杀将领的能动性。就说方阵吧,各镇乃至各协,都不是一模一样的。
只要能发挥火枪的优势,或是与建奴对射,或是火力的持续杀伤,抑或是几排齐射后的白刃冲锋,都是允许的,由将领们根据战场情况而灵活掌握。
孔有德摆出的这个有点怪异的阵式,也是他搅尽脑汁后加以改造,并进行过严格训练的。
别说,火枪的轮流射击,确实保证的火力输出的持续性,使得建奴死兵未冲到近前,便死伤累累。
而几排长枪的布阵不动,也可以看成是拒马或车阵,将建奴挡住,接受火枪铅弹和轰天雷爆炸的洗礼。
不管这种打法是不是会被推广,可明军赢了,粉碎了建奴的攻击。七八百建奴死兵伤亡殆尽,明军也付出了三百多的死伤。
随着相邻战阵的突出,侧击的火力越来越强,萨哈廉不得不下令撤退,以免进攻部队全军覆没。
枪声、爆炸声随着建奴的撤退,而变得稀疏下来。硝烟在逐渐散去,视线也逐渐清晰。
萨哈廉等人惊讶地看到,伤亡不小的明军战阵退了下去,一个齐装满员的战阵赶来进行了替换。
明军兵力很多,后备人马充足,或者说是并没有全部出动,而是保持着足够的预备军。
也就是说,即便冲溃了一个方阵,也无法造成整个战场上形势的逆转。
而且——萨哈廉有些惊讶地发现,明军的战线后出现了近千的骑兵。
原来明军不仅仅是步兵多,还有能够快速增援的机动兵力,萨哈廉终于放弃了野战取胜的希望,下令撤退,并在一定距离监视明军,保持若即若离的压力。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开阔地带既然不能阻止明军,接下来的地形地势就更难抗衡明军的稳步推进。
如果战场再宽广一些——萨哈廉作着假设,有些惋惜,也有些无奈。
…………………分隔线…………………
高大威严的皇宫建筑,威武强壮的大汉将军,肃穆庄严的气氛。对于奉召觐见的商人来说,到处都散发着慑人的压迫感。
当然,除了这个感觉,他们的心中还有着兴奋、激动和忐忑。
别说他们这些白身了,就是知县、知府,甚至是更高职级的官员,又有几次能入宫面圣的机会?
海商总会和中华商会都是四人,江南商会则是三人,这是皇帝亲定的觐见人数。
这是朱由校特意为之,就是要让江南商会清醒些,知道和海商总会和中华商会的差距。让他们知道,无论是贡献,还是圣眷,他们都不如另两大商会。
要想平等,那就拿出诚意来。至于什么诚意,看着海商总会和中华商会的所作所为,自己学去。
在乾清宫偏殿,朱由校已经升座,面无表情,显得甚是威严。嗯,据说皇帝就应该这样,尽管历史上很多皇帝不是这样。
在朱由校看来,不管自己有多荒唐,都是皇帝,没人敢说三道四。但装一装,有时也是可以的。
众人进到殿内,立刻跪倒叩头,“微臣(草民)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平身。”朱由校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并没有多少年轻人的清脆,好象是故意沉着嗓子。
“微臣(草民)谢万岁隆恩。”众人谢恩之后才站起来,都躬身肃立。
朱由校沉吟了一下,缓缓说道:“商会有何用处,为什么要成立商会?相信你们有自己的想法,别人也有他们的答案。从朕的角度来说,要对你们讲一讲。”
众人都做出倾听状,心里却不平静。这是恭聆圣训啊,不知道皇帝的希望和条件是什么?
“独木不成林,单打独斗难力拨千钧。有商会这个组织,能做到资源互补,共同发展。而且,商会是有分量的,你们遇到难事,或是不公平的对待,通过商会来得到帮助或申诉,与个人奔走呼吁的差别,朕不说,你们也知道。
“何为义商,你们想必也都知晓了。商会呢,日后便要多加引导、带动,使会员多出资出力,回报社会,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个人的社会价值在于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扪心自问,除了赚钱,除了享受,你又为国家、为百姓做了什么?”
朱由校停顿下来,目光扫过众人,淡淡地一笑,说道:“若是不明白,便多读些书,读书使人明智。人生在世,不出一番好议论,不留一番好事业,终日饮食暖衣,无所用心,何自别于禽兽?你们可知道这话是谁说的?”
