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零一小说wWw.db229.Com】,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凝思了半刻,朱元璋带着疑虑道:“那按你所说,新学选拔出来的人才就各个都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了?”

    朱雄英摇了摇头,断然道:“自然不能,想要全天下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靠我不行,靠您也不行,只有全天下的百姓一起努力才能做到,不过孙儿可以保证,最起码新学培养的人才都明事理,晓大义,都是能够改善国计民生的实干家,而不是那些趴在百姓身上喝血的蛀虫!”

    朱元璋沉默半晌,久久不语,诚然,朱雄英的话很打动他,但是作为皇帝,他要考虑的事情很多。

    且不说新学是否能够撼动儒学的地位,单说新学培养出来的学子,可都会对吴王感恩戴德,如果真的都外放出去做官,那在底层的影响力,朱雄英可能会瞬间超过自己这个皇上!

    虽然他不在乎,但是总归要顾忌一些朝堂其他势力的影响。

    这件事情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朱元璋之所以顾忌着世家豪族,就是因为他们的传承掌握了大部分的读书人!

    一旦自己举起屠刀,那朝堂大部分官员,和天下大部分学子都不会答应,自己总不能把所有人都杀了吧。

    不过一旦新学取代了儒学,那通过新学录取的士子可和世家豪族没有任何关系,自己也就不用顾忌那么多了。

    这可是釜底抽薪,把世家的根基彻底拔除了啊!

    拿定了主意,朱元璋也不再犹豫:“好,就由你们折腾,国子监开始实行封闭式管理,五年不与外界联系,皇子们也都踢出国子监,在东宫建立大学堂,负责所有皇子的学习。”

    又瞥了眼朱雄英:“大学堂里面有很多你的叔叔,你的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你也教教他们,没一个省心的,滚滚滚。”

    看到朱元璋答应,刘三吾等人欣喜若狂,领命而去。

    而朱雄英就没那么开心了,皇爷爷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让自己教教他的那些叔叔和弟弟?

    讲到这里,不得不佩服朱元璋老爷子的身体,都这么大的年纪了,还能生……自己最小的叔叔还没自己大……真的是……老当益壮啊!

    “吴王殿下!”

    在感慨朱元璋的生育能力时,一道欣喜的声音响在朱雄英身后。

    原来是户部尚书杨思义!

    杨思义一路小跑,喜道:“吴王殿下,臣可终于找到您了!”

    朱雄英疑惑道:“杨大人,您这是?”

    杨思义嘿嘿一笑,从怀里拿出一本奏折,展开道:“驿站改制进行的如火如荼,但是还有些问题需要您解答,您看现在您是否有时间?”

    朱雄英一头黑线,强忍着咕咕叫的肚子,为杨思义解决问题,

    足足两个时辰过去了,杨思义才心满意足的离开,而朱雄英仿佛被榨干了一般,疲惫的回了东宫。

    在朱雄英回到东宫的时候,门口站着一道明黄色的身影,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低声道:“回来了?折腾了一天,连饭都没吃上吧,陪爹喝两杯。”

    在朱雄英的记忆中,朱标还真的没用这样的语气和自己说过话,因为他一直都是一个严父的形象,在朱雄英面前很少笑,很严厉,虽然能感受到他发自内心的爱护,但总是觉得有一些隔阂。

    相比于朱雄英,朱允文陪在朱标的身边更长,也享受到了更多的爱,朱雄英不止一次在看到朱标陪朱允炆愉快的玩耍时,有一种羡慕的情绪。

    所以就算两人坐在一张桌子上,氛围也有些尴尬。

    朱标苦笑道:“看来是我这个父亲失职啊,你在你皇爷爷那里都可以畅所欲言,在我这却有些拘束。”

    朱雄英小心翼翼的问道:“是不是因为皇爷爷和您说了我想要开创新学的想法,您觉得我太过冒失了?”

