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零一小说wWw.db229.Com】,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杨大才家及附近待了两日,最后众人起身,赶往西部岚州的娄烦监。
娄烦处于吕梁山中,在战国时期,这附近曾经还有一个娄烦国,后来被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消灭,此地就归属赵国,娄(楼)烦这个名称就因此而来。
李丰知道,此地铁矿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的铁矿资源地之一,即便在当时的开采条件之下,也可以大量开采,运输也比较方便。
因此,娄烦监是当时最大的钢铁冶监之一,这也是后来在太原设立“北都军器监”的重要原因。
他到了地方一看,发觉此处是小平地,方圆数百丈,远处山峰林立,风景别致。
近处,无数茅屋错落有致,烟雾缭绕,金属敲打声此起彼伏,工匠们在打制兵器或者农具。
“李郎,此处风景真不错,改日进山打猎去!”程处默道。
“好,等此处事情忙完之后,我等放一两天假,去山里面转一转!”李丰道。
……
五十余岁的李监早就带领部下远远出迎。
两旁狗吠声四起,周围还有无数的百姓、工人围着看热闹。
“李监,这位是李郎……这位是李行,本监长官!”欧阳平给众人做了介绍。
早年间,欧阳平曾经在此工作过,最近十多年也来过这里几次,自然非常熟悉。
众人相互见面完毕,落座之后,李行介绍了这里的情况:“李郎,此地今年铁产量六十万斤……”
六十万斤!李丰一听,感到这里规模确实不小,因为全国才几百万斤!
当然,就各朝代比较,这也才几百吨,并不算多。宋代的铁产量,至少是唐代的十几倍,说明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听他介绍完毕之后,李丰说道:“鄙人的意思,此处铁矿资源丰富,五六十万斤产量远远不够,翻个十倍还差不多,即便翻不了十倍,七八倍总还是要的!”
啊?十倍?他此言一出,众人都有些吃惊,那得需要多少人呀?
“李郎,不知这工人从何而来?要生产五六百万斤铁,怕是至少需要五万人!”李行道。
“嗯,包括家属在内,至少需要二十万人,如此多的人,粮食运输可是个大问题。”
“还有居住的房子,运输道路等等!”
“……”
看着众人惊讶的表情,听着众人提出很多具体问题,李丰笑了笑解释道:
“诸位,请换个思路考虑,此处目前有六十万斤,扩大一两倍没有问题。我等可以另外再建几个这样大的采矿基地,把基地分散开来,运输居住问题就好办了!
因为,我听说此地的铁矿石比较分散,有足够的场地进行作坊布置和人员安置。再说,二十万工人与家属并不算太多,现在的长安城之内,可是有四五十万人!
山西并不太缺粮,毕竟人口不多,如果缺粮,可从河|北运过来。此处的粮食,就直接从晋阳调运,也只有几日路程,运输条件虽然困难一些,可是比洛阳运到长安还要方便,也并不算什么。
还有,那些家属在山中也可开荒种地,解决一部分粮食所需!”
“李郎,可是如何解决劳动力问题呢?”李行又问道。
“解决工人有几个途径:第一,徭役,这个不用细说,不许人们给钱代役;第二,雇工,按照市场价雇佣工人。可能会有很多失地的农民、流民也许愿意到这里来呢!