有一些人不是不知道,可不敢贸然回答。谁知道皇帝是不是故意的,准备自问自答,话可不能乱说哈。
朱由校的目光慢慢移动,停在了唐默脸上。李旦、颜思齐、吴大章,十有八九是不知道。江南文风鼎盛,朕想试试是不是真的。
“唐默,你可知道?”朱由校也是第一次见到唐默,只能从各人的服饰和站位来判断,但确是十分准确的。
被问到头上了,唐默犹豫了一下,但看到夏中时递来的眼色,赶忙躬身答道:“回万岁,微臣记得是宋代三苏之一的苏辙所说。”
朱由校轻轻颌首,脸上闪过一丝赞赏。要说苏轼嘛,诗词文章想必知道的很多;苏辙虽然号称与兄长齐名,但流传于世的散文却没几个人知道。
“正是苏辙所讲。”朱由校说道:“你们当多加揣摩。还有‘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这句话,你们也要多琢磨琢磨其中的道理。宁肯让子孙吃点苦,也别养成了废人。”
这还真是有感而发,现在的宗藩子弟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当猪养很幸福嘛,都特么地成了饱食终老的废物。
就是商人,恐怕也都是希望自己的子孙能有出息。至少能守住家产,别给败光了。
来之前,有礼部官员教过众人基本的礼仪。但见皇帝结束了训话,众人赶忙躬身道:“微臣(草民)等恭聆圣训。”
朱由校抬了抬手,宫人便引着众人施礼告退。而李旦、颜思齐、吴大章、邵翰良、唐默、夏中时,却被单独留了下来。
“赐座。”朱由校的神情放松了下来,准备对这几位商界首领面授机宜了。
整顿吏治是个长期的工作,在达到朱由校满意之前,通过商会的监督,使商人自律,则是个比较容易的办法。
就象海商总会有吴铮负责监察,中华商会有杨润民一样,江南商会的监察官员则是郑芝龙。
而三大商会也只是个开始,按照地域来分,明朝时便已经有了陕西商帮、山西商帮、徽州商帮、江右、广东等等类似于商会的组织。
从监察商会入手,逐渐剥离官僚商贾的共同体,就是官商,也是朱由校的计划。官就是官,商就是商,别弄得混杂不清。
同时,朱由校倒是希望工商能结合,希望更多的商贾能把富裕资金投入到工业发展之中,别只会倒买倒卖。
也别说古代的工业项目太少,凡是涉及到生产制造的都算上,各行各业,吃穿住行,能让商贾参与的还是挺多的。
最简单、最容易的,自然是非纺织莫属。在松江等地方,不仅大批百姓纺纱织布,还有很多工场。
别人不知道发展工商、促进就业、增加税收的重要性,朱由校可是清楚得很。
传统的农耕社会已经走到了需要变革的时代,不变就意味着落后,意味着生产力的不能解放,意味着国家的强大遇到了瓶颈。
当然,如果再加上历史上的清朝所持续的时间,大明续命成功,不被灭亡的话,至少还能苟个上百年。
但对于朱由校来说,却是不能接受的。
谁让他知道的多,对世界上其它国家的发展和称霸,存着极强的警惕呢?谁让他知道世界之大,大明不去占,会让他肉痛得睡不好觉呢?
李旦等人谢恩之后才小心翼翼地坐下,知道刚才只是个过场,接下来才是皇帝要交办差使。
朱由校先把目光投到李旦和颜思齐身上,面色变得和煦,这可是最先投靠,且做出了很大贡献的功臣。
“李旦和颜思齐做得很好。”朱由校开口赞道:“通过海路运输粮食物资,辽东形势日渐好转,海商总会功不可没。”
李旦赶忙躬身拱手,奏道:“万岁过奖了。身为大明子民,此是我等应尽之责,不敢居功。”
颜思齐和李旦的关系处得不错,也知道不争不抢,毕竟这是海商总会的荣誉,他的脸上也觉得倍有光彩。
“功过赏罚,朕自有道理。”朱由校摆了摆手,说道:“你们也不必太过谦逊推辞。”
说着,皇帝又转向了吴大章,说道:“中华商会也有功,通过边外贸易控制北虏,转运商货于辽东,方便辽民与官兵,朕也是看在眼里的。”
吴大章拱着胖手,说道:“能为国效力,为万岁尽忠,乃微臣的本分,亦是微臣的光荣。”
朱由校点了点头,赞道:“能有这样的觉悟,朕甚是心慰。”
最后看向江南商会,朱由校的神情并没有变化,但江南商会的唐默和夏中时却觉得脸上发热。实在是投靠时间短,没做出什么值得称赞的事情。
沉吟了一下,朱由校缓缓说道:“江南文风鼎盛,科举中榜者比比皆是。连商会中也多读书识字,才学不凡者。按理说,知书识礼也是平常。”
唐默和夏中时恭谨地听着,这也确实是他们值得骄傲自豪的地方。而海商总会和中华商会,恰恰少了这份文化底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