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零一小说wWw.db229.Com】,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樊须,拜见楚王”,勤政殿之内,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郑重的向楚王熊章行礼。

    “先生不必多礼”,熊章对樊须虚抬了一下手,说道。

    熊章看着眼前这个男子,三十多岁,面容普通且黝黑,衣袍还算整洁,肩膀宽大,手背上有很明显的茧。

    樊须给熊章的第一眼印象就是感觉樊须不是一个读书人,但仔细观察之下,又觉得这樊须的眼里似乎有一些常人没有的东西。

    “寡人听闻先生擅长农事,寡人今日想向先生讨教关于农业方面的事情,不知可否?”,熊章看着表现得十分镇静的樊须说道。

    “楚王言重了,小民不过在田野之间待得多了,有点认知罢了”,樊须说道。

    樊须突然被楚王召见,让樊须感到奇怪,他虽然是孔子的弟子,但他在孔子诸多弟子之中并不出众。

    就连他的老师孔子也觉得樊须是愚笨之人,所以对于樊须每次的提问都回答得非常浅显。

    今日被楚王召见,他还以为楚王是要问他关于“仁”与“爱”的看法呢,没想到楚王居然会询问其关于农业之事。

    “先生入楚多久了?”,熊章对樊须问道。

    “回禀楚王,小民入楚刚好一年半年,是先生担任章华学宫祭酒之后才从鲁国赶到郢都拜老师为师的”,樊须说道。

    樊须的回答让熊章有些意外,他还以为这个樊须是当初跟着孔子一起入楚的,没想到才拜孔子为师没有多久啊。

    “先生入楚以来,可曾去过楚国哪些地方?”,熊章再问道。

    “小民自鲁国而来,经过了淮河以北的巨阳,淮南的寿春、黄地、柏举、渡过汉水之后入郢,之后又时常来往于郢都方圆百里的城邑,最远还去过了鄂地”,樊须是个实诚的人,他将自己的足迹详细的都跟熊章说了个遍。

    “那先生可觉得你所经历过的这些地方在粮食种植方面有什么区别?”,熊章又问。

    樊须抬头看了熊章一眼,说道:“小民自鲁国入楚之后,发现在同一个季节之内,越往南方行走,这气候似乎也越发暖和,而且楚国淮河以南多雨,江川河流众多,所以粮食种植时间和种类也在发生变化”

    “如楚国北境巨阳之地,与陈国宋国相连,气候也接近,所以巨阳如陈宋一般,种植的多是黍,稷,菽之类,而南方的寿春之地,多水多雨,境内都是种植水稻,少数地方种植黍”

    “再越往南,种植水稻的地方就越多,尤其是郢都,郢都背靠长江,气候湿润,入春时间极早,居然可以做到一年两熟,这实在让小民大开眼见”

    “臣还去过鄂地,鄂地气候与郢都一般无二,且那边多平原,土地比及郢都还要肥沃几分,是一个难得的好地方”

    “小民以为长江两岸土地肥沃,气候温润,是个难得的好地方,可惜长江两岸,尤其是南岸,人烟稀少,无人开垦,一片荒芜,实在可惜”,樊须说着还露出一脸惋惜之色。

    “长江以南,山高林密,有很多地方都有毒蛇猛兽,还有瘴气,实在不易生存,最主要的就是长江在雨季之时,就犹如脱缰的野马,四处奔腾,常常泛滥为害,先生可有办法解决?”,熊章问道。

    “小民以为,可以如人们治理淮河一般,在长江两岸修筑堤坝,将这长江之水束缚住,若是没有这泛滥的江水为祸,长江两岸必能成为楚国的粮仓”,樊须脸上带着一丝激动的说道。

    在长江两岸修建堤坝,这个方法熊章也想过,但涉及到工程量太大了,至少要花费二十年之功,所消耗的人力和物力不计其数,以楚国目前的底蕴,恐怕不行。

    不过,不论是弥生还是眼前的樊须都提到了一点,那就是治水。

    看来,楚国要想大力发展,的确是要在治水方面下功夫了。

    据熊章所知,如今巴蜀之地虽然土地肥沃,但经常发生水患,还是日后李冰父子建成都江堰之后,巴蜀才得以成为天府之国,秦国仰仗的粮仓。

    “先生于这农事一道有着非凡的见解,寡人受教了”,熊章说着起身对樊须躬身拜道。

    熊章作为一个后世之人,他当然知道这南方之地拥有着气候和地理的优势,在这神州大地之中有着多么巨大的潜力。

    如今,这樊须虽然无法如熊章看得见未来,但他此刻已经对楚国南方之地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看法。

    “难得,的确难得,这樊须是个人才”,熊章在心里感叹道。

    要知道中原诸国之人,甚至是楚国自己的国人也都认为长江以南之地乃是不毛之地,难以开发和利用。

    但樊须看到了长江以南这大片土地的潜力。

    “楚王切莫如此,小民自小就对于田间之事好奇,以至于每到一个地方都要看看当地的物产,去的地方多了,知道的自然就多了一些,但这都是一些不入流的小道,实在当不得楚王大礼”,樊须连忙起身回拜道。

    “百姓吃饭问题自古以来都不是一件小事,先生此道不下于孔子的仁爱之道,值得寡人一拜”,熊章笑道。

    “楚王如此关心民生,真仁君也”,樊须说道。

    “先生的学识让寡人大开眼界,寡人想要拜先生为楚国的大司农,总领楚国的农事,还请先生答应”,熊章对着樊须再次拜道。

    “臣愿为大王效力”,樊须在犹豫片刻之后,一脸郑重的答应的楚王熊章的征辟。

    无他,楚王熊章是个难得的明主,而且他也觉得这楚国是个非常适合自己施展才能的地方。

    熊章见樊须答应了自己的征辟,脸上也是露出满意的神色。

    “如今楚国有奴隶超过百万,现在虽然楚国已经颁布了废奴令,但此事一直没有合适的人来主持,所以进展不快”

    “现在寡人拜卿为大司农,就是需要樊卿来主导此事,要在春耕之前合理的将这些人安排在合适的地方开垦种地”,熊章对樊须说道。

    自当日朝会结束之后,申君还有数个大夫找到熊章,要将其领地之中的奴隶献给熊章,熊章推托一番之后,勉为其难的收下了,并给申君和其他大夫都增加了相应的食邑。

    熊章知道,申君是看到自己让其担任了庐江郡守,所以投桃报李。

    其余几个大夫都是羡慕叶君在献出了十万奴隶之后,得到了楚王熊章的大力回报,所以他们也要效仿。

    熊章重赏叶君父子,就是为了达到这个效果。

    所以,如今熊章手里已经拥有了数量超过百万之巨的劳力。

    “大王颁布废奴令,真是当世仁君,天下无能出其右者,楚国当兴”,樊须说道。

    “吴楚战事大局已定,楚国如今百废待兴,粮食保障寡人就倚仗于卿了”,熊章对樊须说道。

    “王上请放心,臣一定不会误了春耕大计”,樊须说道。

    楚王熊章在第二日召开了朝会,在朝会之上,熊章正式拜樊须为大司农,进入理政殿理政,公孙朝为大司农衙门的属官,协助大司农处理政务。

    熊章还让上将军孙念入理政殿理政,此后,理政殿的理政大臣包括令尹子西在内一共七个人,这七个人正式成为了楚国的真正决策层。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调教大明 谍海潮生 穿越种田从成立教派开始 那些你不知道的黑历史 大夏第一皇子 大唐游侠儿 省委一秘 红楼:帝国柱石 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 永生!大唐帝师,替太宗永镇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