第三,犯人,让那些判处徒刑的犯人,在此处进行劳动改造,总比他们在监牢里白吃饭要好;
第四,俘虏。在边境交战中,把这些俘虏弄来,让他们进行采矿、冶炼。当然,对他们的管理要稍微复杂,可进行一些激励政策。
比如说,以六年为限,干满之后,就放为平民,当普通工人。同时,每月可以适当给他们几十文钱,当然这钱要存着,期限满之后再给他们。
在他们放为平民时,可用这些钱修房,娶妻养子。有这政策,那些俘虏们也就安心了,可最大限度防止他们造反。
第五,兵役。我有一个想法,将向今上禀报,就是在铁矿资源丰富的地区,完全可以从南方征召一部分府兵服役,专门开采铁矿。”
……
其实,隋唐时期的府兵制,大部分军府都是在关中、山|西、河|南、山|东、河|北,南方并不多,当时军府可并非平均分配的,这点非常重要。
究其原因,主要是当时面临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南方人距离太远,路途时间太长。而且北方人更善于骑马,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府兵制虽然解决了国防事业和农业之间的矛盾,但随着北方蕃族骑兵战斗力提升,他也有一个重要缺陷:
训练时间不足,战斗力逐渐下降,无法抵抗少数民族的精锐骑兵,以至于后来逐渐被募兵制所取代。
募兵制相当于职业兵,这也是历史的必然。唐代中期以后,募兵制已经成为主流。
……
他把思路给众人说了,众人都点点头,觉得人员问题其实不是大问题,关键是朝廷要支持。
不过,李丰觉得并不难,人家宋代的人是怎么来的?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玉米、土豆这样能够大量养活人口的东西,与唐代几乎一模一样。
这肯定是经济发展和政策的问题,朝廷肯定要进行引导。
这时欧阳平提出了一个问题:“李郎,我想,此处的运输是个大问题,来时李郎可能就看见了,肖家沟那里缺少一座大桥梁,此处是运输瓶颈。
如果能够在那里重新修建一座桥梁,或许很多问题都可解决。不过,该处曾有一座桥梁,但并不能够抵御山洪,如果遇到大的山洪暴发,很容易就将桥梁冲垮!”
李丰说道:“嗯,就由朝廷出面,在那里修一座桥,这桥由王士曹联系附近的工匠,和我一起设计……”
不就是修建一座石拱桥吗?我虽然不是学建筑的,不过“三大力学”都学过,只要找到几个修建桥梁的大工匠进行指导,有了自己的理论分析和必要的技术支持,可以造出大唐最好的桥梁来!
在杨大才家及附近待了两日,最后众人起身,赶往西部岚州的娄烦监。
娄烦处于吕梁山中,在战国时期,这附近曾经还有一个娄烦国,后来被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消灭,此地就归属赵国,娄(楼)烦这个名称就因此而来。
李丰知道,此地铁矿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的铁矿资源地之一,即便在当时的开采条件之下,也可以大量开采,运输也比较方便。
因此,娄烦监是当时最大的钢铁冶监之一,这也是后来在太原设立“北都军器监”的重要原因。
他到了地方一看,发觉此处是小平地,方圆数百丈,远处山峰林立,风景别致。
近处,无数茅屋错落有致,烟雾缭绕,金属敲打声此起彼伏,工匠们在打制兵器或者农具。
“李郎,此处风景真不错,改日进山打猎去!”程处默道。
“好,等此处事情忙完之后,我等放一两天假,去山里面转一转!”李丰道。
……
五十余岁的李监早就带领部下远远出迎。
两旁狗吠声四起,周围还有无数的百姓、工人围着看热闹。
“李监,这位是李郎……这位是李行,本监长官!”欧阳平给众人做了介绍。
早年间,欧阳平曾经在此工作过,最近十多年也来过这里几次,自然非常熟悉。
众人相互见面完毕,落座之后,李行介绍了这里的情况:“李郎,此地今年铁产量六十万斤……”
六十万斤!李丰一听,感到这里规模确实不小,因为全国才几百万斤!
当然,就各朝代比较,这也才几百吨,并不算多。宋代的铁产量,至少是唐代的十几倍,说明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听他介绍完毕之后,李丰说道:“鄙人的意思,此处铁矿资源丰富,五六十万斤产量远远不够,翻个十倍还差不多,即便翻不了十倍,七八倍总还是要的!”
啊?十倍?他此言一出,众人都有些吃惊,那得需要多少人呀?
