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二十二章 阎若璩的生平
收藏【零一小说wWw.db229.Com】,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才大年初七,杭州这边过了初八很多行当都该正式上班了。
“阎若璩,阎老先生呢?”
高翰文着急地去驿站,到了才发现,人阎若璩还在外面浪,压根没回来。
不确定情况的高翰文也不好发火,问了驿丞,阎若璩这几日正常的日常才明白,原来这几日一直在跟那个天一阁的范钦到处浪。
范钦作为老杭州了,自然是要尽到地主之谊。加上之前衙门给了阎若璩五百两银子的经费,现在也颇有些志得意满,放浪形骸的意思。
听了驿丞的描述,高翰文紧张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下来。
只要不是投完书就跑了,那基本表明其本人应该没什么坏心思。
只要没什么坏心思,那应该还能够挽救一番。
到了晚上酉时末尾,阎若璩才踉踉跄跄地走了回来。高翰文给眼前的景象整得一点脾气没有。让小厮伺候了催吐的汤剂,又给灌了醒酒汤,到亥时初,这人才悠悠转醒。
“阎老先生,你终于醒了啊?”
没等阎若璩发话,高翰文先说了这句,算是发泄下自己心中的不满。六十多的人才还这么能喝,这要是喝死在杭州自己真的得有口难辩了。
一想到对方都这么高龄了,高翰文又被迫露出一副和善的面孔。免得把老人吓到了,这就不好了。
“高大人几时来了?皇上、朝廷现在看到了我的文章了吗?怎么样,什么时候可以刊印以正谬误?”
高翰文听到对方的说话,真的是有些暗自气不打一处来。就这没心没肺的,怎么没把自己作死在山西,居然还能让这种人一路走到了杭州。
“现在正逢春节,朝廷休沐,估计得等到十六朝会后才有定夺,要有消息估计得等到二月初去了。还得要阎老先生多等些时日,也可以趁机多看看杭州嘛。”
高翰文没有直接问话,而是顺着阎若璩的关心慢慢聊,为此又贴了阎若璩五十两银子的生活费。只是对方那个眼神,高翰文能明白,多半是范钦已经给够了,而且自己给得还没有对方多的意思。俗话就是被嫌弃了。
对于这个范钦,高翰文也是无语了。这种事情来参合干什么?但是也得感谢范钦这些日子与阎老爷子相互畅游杭州了。否则如果人走了,现在高翰文必然更加难办。这样想来,还得谢谢这个范老头了。
聊着聊着终于接近了正题。
原来大约三十年前,阎若璩在做师爷的时候就已经质疑尚书了。因为在辅佐县令的过程中,书里面真的是一句屁话都用不上。
后来因为自己言语怪诞,也就辞职回老家当了私塾先生。
山西虽然文教不咋的,但退休回老家养老的二三四品大员可是不少的。
至少从其退休后在乡里的作为来看,是看不出半点尚书的影子。
原本还有理由说是县令层次太低,用不上尚书这种大杀器。到后面基本也就明白,或许尚书这种大杀器真的太大了,以至于不适合人间使用。当然换个思路就是尚书可能没那么重要,可能压根就没什么价值。
有了原动力,坚持三十年才到如今完整地论证明白,这玩意压根就是伪造的。
千百年来,儒生对着一部伪经顶礼膜拜,殊为可笑。
只是这东西,千不该万不该对周围人提及。阎若璩几乎立刻就成了当地文人圈子里人憎狗嫌的角色。
前面十来年,虽然不受待见却也相安无事。只是自己一心想将自己的撰文刊印出版的梦想肯定是落空了。加上自己儿子也不理解自己,一度扬言要等自己百年之后把自己的书稿当众烧掉,以免引来祸事。
好在前面冬月初,自己以前勉强有些情面的同窗拿出一份杭州的故事会册子过来,讲了杭州现在是唯一有机会将撰文刊印成册并上达天听的机会。
想着时日无多,基本是一个人买了家里几十亩田产立刻就上路了。
才大年初七,杭州这边过了初八很多行当都该正式上班了。
“阎若璩,阎老先生呢?”