    朱标摇了摇头:“没有,只是觉得为父对你的关心太少了,从你在御马场受伤后,仿佛换了一个人,从前你看到爹都是唯唯诺诺,不敢说话,受伤之后你锋芒毕露,定律法,改驿战,创新学每一样都远远超过爹的心里预期,你长大了啊。”

    似乎感慨着岁月无常,朱标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

    也许是受到前世朱雄英记忆的影响,对朱标还是有些怨言的。

    “孩儿不像二弟那般讨爹的喜欢,只能靠自己,自然要成长的快些。”

    似乎早就知道朱雄英会这么说,朱标也不恼,只是叹了口气:“既然你已经是大人了,爹有些话就和你直说了,你只是看到爹如何宠爱允文,你可知道他明里暗里遭遇了多少次的刺杀?可不比你少啊,如果没有吕氏暗卫守护,怕是早就遭了毒手了。”

    什么??朱允炆也遭遇过刺杀?怎么可能?那自己岂不是成了最大的嫌疑人,一时之间,惊惧,迷茫等情绪涌上心头。

    朱标继续说道:“吕氏也不止一次和我说过,对他们下手的是你和你娘,但是我知道不是,你娘那个人我太了解了,绝对不会做这样的事,这么多年一直有一股势力,在挑拨天家之间的亲情,但是我和你皇爷爷一直没能揪出来,就算是锦衣卫彻查了这么多年,也毫无进展,直到你皇祖母中毒,出云寺浮出水面,但是蒋瓛带锦衣卫冲进去的时候,已经人去楼空,但是既然已经知道了他们的隐藏手段,那以后也不至于如此被动了。”

    联想到徐子卿和自己讲的话,朱雄英可以断定这股势力就是姚广孝建立的,他想推翻现在的大明,开创属于他的盛世。

    不得不说,前世他还真的成功了,如果没有他,朱棣的靖难之役很难成功,更不会有后面的永乐盛世。

    犹豫了一下,朱雄英还是决定将姚广孝和徐子卿之间的事告诉了朱标。

    对于徐子卿,朱标是有印象的,只觉得此子绝非凡人,却没想到出自鬼谷一脉,对于这姚广孝已经上了朱标的必杀名单!

    朱标哼道:“要不然直接发布海捕文书,将这贼和尚锁拿下狱?”

    朱雄英拦住朱标:“爹,此事不可,且不说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的猜测,根本就没有切实的证据,就算发布海捕文书,估计也根本抓不到他,只会让他隐藏的更深,更麻烦!”

    想了一下,似乎觉得朱雄英说的有道理,朱标也不再坚持。

    “英儿确实长大了,考虑事情比为父更加全面,为父也就放心了,开创新学的事我已知晓,本来怕你急功近利,现在看来是爹想多了,你且放手去做,不过有一件事我要提前和你讲。”

    “既然要开创新学,那你接下来一段时间肯定是要待在国子监的,你皇爷爷把所有皇子皇孙都踢出了国子监,在东宫另设了大本堂,大本堂的教习会由吕本来担任,另外爹还会奏请册封允炆为淮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以前你占着嫡长子的名义,有淮西一党的支持,为父就只能多宠爱允炆,再加上世家豪族的支持才能和你分庭抗礼。”

    “但是你现在获得了刑部和御史台的支持,户部的杨尚书也对你赞誉有加,允炆已经无力再与你抗衡了,所以爹要给他加一些筹码,才能起到为你分担风险的作用。”

    原来一直以来,朱标不是不疼爱朱雄英,偏爱朱允炆,而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保护朱雄英,对朱允炆的宠爱更不如说是愧疚。

    这么想来朱允炆还真挺可悲的,以为自己得到了父亲所有的宠爱,却只是作为为朱雄英遮风挡雨的工具。

    想来历史上朱允炆能够胜过他的那些优秀的叔叔们,登临帝位,也是朱元璋心中的怜悯吧,结果还被朱棣夺走了江山。

    也许是感觉到朱雄英对朱允炆的怜悯,朱标正色道:“不要觉得允炆可怜,作为朱家的儿子,你的弟弟。这就是他的宿命,你也有你该背负的使命,而且一旦你表现的不出色,不是没有被他替代的可能。”