“李郎,不知这工人从何而来?要生产五六百万斤铁,怕是至少需要五万人!”李行道。
“嗯,包括家属在内,至少需要二十万人,如此多的人,粮食运输可是个大问题。”
“还有居住的房子,运输道路等等!”
“……”
看着众人惊讶的表情,听着众人提出很多具体问题,李丰笑了笑解释道:
“诸位,请换个思路考虑,此处目前有六十万斤,扩大一两倍没有问题。我等可以另外再建几个这样大的采矿基地,把基地分散开来,运输居住问题就好办了!
因为,我听说此地的铁矿石比较分散,有足够的场地进行作坊布置和人员安置。再说,二十万工人与家属并不算太多,现在的长安城之内,可是有四五十万人!
山西并不太缺粮,毕竟人口不多,如果缺粮,可从河|北运过来。此处的粮食,就直接从晋阳调运,也只有几日路程,运输条件虽然困难一些,可是比洛阳运到长安还要方便,也并不算什么。
还有,那些家属在山中也可开荒种地,解决一部分粮食所需!”
“李郎,可是如何解决劳动力问题呢?”李行又问道。
“解决工人有几个途径:第一,徭役,这个不用细说,不许人们给钱代役;第二,雇工,按照市场价雇佣工人。可能会有很多失地的农民、流民也许愿意到这里来呢!
第三,犯人,让那些判处徒刑的犯人,在此处进行劳动改造,总比他们在监牢里白吃饭要好;
第四,俘虏。在边境交战中,把这些俘虏弄来,让他们进行采矿、冶炼。当然,对他们的管理要稍微复杂,可进行一些激励政策。
比如说,以六年为限,干满之后,就放为平民,当普通工人。同时,每月可以适当给他们几十文钱,当然这钱要存着,期限满之后再给他们。
在他们放为平民时,可用这些钱修房,娶妻养子。有这政策,那些俘虏们也就安心了,可最大限度防止他们造反。
第五,兵役。我有一个想法,将向今上禀报,就是在铁矿资源丰富的地区,完全可以从南方征召一部分府兵服役,专门开采铁矿。”
……
其实,隋唐时期的府兵制,大部分军府都是在关中、山|西、河|南、山|东、河|北,南方并不多,当时军府可并非平均分配的,这点非常重要。
究其原因,主要是当时面临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南方人距离太远,路途时间太长。而且北方人更善于骑马,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府兵制虽然解决了国防事业和农业之间的矛盾,但随着北方蕃族骑兵战斗力提升,他也有一个重要缺陷:
训练时间不足,战斗力逐渐下降,无法抵抗少数民族的精锐骑兵,以至于后来逐渐被募兵制所取代。
募兵制相当于职业兵,这也是历史的必然。唐代中期以后,募兵制已经成为主流。
……
他把思路给众人说了,众人都点点头,觉得人员问题其实不是大问题,关键是朝廷要支持。
不过,李丰觉得并不难,人家宋代的人是怎么来的?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玉米、土豆这样能够大量养活人口的东西,与唐代几乎一模一样。
这肯定是经济发展和政策的问题,朝廷肯定要进行引导。
这时欧阳平提出了一个问题:“李郎,我想,此处的运输是个大问题,来时李郎可能就看见了,肖家沟那里缺少一座大桥梁,此处是运输瓶颈。
如果能够在那里重新修建一座桥梁,或许很多问题都可解决。不过,该处曾有一座桥梁,但并不能够抵御山洪,如果遇到大的山洪暴发,很容易就将桥梁冲垮!”
李丰说道:“嗯,就由朝廷出面,在那里修一座桥,这桥由王士曹联系附近的工匠,和我一起设计……”
不就是修建一座石拱桥吗?我虽然不是学建筑的,不过“三大力学”都学过,只要找到几个修建桥梁的大工匠进行指导,有了自己的理论分析和必要的技术支持,可以造出大唐最好的桥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