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零一小说wWw.db229.Com】,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送走了公子连,俱酒立即命人备足礼品,前去拜访魏相公叔痤。

    公叔痤是韩国公室出身,未受到韩室重用,故而在魏国发展。

    在魏国,公叔痤先出将、后入相,又娶魏国公主为妻,混得风生水起,乐不思韩。

    “公主”这个词,就是从这时候出现在史籍上的,之前,国君的女儿都被称为“女公子”。

    从公叔痤的例子可以看出,“人挪活、树挪死”的确是至理名言呐!君不见,吴起奔魏、奔楚,卫鞅奔秦,都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着名例子。成语“楚材晋用”,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

    公叔痤作为一国之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威风八面。但此刻,魏相公叔痤正身着亵衣纨绔,在卧室的屏风面前——罚站?

    罚谁?罚魏相公叔痤!

    罚什么?罚站!

    谁这这么大胆子敢让战国第一强国的相国罚站?魏相的夫人、魏侯的宝贝女儿、战国第一强国魏国的公主!

    为什么不是罚跪?因为在战国,跪就是坐,这是常规的姿势。所以罚跪没有意义,罚站才能达到惩罚的目的。

    正在此时,下人在室外隔帘回禀:“禀相国,韩使求见。”

    公叔痤急于脱身,但了解公主的脾气,于是大声呵斥道:“混账东西,不是告诉你们了吗?本相今日有要事在身,谁也不见!滚!”

    下人低低应了一声:“诺”。便欲离去。

    “且慢!”一声慵懒的女子声音从后室传出:“国事为重,相国且去。”

    公叔痤赔笑道:“夫人息怒,韩国小邦,能有甚事?且让他明日再来……”

    “滚!”

    “是是是,马上滚,马上滚!”公叔痤心里乐开了花,立即蹑手蹑脚地离开了内室。

    韩使俱酒的到来解了公叔痤的难言之围,摆脱了战国母老虎,公叔痤一时心情大好。

    迈步进入前厅,人未到,笑先至:“哈哈哈,端氏君久等了……”

    俱酒立即迎上前去:“外臣叨扰相国,还望相国恕罪。”

    二人稍一寒暄,便分庭跪坐,进入正题。

    俱酒将韩侯的礼札送上,不外乎奇珍异宝、金珠宝贝。然后恭恭敬敬地道:“寡君特命外臣问国相安、问公主安!并有不腆之仪奉与国相、公主。”

    公叔痤虽然有惧内的毛病,但对娶了魏国公主为妻这件事情还是非常骄傲的,听了俱酒的问候,心情大悦。再扫了一眼札上所列不菲礼品,更添几分喜色。

    口中却打着哈哈道:“韩侯客气,端氏君客气。”然后话锋一转:“不知韩侯何以教我?”

    韩侯送上如此贵重的礼物,肯定不是问候这么简单。韩侯打的主意是,韩国想要吞并郑国,希望魏老大不要干涉。

    但这些政治秘辛,韩侯是不会让俱酒知道的,所以写了亲笔的信札,并用御用的紫金泥封封好,俱酒只是将信扎转达即可。

    在战国时代,诸侯国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一国想要坐大,往往受到其他诸侯国的牵制。

    灭人一国,此等大事,周边诸侯绝对不会坐视不理,必然欲图分一杯羹,否则便会横加干涉。

    例如后世的齐国灭宋之战,立即招来了魏、赵、韩、燕、秦五国的进攻。

    韩国欲灭郑国久矣,在韩国还没有立国的时候,作为晋国的三卿之一,韩氏的主攻方向就是郑国。可以说韩氏为了灭郑,苦心孤诣谋划了数代人之久。

    郑国由于内部的极度不团结,再加上外部韩国的步步蚕食,目前已经病入膏肓,苟延残喘,剩下不多的几座城池,在维持仅有的颜面。

    目前魏国是实打实的战国老大,能否完美地灭掉郑国,魏国的态度非常重要。

    特别是当今这位魏侯击,一言不合就开打,一点儿也不顾及三晋当年的兄弟情谊,如果不处理好与魏国的关系,那么灭郑之事,就无从谈起。所以韩侯采取迂回策略,希望从韩国远支公族、魏国相国公叔痤能从中周旋一二。

    公叔痤读完韩侯的信札,顺手放在一边,闭口不提内容。毕竟韩侯都用泥封了,肯定是不想让面前这位端氏君知道内情。何况这么私密的事情,知道的人肯定是越少越好。

    公叔痤淡淡地道:“韩侯之书,本相拜读,麻烦端氏君回禀韩候,本相自当妥善处置。”

    公数座话锋一转,笑眯眯地对着俱酒说道:“听闻端氏君颇为知兵。救太子于危难之际,存阳翟立不世之功。三日三夜,逆转战局。内平叛乱,外拓疆土。真可谓少年英雄、兵家奇才呀!”

    俱酒连忙谦让:“相国谬赞了,不过是机缘巧合,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小子不才,忝居其功。”

    公叔痤闻言顿时来了兴趣:“哦,天时、地利、人和?此论自筑蹊径,颇有新意,某愿闻其详。”

    俱酒一听,坏了!怎么把这词儿给冒出来了?

    这是孟子的文章啊,现在孟子还不知道在哪个旮旯里藏着呢!这文章还没有面世啊。

    自己上学时候背过,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背下来?

    于是装模作样的皱了皱眉头,搜肠刮肚地开始回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卡住了。

    公叔痤听了却陷入沉思,片刻之后抚掌大笑:“端氏君高论,高论!本相觉得颇有道理,但个中意味,尚不得其要领,请端氏君教我呵!”

    把“请”字都用上了。

    俱酒憋了半天,终于想起了一些片段:“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公叔痤摇头晃脑,仔细品咂,频频顿首道:“能够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端氏君妙论啊,请继续、继续!”

    得!他把缺失的这一段给补上了。

    俱酒吓的一头瀑布汗,自己都怀疑这老头是不是穿越者。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段儿背的还比较顺溜。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此言一出,公叔痤大惊失色。

    震惊!

    突发!

    速看!

    刚刚发生!

    公叔痤来不及细细品味文章深邃的思想内涵,忙不迭地避席而起,双手打揖:“震惊!震惊!端氏君大才!当世大才呀!”

    俱酒一边谦让,一边惭愧。

    你能不震惊吗?!

    能不是大才吗?!

    这特么的是剽窃的孟老夫子的文章啊,流传了二千多年而长盛不衰。

    你们有耳福了,老子这是提前几十年给你们普及孟老夫子的思想了。

    老师啊!学生在2000多年前隔着时空给您磕头了!多谢您教鞭之下的背课之恩!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那些你不知道的黑历史 大夏第一皇子 大唐游侠儿 省委一秘 红楼:帝国柱石 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 永生!大唐帝师,替太宗永镇山河 铠甲:从在全校师生面前变身开始 四合院:重生傻柱,多子多福 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