    朱雄英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今夜过后,父子二人再无隔阂。

    相反,他是从内心敬佩自己的父亲,以前自己对朱标的了解就是优柔寡断,仁慈过度,但是现在他真的理解了朱标的不容易,他不是平庸之人,他的内心深处也有着锦绣山河,波澜壮阔,但是作为太子,他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稳住朝堂。

    朱元璋大刀阔斧的杀掉数万官员朝廷还能勉强维持,都是眼前自己的父亲的功劳,如果说大明的定海神针是朱元璋,那朝廷的定海神针就是朱标!

    只要朱标还站在朝堂上,就是束缚着朱元璋那把锋利的刀的刀鞘!文武百官都会觉得安心!

    酒过三巡,朱标突然提出要去见一下林戬,这个救了马皇后的恩人!

    本来朱雄英是拒绝的,因为他怕林戬那个性格,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得罪了自己的父亲。

    但是在朱标一再坚持要当面道谢后,还是带着他去了林戬开在城内的医馆。

    在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后,林一小小的脑袋,探了出来,惊喜道:“吴王殿下,您怎么来了?”

    在林一的心中,吴王虽然和自己差不多大,但是帮自己的师兄报了仇,而且对自己很好,再次见到,难免内心欣喜。

    朱雄英也很喜欢林一,揉了揉他的脑袋,询问到:“你师父呢?”

    林戬的声音懒懒散散的从林一身后传来,不耐烦的道:“你小子怎么又来了?每次你来准没好事!”

    朱雄英对于林戬的态度也很是头疼,但还是低声道:“林先生,晚辈携家父前来拜访,当面感谢您救治我祖母的大恩!”

    扑通一声,好似林戬从摇椅上跌落了下来,吴王的家父,那不就是大明的太子朱标吗?

    和朱元璋凶残的名声不同,朱标的贤名可是在大明广为流传,他可以对朱元璋横眉冷对,但是对这个太子还是很敬重的。

    推开大门,朱标和朱雄英走了进来,林戬正色的行礼道:“草民林戬,拜见太子殿下。”

    一旁的朱雄英目瞪口呆,之前自己和皇爷爷去黄山的时候,这老头可是连饭都不舍得给他们吃,现在这是什么情况?

    不由得,他对自己的老爹的看法又更上了一层楼。

    朱标笑着将林戬扶了起来,低声吩咐到:“英儿,你们在外面等候,爹和林先生有话要说。”

    便和林戬进了内室,朱雄英总感觉朱标来找林戬似乎不是道谢这么简单,但是哪里不对又不说不出来。

    过了大半个时辰,朱标才从内堂走了出来,带着朱雄英回了东宫。

    一路上朱雄英软磨硬泡想知道他们说了什么,朱标都闭口不语,朱雄英也懒的自讨没趣,闭上了嘴巴。

    第二天早朝,吕本的任命和朱允炆册封淮王的诏书同时颁布!

    朝堂再次风起云涌,现在的大明朝,太子的地位稳如泰山,江山继承的悬念就落在了吴王和淮王的身上!

    淮西武将和刑部御史台现在是铁杆的吴王党!

    太常寺和礼部还有世家豪族是铁杆的淮王党!

    吏部,兵部,户部和工部暂时中立!

    党争之势愈演愈烈!

    就在朝堂上因为吴淮之争而硝烟四起时,朱雄英一头扎进了国子监,专心进行新学教材的研发!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天唐锦绣 明月绾瑾心 大唐极品帝婿 三国之夏侯弃子 我在现代留过学 神三群聊:三国 大明风流 调教大明 谍海潮生 穿越种田从成立教派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