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零一小说wWw.db229.Com】,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楚王熊章要求理政殿大臣对楚国行政级别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调整。

    在理政殿总理大臣子西和其他六位理政大臣研究和商讨之下,暂且将楚国行政从高到地划分如下:郡、县、乡、亭、村。

    县下面是乡,将百户之邑设为乡,乡长一名,将一些围绕在乡邑的聚集地,十里范围内划分为亭,设亭长一名,另外还配备其他的属官,一般是两到三人。

    子西将这份划分成为五个行政级别的初步整理之后,就将划分方案上报给楚王熊章,熊章看过诸卿提交的划分方案和划分原因之后就直接同意了。

    不过楚王熊章对于乡以下的行政长官的任命方案却不认同。

    令尹子西他们认为,乡、亭、村这三个地方不大,人口不算多,这三个级别的执政官员就由当地有威望的长者担任,也就是三老执政。

    这也是这个时代天下诸国对乡邑管理的主流方式。

    由三老平日教导乡民,调解纠纷,三老看似不大,但实则权限不小,因为三老还可以摊派劳役。

    只要涉及到了劳役,乡民就没有敢小瞧乡三老的。

    所以乡三老平时都是由当地的士担任,因为士是贵族,在身份和名望上就高平民一等,既然是贵族,那自然就读过书,会识字认字,光这一项,平民就望尘莫及。

    所以似乎让士来担任乡三老,让乡三老来替朝堂治理乡邑似乎很合理。

    但熊章知道这里面有很大的弊端,因为这样的情况下,当地的士就会将乡三老这个职位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会直接隔断乡民与上一层级的官员直接接触。

    乡民听到地一切政策都是乡三老说的,乡三老说什么就是什么,就连上一层官员想要让这个房实行什么政策,也都需要与当地乡三老商量,不然政策就没办法实行,若是强行施政,县令的位置都坐不稳。

    这样一来,乡三老就成为了乡邑的实际统治者。

    这是什么,这就是后世的皇权不下乡的由来和开端。

    所以熊章要从根子上解决这个隐患。

    正好现在需要裁撤五万军队,这些人忠君且识字,正好可以代表皇权下乡,替楚王牧民。

    在军中担任军官者,分到各自乡邑担任职务。

    卒长担任乡长,两司马就担任亭长,伍长担任村长。

    旅长一般都是贵族出身,或者是能力出众的才得以担任,所以旅长并不会退伍,而是调往其他军队任职。

    而且熊章还明白乡长和亭长甚至是村长他们面对都是一些目不识丁的平民,这些人常年窝在山沟里,见识有限,所以乡长、亭长、村长之类的行政长官比起县令更有威慑力。

    所以熊章要求乡长、亭长、村长在同一个地方任职时间最多不能超过十年。

    楚王熊章跟令尹子西表达了想要设立一个专门监察百官的部门的想法,这个部门可以按照风闻调查楚国理政殿大臣以下所有官员,一旦查实,可以上报理政殿处置。

    令尹子西说道:“成立一个监察百官的部门,臣遍览诸国史籍,实在闻所未闻,若是有了一个这样的部门存在,朝中百官也会心生怨怼”

    “长此以往,恐怕会损伤王上的仁德,而且诸臣也会认为王上乃是对臣子不信任,如此,楚国也会陷入君臣相疑的境地,不利于楚国的发展,还请王上三思”。

    “令尹误会寡人的意思了,寡人并非是让人监控百官,而是将会与诸卿商量,形成一个执政制度,规定哪些不能做,对于违反制度的公卿要给予相应的处罚,此为官吏管理之法”

    “这个监察部门的职责就是监督官员依法执政,对于百官其他的不违法行为,监察部门无权干涉”,熊章说道。

    “那不知道王上要对百官执政如何立法规范呢?”,令尹好奇问道。

    “寡人以为以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非楚国贵族出身的官员在楚国出仕,所以楚国应该对百官按官职大小发放相应俸禄,官员有了俸禄之后,就不得有索贿、贪污、枉法等行为”

    “对每个部门的每项政务进行分级,紧急政务应该多长时间处理好,一般紧急政务多久处理好,非紧急政务该多久处理完成,要对不按制度执行的官员予以处罚”

    “梳理并清晰的划分出楚国各衙门的政务职权的界限,使得各部门的官员不得出现因为职权不明而行推诿之事”

    “建立各部门的办公场地,每个部门官吏将在官衙之中办公,不得将公务带回家处理”

    “各衙门官吏要执行责任制,一旦官员在施政中出现重大事故,对执行之官员追责,对主要责任人的上官要追责,对部门主官要追责”

    “对楚国政务要实行保密等级划分,朝堂官员对涉密政务有保密的责任,一旦泄露楚国机密之事,要追责,对将机密要务泄露给外国,要按叛国罪处理”

    ……

    令尹子西听着楚王熊章对朝臣的诸多要求,一条条,一款款,他心里顿时明白,这是自家大王早就构思好了不知道多久,时至今日,大王才将自己的谋划托盘而出。

    如今大王的威势已经不下于昔日称霸之后的庄王,令尹子西知道已经阻挡不了自己大王政策,他只能尽可能的为熊章查漏补缺。

    熊章知道自己的这政策很大部分都是参考了后世明朝张居正的考成法,或许还有些地方想当然,但他可以与理政殿诸位大臣一起协商出一个章程。

    令尹子西将他的一些建议提供给楚王熊章参谋之后,熊章就将其草拟的春秋第一部吏法发往理政殿诸位大臣讨论。

    等他们将讨论的意见整理之后,由令尹子西上陈熊章。

    在经过几番更改之后,楚王熊章正式颁布了楚国官吏管理法,并下诏,正式组建御史台,御史台不受理政殿管辖,直接听命于楚王,御史台的主官由楚王亲自任命。

    在御史台成立之际,就升任谏议大夫屈虞为御史大夫,并废除谏议大夫之职,任命闵损为御史中丞。

    闵损四十多岁的年纪,孔子弟子,德行很高,是三年前辩论会表现亮眼的人之一,在礼学院担任颜回的副手,一直不愿意出仕。

    熊章为了让闵损出任御史中丞之位,他还特意请了孔子前去劝说,所以闵损才会答应担任御史中丞之职。

    并不是说楚王熊章很看重这个闵损,熊章只是确实找不到其他适合的人来担任御史台的二把手了。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大明风流 调教大明 谍海潮生 穿越种田从成立教派开始 那些你不知道的黑历史 大夏第一皇子 大唐游侠儿 省委一秘 红楼:帝国柱石 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