高翰文着急地去驿站,到了才发现,人阎若璩还在外面浪,压根没回来。
不确定情况的高翰文也不好发火,问了驿丞,阎若璩这几日正常的日常才明白,原来这几日一直在跟那个天一阁的范钦到处浪。
范钦作为老杭州了,自然是要尽到地主之谊。加上之前衙门给了阎若璩五百两银子的经费,现在也颇有些志得意满,放浪形骸的意思。
听了驿丞的描述,高翰文紧张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下来。
只要不是投完书就跑了,那基本表明其本人应该没什么坏心思。
只要没什么坏心思,那应该还能够挽救一番。
到了晚上酉时末尾,阎若璩才踉踉跄跄地走了回来。高翰文给眼前的景象整得一点脾气没有。让小厮伺候了催吐的汤剂,又给灌了醒酒汤,到亥时初,这人才悠悠转醒。
“阎老先生,你终于醒了啊?”
没等阎若璩发话,高翰文先说了这句,算是发泄下自己心中的不满。六十多的人才还这么能喝,这要是喝死在杭州自己真的得有口难辩了。
一想到对方都这么高龄了,高翰文又被迫露出一副和善的面孔。免得把老人吓到了,这就不好了。
“高大人几时来了?皇上、朝廷现在看到了我的文章了吗?怎么样,什么时候可以刊印以正谬误?”
高翰文听到对方的说话,真的是有些暗自气不打一处来。就这没心没肺的,怎么没把自己作死在山西,居然还能让这种人一路走到了杭州。
“现在正逢春节,朝廷休沐,估计得等到十六朝会后才有定夺,要有消息估计得等到二月初去了。还得要阎老先生多等些时日,也可以趁机多看看杭州嘛。”
高翰文没有直接问话,而是顺着阎若璩的关心慢慢聊,为此又贴了阎若璩五十两银子的生活费。只是对方那个眼神,高翰文能明白,多半是范钦已经给够了,而且自己给得还没有对方多的意思。俗话就是被嫌弃了。
对于这个范钦,高翰文也是无语了。这种事情来参合干什么?但是也得感谢范钦这些日子与阎老爷子相互畅游杭州了。否则如果人走了,现在高翰文必然更加难办。这样想来,还得谢谢这个范老头了。
聊着聊着终于接近了正题。
原来大约三十年前,阎若璩在做师爷的时候就已经质疑尚书了。因为在辅佐县令的过程中,书里面真的是一句屁话都用不上。
后来因为自己言语怪诞,也就辞职回老家当了私塾先生。
山西虽然文教不咋的,但退休回老家养老的二三四品大员可是不少的。
至少从其退休后在乡里的作为来看,是看不出半点尚书的影子。
原本还有理由说是县令层次太低,用不上尚书这种大杀器。到后面基本也就明白,或许尚书这种大杀器真的太大了,以至于不适合人间使用。当然换个思路就是尚书可能没那么重要,可能压根就没什么价值。
有了原动力,坚持三十年才到如今完整地论证明白,这玩意压根就是伪造的。
千百年来,儒生对着一部伪经顶礼膜拜,殊为可笑。
只是这东西,千不该万不该对周围人提及。阎若璩几乎立刻就成了当地文人圈子里人憎狗嫌的角色。
前面十来年,虽然不受待见却也相安无事。只是自己一心想将自己的撰文刊印出版的梦想肯定是落空了。加上自己儿子也不理解自己,一度扬言要等自己百年之后把自己的书稿当众烧掉,以免引来祸事。
好在前面冬月初,自己以前勉强有些情面的同窗拿出一份杭州的故事会册子过来,讲了杭州现在是唯一有机会将撰文刊印成册并上达天听的机会。
想着时日无多,基本是一个人买了家里几十亩田产立刻就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