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零一小说wWw.db229.Com】,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晚饭之时,马周因为向李丰请教围棋的原因,与韦师二人再三相劝他喝酒,李丰不得已,喝了一碗米酒。
他随后假装不适,没有再喝,自己仅十五岁,身体主要器官还未完全成熟,不能多饮。
众人没有再相劝,任由他自便。晚饭之后,众人依旧在长乐酒肆住宿。
回到房中,因为喝了几碗酒,加上天气本就很热,他也一时睡不着觉,可是也没有什么书好看,该干什么呢?
想来想去,因为可能要入国子监四门学就读,还是练练字再说。
古代书法的重要性对于读书人而言极其重要!国子监还有专门的“书学”,同时这也是六个科举常科之一,说得再简单一些,也就是字写得好就可以做官!当然,要写好可并不容易。
正好房间里有自己刚买回来的笔墨纸砚,这是准备送给弟弟李纪的。想到这里,他就找出文房四宝,然后席地而坐,开始研墨练字。
写什么呢?他想了想,还是来一首古诗吧!
哪一首古诗?又一想,正好刚才马周与韦师二人非得要自己喝酒,于是他提笔就开始写李白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可是,他写到“岑夫子,丹丘生”时,却突然灵机一动,又想起那马周与韦师二人非得要劝自己饮酒,于是将李白这两个好友的名字改为了“马舍人、韦使君”,也就是马周和韦师。
写完之后他看了看,感觉自己的书法水平很一般,唉!这书法也非一日之功,看来今后还得多练练。
又写了一遍之后,他感觉酒精上头了,头有些昏,准备打水洗脚睡觉。
谁知就在此时,忽然听见有人敲门,咦?是谁?
“大郎可在?我是杨清!”
杨清?大晚上跑来干什么?
李丰急忙把门打开,一看是果然杨清、杨洪兄弟。
二人一见他,满脸堆笑,只听杨洪说道:“李郎,听二郎说李郎立了功,即使不能立刻当官,也肯定要进入国子学了,我二人今日来看看大郎!”
原来是此事!他想,这杨清消息倒是很灵通。
他来不及细想,赶紧把二人让进屋中:“大郎二郎,快快请进……”
杨洪谦卑道:“多谢李大郎,真想不到你如此出息……”
他说着话,兄弟二人一同进屋。
李丰把二人让进屋里之后,又把先前买的糖拿了出来分了些给二人吃。
那时还没有白糖,几乎都是麦芽糖,好大一块一块的。
李丰一见杨洪谦卑的态度,心想,前几日他还看不起自己,现在倒是亲自登门道喜了。
正想着,却见杨洪一边吃着糖,一边说道:“大郎,今日,我二人代表全家来恭喜大郎,父亲还让我带了两千钱送与你,让你好买些纸笔!
万一不能直接入仕当官,能进入国子学也是很不错的,那时通过明经考试也就非常容易了!”
说完,不知道从哪里掏出了一个钱袋子放在案几上。
李丰一听,国子学?你搞错了吧?那一般要三品以上高官的子孙才进得去,于是他解释道:
“大郎,你可不要道听途说!如今我只是有机会进入国子监四门学,哪里是什么国子学?二者差别可是天上地下的!”
杨洪一脸疑惑:“不都是在国子监上学吗?”
旁边的杨清马上解释道:“大哥,李郎说得对,国子监有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律学、算学。
国子学必须是文武官三品已上及国公子孙,还有从二品已上曾孙才可以就读,另外就是从太学升上来的一部分优秀学生,他人可进不去。
太学是文武官五品已上及郡公、县公子孙,还有从三品曾孙才可以就读。同样的,也有一部分是从四门学生明经及第以后升上来,其他人也进不去。
因此,大哥,李郎要进的是国子监四门学,四门学也要七品以上官员的文武以及侯、伯、子、男子之子才可以进去。
不过,四门学里面还有八百名俊士生,这些人要求低一些,八品以下官员和百姓之子,如果成绩优异,经过考核合格或是地方官员推荐,也可以进入四门学,称为俊士生。
当然,四门学学生中明经的概率就比乡贡高多了,因为国子学、太学生大多数不想参加科举考试,他们有门荫,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毕业考试就可以做官。”
李丰一听,心想,还是杨二郎掌握的清楚。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就是读“大学”,那也要分等级:
尽管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学习的科目完全一样,不过学习的地方、授课的老师、吃住待遇、学习的难度、毕业后的级别待遇等等都有很大不同,级别越低,毕业要求越高但是待遇越低。
当然,如果要参加明经、进士科举考试,标准都是一样的。
……
杨清最后又说道:“尽管如此,这也不容易,听说,就是四门学俊士生,一个州也不过寥寥数人而已,有些州一个没有呢!”
