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零一小说wWw.db229.Com】,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老奴只是一内臣,朝廷大事就不置喙了吧?”

    高力士知道李隆基问的什么事情,但却不急于发表看法,人员调度的事情自己尽量不要掺和,免得让圣人觉得自己对权力感兴趣。

    李隆基笑笑:“你可是正三品的右监门卫大将军,也算是朝廷武官,在节度使任命上,你是有话语权的。”

    由于吐蕃来势汹汹,李隆基半月前调原河朔节度使崔希逸前往河西担任节度副使,与陇右节度使王忠嗣互为犄角,伺机反攻。

    当前的河西节度使由李隆基的四子,棣王李琰遥领,所以崔希逸到任后只能担任节度副使。

    兵部尚书牛仙客建议,由于前线战事紧张,由棣王李琰遥领的河西节度使、寿王李琩遥领的剑南节度使应该让出来,交给有能力的将军担任,这样便于指挥作战。

    棣王李琰孤立无援,没人在乎他这个虚职,甚至李琰自己都不在乎。

    但寿王李琩有武惠妃一党的支持,牛仙客的提议甫一提出,就遭到了武惠妃党羽的激烈反对。

    最终,是否撤销皇子遥领节度使的事情未能达成一致,李隆基宣布改日再议。

    除此之外,由于崔希逸调到河西担任节度使,他原先担任的河朔节度使就空了出来,必须马上有人填补这个空缺。

    于是,宰相李林甫站出来举荐太原尹皇甫惟明接任河朔节度使。

    皇甫惟明虽然目前担任文职,但他是懂兵法的,他曾经在左卫、左骁卫担任过中郎将,也在单于都护府担任过副都护,曾经指挥过击破靺鞨的战斗,算得上文武双全。

    但李隆基有一点不太明白,据说李林甫和皇甫惟明私交一般,为何李林甫要举荐他担任如此重要的职位?

    难道李林甫真的这么大公无私,为国荐贤,甚至大度到举荐政敌?

    如果张九龄这么做,李隆基相信他的人品。

    但李林甫的人品,李隆基不相信。

    用他担任宰相是看上了他的能力,但在人品方面,李隆基却不完全信任。

    高力士给李隆基捶着肩膀,笑道:“老奴对军事一窍不通,圣人又不是不知道。如果圣人实在无法决断,就派人去翊善坊把阿翁请来,听听他的意见。”

    高力士嘴里说的阿翁,自然是指杨思勖。

    李隆基摆手:“罢了……虢国公今年已经八十四岁了,就不要再让他操劳了。”

    “惠妃娘娘驾到!”

    伴随着内侍的一声吆喝,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武惠妃走进了温室殿,“圣人,想臣妾了没有?”

    一番嬉闹之后,武惠妃看似无意,实则别有用心的问道:“大家为何看起来心事重重的样子?”

    唐朝皇帝的称呼一般有“圣人”和“陛下”两个字,但私底下关系比较近的平辈往往也会称呼为“大家”。

    “唉……还不是为了吐蕃的事情闹心!”

    李隆基接过武惠妃递来的荔枝边吃边把心事说了一遍。

    “吐蕃来势汹汹,边疆必须调整,但牵一发而动全身。现在朕面临两个问题,寿王和棣王遥领的节度使是否免除,皇甫惟明是否调任河西节度使?”

    “大敌当前,臣妾以为应该听宰相的!”

    武惠妃贤惠的给出了建议,以皇后的语气道:“牛仙客乃是做过河西节度使的人,他一定知道节度使遥领的坏处。太平时期,琩儿遥领节度使还行,现在起了战争,他能懂得什么?臣妾支持免了他遥领的节度使……”

    “哦……呵呵,爱妃真有格局!”

    李隆基竖起了大拇指,“朕还担心免了琩儿的节度使,你会生气呢,你能理解,朕就好办了!”

    武惠妃继续给李隆基剥荔枝:“臣妾岂是鼠目寸光的女人?臣妾认为,除了琩儿的剑南节度使应该免除之外,李琰的河西节度使也应该免除,给边将们去掉掣肘,让他们全力施为,收复山河。”

    “好……就听爱妃的!”

    李隆基鼓掌叫好,吩咐高力士道:“马上去中书省传旨:即日起,免去棣王琰所领之河西节度使,免去寿王琩所领之剑南节度使。由崔希逸升任河西节度使、田仁琬升剑南节度使、皇甫惟明调任河朔节度使。”

    “喏!”

    高力士答应一声,立刻亲自前往中书省传旨。

    “你们都退下吧!”

    高力士前脚刚走,武惠妃就斥退了温室殿里的太监和宫女,然后撩拨起了李隆基,很快就共赴巫山。

    雨住云收,武惠妃躺在李隆基的怀里,幽幽的道:“陛下,别的皇子都有遥领的职位,琩儿没有怕是会自卑,陛下应该再赏赐他一个职位。”

    “嗯……爱妃觉得什么职位合适呢?”

    李隆基觉得这个要求不过分,轻抚武惠妃的秀发,问道。

    “荣王目前担任京兆牧,那就让琩儿去洛阳或者太原担任府牧吧?”

    武惠妃故作沉吟,“不过呢,还有李琰,他是老四,应该先照顾兄长。那就让棣王遥领河南牧,让琩儿遥领太原牧吧?”

    “嗯……爱妃真是通情达理!”

    李隆基很是满意,随即招呼一声,“来人?”

    话音落下,年近五十岁的林招隐走了进来,抱着拂尘作揖:“请圣人吩咐。”

    李隆基说道:“你马上去中书省传朕旨意,棣王李琰改任河南牧,寿王李琩改任太原牧。”

    “老奴遵旨!”

    林招隐又匆匆离开温室殿,快步前往中书省传旨。

    皇城位于太极宫南面,在承天门和朱雀门之间,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翰林院、秘书省、御史台等中枢衙门全部设在这里。

    但皇帝现在搬到了大明宫居住,从太极宫到大明宫奔波一趟,至少七八里路程,于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御史台又在大明宫设置了衙门,这样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传达天子的号令。

    高力士前脚来到中书省传旨:崔希逸升河西节度使、田仁琬升剑南节度使、皇甫惟明调河朔节度使。

    这让李林甫喜出望外,这意味着他调皇甫惟明离开太原的计划成功了,而且还成功的把自己的亲信田仁琬推上了剑南节度使的位子,当真是好事成双。

    在这件事上,他唱白脸,牛仙客唱红脸,配合的天衣无缝,李林甫很满意。

    但让李林甫没想到的事,高力士前脚刚走,林招隐就匆匆赶到了中书省。

    林招隐是内侍省知事、左龙武军大将军,在宫里的地位仅次于高力士,他大晌午的来到中书省,自然不是来闲聊串门。

    “林将军所为何来?”

    李林甫抱拳施礼,对于这个盟友态度谦恭。

    林招隐当即道明来意:“圣人让我来传旨,寿王琩改任太原牧,棣王琰改任河南牧。”

    “什么?”

    李林甫如遭雷击,差点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寿王被改任太原牧了?”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天唐锦绣 明月绾瑾心 大唐极品帝婿 三国之夏侯弃子 我在现代留过学 神三群聊:三国 大明风流 调教大明 谍海潮生 穿越种田从成立教派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