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零一小说wWw.db229.Com】,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些出自郑国的老卒,对于郑君乙的惨死耿耿于怀,几次请命要求杀掉韩若山,为已经灰飞烟灭的郑国报仇。

    俱酒让易十七、斗孟雄、赤八乌等人分头做众人的思想工作。

    从近前看:此时此刻,残军身处韩国腹地,危险并没有消除。韩侯若山的意外被俘,可作为这支险象环生的军队的一张护身符,直到最终安全为止。

    从长远看:韩国的国力仍在,即使杀掉一个韩若山,也不会改变大争之世的战略格局。

    经过层层的思想工作,最终平息了这个无谓的争斗。

    为今之计,还是要尽快渡河,继续执行北上太行的既定策略。

    因为经过刚才一场短暂的战斗,根本弄不清韩军是否有人趁机逃脱,前去报信。如果大队韩军杀来,那么残军将前功尽弃,再次陷入重围之中。

    是故,事不宜迟,兵贵神速!

    俱酒下令全军迅速换上韩军的装束,打起韩军的旗帜,吃着韩军的给养,打着韩侯的旗号,迅速向大河岸边靠拢。

    鉴于河内一带韩军密集,俱酒大胆决定,进入小卫国的境内,从卫国的宿胥口渡口渡过大河,经过卫国朝歌,沿淇水、白陉进入太行。

    路上途经几处韩国城邑,派人向其索要粮草、布帛,而被俘的韩军,全部被押作俘虏,负责肩挑背扛,运输货物。

    韩侯若山坐在车上,身后抵着一把锋利的匕首,老老实实地配合行动,大字都不敢多说一个。

    进入小卫国国境,俱酒立即派人向卫军通报,韩侯要前往朝歌云梦山中去拜见世外高人鬼谷子,请卫军大行方便。

    卫国的历史,堪称传奇。

    第一代国君是周武王的弟弟,世称卫康叔。卫国经历了西周、东周的完整历史,一直到秦二世时期,才被废为庶人。是周朝时存续最长的诸侯国。

    卫国能够活得这么久的唯一原因,就是苟!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正应了老子那句名言:曲则全!

    只要你苟到一定程度了,就失去了被欺负的意义。

    此时在位的卫国国君,姬姓,名训。以国为氏的话当称卫训,以今人的称呼习惯讲,则叫姬训,史称卫声公。

    历史上谥“声”者不多,知名的有楚声王,曹声公,卫声公,蔡声侯。

    谥“声”,按照《谥法》解释为“不生其国曰声”,意思是说没有出生在自己的国家。

    但这个说法显然有些牵强,后世苏洵在注解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不主其国曰声”,并解释道:“有君之名,无君之实,谓之声。”

    因为卫国的资料不多,但从卫公训“声公”这个谥号上就可以看出,此人亦是碌碌无为之辈。

    韩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且在赵国侵犯其国土期间,魏韩两国可是为其背书的。

    今天韩国国君途经卫国,卫公训哪敢怠慢,命令沿途官吏好吃好喝、满接满待,要钱给钱、要粮给粮。

    残军在少水之役中损失的钱粮布帛等物,这一路上几乎又收回来了,甚至还有点多,不好拿呢!而此前俘虏的韩军,则完全变成了残军的苦力和发夫,负责肩扛背驮,唯恐把性命丢掉。

    另一面,把河内搅得天翻地覆也一无所获的韩弱和暴鸢,都快郁闷死了!

    明明被围死了的,好几千人,说消失就消失,说隐身就隐身?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了!

    就在此时,又接到急报,韩侯在前往郑邑途中遇袭,生死不明,下落不明,去向不明!

    韩弱与暴鸢被吓得大惊失色,二人立即下令全军回师,众军纷纷攘攘、手忙脚乱地渡过大河,围绕着郑邑周边撒开大网,徒劳无功地开始又一轮瞎折腾。

    卫国派出最好的船队,将韩侯一行渡过大河,送入了北岸,并沿淇水稳稳向前行进,很快抵达了太行山下。

    至此,汉王俱酒主导的这次中原突围行动,先后四次渡过黄河。

    第一次,撤出郑邑之军,诳得魏国船只,从卷邑顺利渡过大河。

    第二次,听闻阳城君在赵军之中,为报阙夫人之仇,为义回舟,袭击韩国邑镇渡口,再次渡过大河。

    第三次,活埋赵存,生擒阳城君后,再次由卷邑渡口渡河。不想一头扎进韩军的口袋。好在有天暗助,通过济水地下暗河再次杀回。

    第四次,劫持韩侯若山,由卫国人乖乖地送过大河,杀入太行山中。

    四渡大河,从运动中觅得生机,在游击中取得主动。韩军则被牵着鼻子四处转悠,被戏耍得狼狈不堪。

    在郑国灭亡的历史大背景下,中原突围之战,成建制地调出一支军队,保全了有生力量,用足了民心民望,这是最大的成就。

    易十七、斗孟雄等人进入太行山区,在魏、赵、韩三家的腹背之地捅入了一把刀子,将进一步牵制三家的兵力部署,为将来统一天下发挥重要作用。

    某种意义上讲,此举和后世解放战争中“千里挺进大别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是由战略防守向战略进攻的一次大转折。

    入山之前,俱酒将召集众人召开议军会议,提出入山之后的斗争思路,核心要求就是要建立“根据地”,在太行山区扎下根、发出芽、开出花,结出果。

    要团结根据地的民众,收拾晋国腹地的民心,为尚同大业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力、物力资源和坚实的后方基地。

    易十七问道:“王上,如何处置韩若山?”

    自韩若山被俘之后,俱酒自始至终没有见其一面,因为此行他真的是微服出行,接下来还有许多事情要去做,不想让自己的行踪太过暴露。

    从干掉赵存那一刻起,汉国算是与魏、赵、韩三家都结下仇了。再加上上次在齐国与田忌打得乌天黑地,三晋与齐,都站到了汉国的对立面。

    敌人越多,自己就越危险。

    俱酒道:“朕之意,韩侯杀之无益,不若暂放其归。”

    正在此时,突然帐外有军士通报道,有人指名道姓地求见汉王俱酒!

    众人一听面面相觑,在卫国大地上,一直是打着韩侯的旗号在行动,此行见过俱酒出现过的赵存,已经开始在土中发芽了。

    那么,来人是谁?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那些你不知道的黑历史 大夏第一皇子 大唐游侠儿 省委一秘 红楼:帝国柱石 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 永生!大唐帝师,替太宗永镇山河 铠甲:从在全校师生面前变身开始 四合院:重生傻柱,多子多福 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