李丰跟着谦虚了几句。
忽然,杨清眼睛瞥见了李丰刚才练笔的诗词,被开头的两句诗所吸引,情不自禁的拿起来阅读。
这一读不要紧,但见他越读越兴奋,读完之后,不禁拍案大叫:“李大郎,这首诗是你写的吗?”
这?……李丰一看,这也不好解释,只得说道:“这是我刚才练习之作,让二郎见笑了!”
杨清满脸惊喜道:“哎呀!李郎,想不到士别三日果然要刮目相看,此诗大气豪迈,文笔收放自如,可是神作,了不起!
还有,李郎,想不到你居然与马舍人与韦刺史一同饮酒,可是让我等羡慕死了!”
李丰:“吃饭饮酒而已,也算不得什么!马公、韦公可都是非常关爱读书人的!”
旁边,杨洪也把那诗拿过去仔细看了看,不过他看不出好坏来,只是一味的说些恭维话,听得李丰暗自摇头:这就叫不学无术!
这时杨清又说道:“李郎,你这里有两张,就送一张给我如何,我拿回去好好揣摩,学习一二!”
李丰:“这……二郎既然喜欢,那就拿去好了!”
杨清:“那就多谢李郎!”
他很高兴,说完,忙把这一首诗卷起来揣在身上。三人又聊了一些闲话,感到夜已渐深,就提出告辞。
李丰又把买好的四匹布,拿了两匹让他二人带回去。二人倒是有些惊奇,不知道他何时来的钱购买高档布料。
晚饭之时,马周因为向李丰请教围棋的原因,与韦师二人再三相劝他喝酒,李丰不得已,喝了一碗米酒。
他随后假装不适,没有再喝,自己仅十五岁,身体主要器官还未完全成熟,不能多饮。
众人没有再相劝,任由他自便。晚饭之后,众人依旧在长乐酒肆住宿。
回到房中,因为喝了几碗酒,加上天气本就很热,他也一时睡不着觉,可是也没有什么书好看,该干什么呢?
想来想去,因为可能要入国子监四门学就读,还是练练字再说。
古代书法的重要性对于读书人而言极其重要!国子监还有专门的“书学”,同时这也是六个科举常科之一,说得再简单一些,也就是字写得好就可以做官!当然,要写好可并不容易。
正好房间里有自己刚买回来的笔墨纸砚,这是准备送给弟弟李纪的。想到这里,他就找出文房四宝,然后席地而坐,开始研墨练字。
写什么呢?他想了想,还是来一首古诗吧!
哪一首古诗?又一想,正好刚才马周与韦师二人非得要自己喝酒,于是他提笔就开始写李白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可是,他写到“岑夫子,丹丘生”时,却突然灵机一动,又想起那马周与韦师二人非得要劝自己饮酒,于是将李白这两个好友的名字改为了“马舍人、韦使君”,也就是马周和韦师。
写完之后他看了看,感觉自己的书法水平很一般,唉!这书法也非一日之功,看来今后还得多练练。
又写了一遍之后,他感觉酒精上头了,头有些昏,准备打水洗脚睡觉。
谁知就在此时,忽然听见有人敲门,咦?是谁?
“大郎可在?我是杨清!”
杨清?大晚上跑来干什么?
李丰急忙把门打开,一看是果然杨清、杨洪兄弟。
二人一见他,满脸堆笑,只听杨洪说道:“李郎,听二郎说李郎立了功,即使不能立刻当官,也肯定要进入国子学了,我二人今日来看看大郎!”
