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零一小说wWw.db229.Com】,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殿下,这...这是什么意思?”

    太子据前面的话,还能理解,但这一句,真给大伙说晕了。

    一个发须花白的博士,仰着头,如同一个好学的学生,喃喃开口问道。

    耕地,耕地,不就是能耕种的地吗?

    难道不叫耕地的土地,也能种地?

    “父皇,您总觉得西南耕地太少,实则不然,山上也可以种田,甚至不比平原耕地种的差。”

    “山上也能种?!”

    刘彻失声问道,

    他自诩见过很多人,经历过很多事,但现在却有种,自己什么都不懂的感觉!

    “梯田。

    在山上割垄画块,然后统一引水灌溉,山地也能种田。”

    包桑两腿一软,哀嚎道,

    “殿下,您可别张嘴就来啊。”

    刘据笑道,

    “这么多人看着,我要是撒谎,早晚会被戳破,到时候父皇去打听打听不就知道了?”

    见太子据自信的样子,反倒弄得刘彻自己不自信了 。

    山上真能种田?

    不要小瞧人民的智慧,其实现在的西南,已经出现了梯田的种法,只不过是没规范、没普及,再加上刘彻也不关心西南、更不关心农事,所以他从来没听过这些事情。

    桑弘羊在旁开口道,

    “陛下,西南确实是有这种耕种法,山上成田,也能长出庄稼。”

    “那你不早和朕说!”

    闻言,刘彻朝着桑弘羊怒吼,桑弘羊的山羊胡子都被吹了起来。

    桑弘羊只能低头挨骂,

    他是知道山上能种田不假,可他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个例,还是能普及的技术啊!

    “不光是山上能种,湖里能种,海里能种,沙地也能种。”

    刘据并没有因为众人已经被震撼的手脚发凉,而生起慈悲之心。

    此话一出,整个建章殿,都仿佛是有人按下了暂停键!

    这是颠覆时代的认知!

    不止是耕地能种!

    山、湖、海、沙都能种!

    刘据心中不由对先祖升起浓浓的尊敬,自己知道这些事情一定会成功,所以才说得这么自信,

    可一次次尝试的那些先人们呢?他们不知道。

    他们只能尝试、失败、再尝试、再失败。

    甚至这些人都是留不下姓名的普通人,历史属于英雄,更属于这些人。

    刘彻眼神复杂的看向刘据,

    “熊儿,这些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如果一切都是真的,汉代的农耕,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陛下问话一出,所有人都疑惑的看向太子据,

    是啊!殿下怎么知道的?!

    殿下长在深宫,恐怕连农地都没下过,怎么会知道这些?!

    刘据根本不慌,

    “父皇,历法和农书是孩儿自己想的。”

    “嗯。”

    刘彻点头,这很合理。

    “但,那些呢?要重新做犁、用风力推水车、还有代田法、梯田、山湖海沙都能种田,这些是谁告诉你的?”

    这些办法真全部应用起来,产量翻上几倍真不成问题!

    精耕细作就在于,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极致!

    再者,现在汉武帝的人口是不到四千万,长到五千万都费劲,长到一亿、两亿、乃至是阈值四亿,都太遥远了。

    刘据今天所说的一切,足够大汉休养起来!

    前提是,这些都是真的!

    刘据想都没想,回答道,

    “表哥告诉我的。”

    “去病??”

    刘彻惊呼出声,

    先有马镫,再有今天!怎么都是霍去病想的?!

    卫青深深地看了外甥一眼,转念一想,幸好这锅没扣自己身上,想到这,他也释然了。

    “表哥现在为大司徒,就是主管这些事情的,最近没有战事,表哥四处搜拢天下密书奇技,本想着都整理好,再一起告诉父皇,

    但孩儿今天太心急了,一不小心都说出来了。”

    刘彻原来是完全不信,刘据这话一出,他倒是信了两三分,不过,还是得亲自问问霍去病。

    果然,

    刘彻挥手道,

    “一天一夜,你们都累了,都退下吧,把去病给朕叫过来。”

    “是,陛下。”

    太子、将军、博士、太监、下人纷纷退下。

    而此刻的他们还不知,他们都参与到了,被后世称为农耕革命的历史大事件中。

    还有很多的精耕细作办法,刘据留了一部分没说,主要是现在条件也不成熟,

    像是历法农书,都是可以马上开始的。

    而曲辕犁、翻车这类,做起来也不复杂。

    山湖海沙种田,也是一试便知。

    还有一件大杀器,刘据按了下来。

    高产之王,占城稻!

    “苏湖熟,天下足。”这话耳熟能详,却鲜有人知,这苏湖种的,就是占城稻。

    占城稻产量高、好养活,最重要的是,它就是兴于东南亚。

    如果能把占城稻铺开种植,再配上精耕细作技术,养活两亿人,简直不要太轻松。

    南宋据天下半,光是靠苏湖的占城稻,能养七八千万人口,

    那不断扩张版图的大汉呢?

    但,刘据没说出来的最大原因还是,现在已经有对匈大战,再和越南开战的话,损耗太大。

    不如自己私下找人去弄来种子。

    还有肥料的优化,这个得刘据找人研究明白了,再上呈,推广给百姓,也是需要大功夫。

    总之,费时费力的精耕细作法子,刘据都没说。

    想要提高产量,办法简直不要太多!

    当然,这是刘据能做到的极限了,

    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便宜老爹手里。

    刘据已经告诉刘彻了,

    前途很光明,道路很曲折,因为我们要还债,还这些年来,大汉财政透支的未来,只要坚持下来,重农养民五六年,未来太可期了!

    但,刘彻不一定会这么选择,他根本就过不了穷日子。

    按照普遍的观点,

    汉武帝一朝,掏空了文、景的家底。

    实则不然,

    武帝一朝,打掉了五代人积蓄!

    刘彻的爷爷和爹,给他攒了老本,再加上刘彻自己当政时候疯狂割韭菜,其实到了武帝中后期,汉朝已经在崩溃边缘了,

    之后又出来了两位皇帝,汉昭帝、汉宣帝,又是养了两代人,这才把汉朝国祚稳住。

    算起来,

    刘彻的爷爷、爹、儿子、曾孙子,都是替刘彻还债呢!

    上数两代,下数两代!

    秦始皇为什么能统一六国,奋六世余烈,六代人攒出了老婆本,但又为什么秦速亡,后人没能力给秦始皇擦腚啊。

    祖龙有先祖支援,却不像刘彻这么幸运,还有好儿子、好孙子。

    隋朝为什么不行?

    说白了,

    好祖宗、好后代都没有,只能给李家做嫁衣。

    像刘彻这么幸运的,能反复作死又不死,历朝历代,就这一个。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天唐锦绣 明月绾瑾心 大唐极品帝婿 三国之夏侯弃子 我在现代留过学 神三群聊:三国 大明风流 调教大明 谍海潮生 穿越种田从成立教派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