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零一小说wWw.db229.Com】,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汪伦立即找来自己的助手交代了两项任务。

    首先招揽几个制作“澡豆”的老工匠来庄园干活,按照李瑛写的方法尝试生产肥皂。

    另外再招募周围村庄的妇女到庄园里来务工,编制五个手指头可以单独伸出来的新式手套。

    等汪伦安排完了,李瑛又命吉小庆拿出来一个包袱,打开之后里面赫然是十几斤黑色的瓜子。

    “这是他们从西域提前送回来的西瓜种子,佃农们刚刚收割了小麦,田地正值空闲,正好可以拿来尝试种植西瓜。”

    奉命前往西域采购西瓜种子的人已经去了将近一个月,他们在龟兹买到了一些西瓜种子,便派了两个人快马加鞭送回长安,其他人继续向西寻找更优质的西瓜种子。

    李瑛说道:“太子府还有上百斤,汪先生先雇佣一些经验丰富的果农把这些栽培到地里。如果管理得当,估计到八月份就能成熟了。”

    “这个好说,我自己就能栽!”

    汪伦接过包袱,胸有成竹的说道,“别看我年龄不大,我可是个经验丰富的果农,大部分水果我都种植过。只要有肥沃的良田,我保证能种出又大又甜的西瓜。”

    “不是应该叫做胡瓜么?”

    刚刚闲逛回来的李白远远的插嘴,“若是叫做西瓜,我们长安的瓜岂不是应该叫做东瓜?”

    李瑛一本正经的纠正道:“胡瓜是胡人吃的,而我们汉人吃的就不能再叫胡瓜,因为产自西域都护府,所以叫做西瓜。”

    李白辩解不过,只好认输:“不管西瓜还是胡瓜,好吃才是王道!既然汪凤林吹了牛,李白便拭目以待,希望不要让我失望。”

    中午的时候,汪伦安排了烤全羊。

    李瑛在二十多个诗人的陪伴下大快朵颐,吃的唇齿留香,赞不绝口。

    果然,食物好吃与否,取决于谁陪着吃,在哪里吃!

    每次在李隆基身边吃饭,就算面对山珍海味,李瑛也是如坐针毡,远远没有跟这些文豪们大口吃肉来的无拘无束。

    李白喝起酒来没完没了,李瑛懒得陪他。

    李白只是一介布衣,可以做个无忧无虑的酒鬼,可以每天喝的醉醺醺,天子呼来不上船。

    但李瑛乃是大唐储君,还是个危如累卵的储君,片刻的放松还可以,若是像李白一样醉生梦死,怕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去看看咱们的职田。”

    留下诗人们继续载歌载舞,李白带着汪伦、诸葛恭离开庄园,出门视察自己的“职田”。

    据诸葛恭说,这座庄园周围都是太子的职田,大概有一千四百多顷,这也是李瑛要求汪伦务必拿下这座庄园的原因。

    一千四百顷地,折合一万五千亩,南北长七八里,东西宽三四里,往年由五六个附近的士绅和两百多户佃农耕种,主要农作物为小麦和高粱、黄豆等等。

    端午节之前,太子府的胥吏就来告诉他们,等田地里的庄稼收割了之后,这些田地就被收回去了,太子府将会自己耕种,不再对外转包。

    士绅们家里有余粮,心中倒是不慌,但那些指着种地度日的佃农们却愁坏了,不知道明年的日子该怎么度过?

    也不知道是谁认出了李瑛的身份,正在收割麦子的百姓纷纷扔下镰刀,从四面八方围了上来。

    侍卫们如临大敌,纷纷亮出刀剑,围成一道人墙将佃农们挡在周围:“不许再向前,否则立杀无赦!”

    面对着侍卫们手中寒光闪闪的兵器,佃农们不敢再向前,纷纷跪在地上磕头。

    “太子殿下,我们一家就指望着种地混口饭吃,你不能把田地收走啊!”

    “殿下开恩,庶民上有老下有小,全指望这十几亩土地,求你再让我种几年,等老娘走了,你再收回去也行啊!”

    “殿下饶命,这片地就是我们的命根子,你把地收回去我们怎么活啊?求求你发发慈悲,救我们全家一命吧?”

    目睹此景,李瑛不由得鼻子一酸,叱喝道:“伍甲、司乙,快把兵器收起来,面对乡亲们,怎能刀剑相向?”

    “喏!”

    伍甲答应一声,挥手吩咐其他侍卫们把刀剑收了。

    “老人家,快快请起!”

    李瑛上前把一个年约六旬,白发苍苍,戴着斗笠,赤着膀子的老农扶了起来,“你们放心,寡人会妥善安置你们。”

    然后李瑛把自己的条件告诉了这些佃农,田地收回来之后他们有两条路可以选择。

    第一,种地经验丰富的可以给自己当长工,跟着汪伦种植西瓜,每天按照三十文钱支付酬劳。

    第二,没有成为瓜农的可以去庄园干活,男人参加生产肥皂的工作,女人可以从事制作手套的活路,根据工种不同每天的酬劳在二十钱到三十钱之间。

    按照长安目前的行情,一个壮年劳力干一天的活路下来大概二十文工钱,太子竟然能给到三十文的酬劳,简直是观音菩萨降世。

    许多人在心里默默计算,给太子干一个月活就可以赚到九百钱,十个月就是九千钱。

    而且女人也可以赚钱,甚至家里孩子成年的话,可以赚好几份工钱,一年下来那就是几万钱……

    天哪,这可比种地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一家五口人每年种二十亩地,去掉佃租,去掉口粮,多余的粮食能卖个三五千钱就算烧了高香,现在居然有希望一年赚几万钱……

    许多人仿佛以为在做梦,但面对着腰悬刀剑,如临大敌的侍卫们,这些佃农又清醒的知道这不是做梦。

    李瑛指了指不远处的庄园,说道:“你们忙完了麦收,就可以到这座庄园里找汪先生报名。”

    “多谢殿下赏饭,太子万岁!”

    “太子殿下万岁,你是我们的恩人呐!”

    不知道谁起的哄,在场的近百名佃农纷纷磕头,一个个高呼万岁。

    “使不得、使不得,快快请起!”

    李瑛吓了一大跳,这事要是传到李隆基的耳朵里,他不得怀疑自己收买民心,“伍甲、司乙快把乡亲们扶起来!”

    众侍卫一起动手,这才把跪地磕头的百姓们从地上拉了起来,李瑛又劝他们回去收麦子,切勿耽误了时日。

    一阵苦口婆心的规劝,百姓们方才散去。

    李瑛只说的口干舌燥,无比渴望眼前有个沙瓤西瓜滋润下冒烟的嗓子。

    眺望波浪般起伏的麦田,李瑛相信,用不了许久,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西瓜就会诞生在长安城北。

    看看时辰已经不早,李瑛决定回城。

    李白喝的酩酊大醉,躺在凉亭里挥手:“仙人今天喝多了,哪里也不去,今晚就睡在这庄园了。”

    “行吧,留下几个人照顾太白。”

    知道李白的德性,李瑛也懒得劝他,吩咐诗馆里留下几个人照顾李白,其他人跟着自己回城。

    虽然这些人都是布衣之身,但领着朝廷的俸禄就算是御用诗人,也不能随心所欲。

    经过一阵商量之后,最终决定留下岑参和崔颢陪着李白在庄园过夜,其他人跟着李瑛返回长安城。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天唐锦绣 明月绾瑾心 大唐极品帝婿 三国之夏侯弃子 我在现代留过学 神三群聊:三国 大明风流 调教大明 谍海潮生 穿越种田从成立教派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