原来是此事!他想,这杨清消息倒是很灵通。
他来不及细想,赶紧把二人让进屋中:“大郎二郎,快快请进……”
杨洪谦卑道:“多谢李大郎,真想不到你如此出息……”
他说着话,兄弟二人一同进屋。
李丰把二人让进屋里之后,又把先前买的糖拿了出来分了些给二人吃。
那时还没有白糖,几乎都是麦芽糖,好大一块一块的。
李丰一见杨洪谦卑的态度,心想,前几日他还看不起自己,现在倒是亲自登门道喜了。
正想着,却见杨洪一边吃着糖,一边说道:“大郎,今日,我二人代表全家来恭喜大郎,父亲还让我带了两千钱送与你,让你好买些纸笔!
万一不能直接入仕当官,能进入国子学也是很不错的,那时通过明经考试也就非常容易了!”
说完,不知道从哪里掏出了一个钱袋子放在案几上。
李丰一听,国子学?你搞错了吧?那一般要三品以上高官的子孙才进得去,于是他解释道:
“大郎,你可不要道听途说!如今我只是有机会进入国子监四门学,哪里是什么国子学?二者差别可是天上地下的!”
杨洪一脸疑惑:“不都是在国子监上学吗?”
旁边的杨清马上解释道:“大哥,李郎说得对,国子监有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律学、算学。
国子学必须是文武官三品已上及国公子孙,还有从二品已上曾孙才可以就读,另外就是从太学升上来的一部分优秀学生,他人可进不去。
太学是文武官五品已上及郡公、县公子孙,还有从三品曾孙才可以就读。同样的,也有一部分是从四门学生明经及第以后升上来,其他人也进不去。
因此,大哥,李郎要进的是国子监四门学,四门学也要七品以上官员的文武以及侯、伯、子、男子之子才可以进去。
不过,四门学里面还有八百名俊士生,这些人要求低一些,八品以下官员和百姓之子,如果成绩优异,经过考核合格或是地方官员推荐,也可以进入四门学,称为俊士生。
当然,四门学学生中明经的概率就比乡贡高多了,因为国子学、太学生大多数不想参加科举考试,他们有门荫,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毕业考试就可以做官。”
李丰一听,心想,还是杨二郎掌握的清楚。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就是读“大学”,那也要分等级:
尽管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学习的科目完全一样,不过学习的地方、授课的老师、吃住待遇、学习的难度、毕业后的级别待遇等等都有很大不同,级别越低,毕业要求越高但是待遇越低。
当然,如果要参加明经、进士科举考试,标准都是一样的。
……
杨清最后又说道:“尽管如此,这也不容易,听说,就是四门学俊士生,一个州也不过寥寥数人而已,有些州一个没有呢!”
李丰跟着谦虚了几句。
忽然,杨清眼睛瞥见了李丰刚才练笔的诗词,被开头的两句诗所吸引,情不自禁的拿起来阅读。
这一读不要紧,但见他越读越兴奋,读完之后,不禁拍案大叫:“李大郎,这首诗是你写的吗?”
这?……李丰一看,这也不好解释,只得说道:“这是我刚才练习之作,让二郎见笑了!”
杨清满脸惊喜道:“哎呀!李郎,想不到士别三日果然要刮目相看,此诗大气豪迈,文笔收放自如,可是神作,了不起!
还有,李郎,想不到你居然与马舍人与韦刺史一同饮酒,可是让我等羡慕死了!”
李丰:“吃饭饮酒而已,也算不得什么!马公、韦公可都是非常关爱读书人的!”
旁边,杨洪也把那诗拿过去仔细看了看,不过他看不出好坏来,只是一味的说些恭维话,听得李丰暗自摇头:这就叫不学无术!
这时杨清又说道:“李郎,你这里有两张,就送一张给我如何,我拿回去好好揣摩,学习一二!”
李丰:“这……二郎既然喜欢,那就拿去好了!”
杨清:“那就多谢李郎!”
他很高兴,说完,忙把这一首诗卷起来揣在身上。三人又聊了一些闲话,感到夜已渐深,就提出告辞。
李丰又把买好的四匹布,拿了两匹让他二人带回去。二人倒是有些惊奇,不知道他何时来的钱购买高档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