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货币论(二)
收藏【零一小说wWw.db229.Com】,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历朝历代帝王和官员们都在努力理解天幕提到的这些内容。
虽然之前在介绍管仲施行的政策时就有提到过这些,但太笼统了,远没有现在这样详细。
亲历过大明宝钞滥发超发,迅速贬值几乎变成废纸的朱棣,最是能理解天幕告知的这些治理经济的依据有多重要。
“从我大明洪武年间开始,我大明为了推行宝钞,就直接禁止了民间以金银物货交易,只能使用宝钞。
可有了宝钞却根本没有一个准确的依据,来判断具体应该发行多少宝钞。
只知道让百姓都用上了宝钞,朝廷需要扩军、打仗、营造时,只需要印发宝钞就能轻易解决开支。
不清楚百姓到底需要多少宝钞,又能承受多少宝钞,可不就越印越多,导致宝钞越来越不值钱了吗?
现在百姓都不肯用宝钞了,私下又回到了用铜钱银子来买卖。
还是得像宋朝一样,百姓既能用铜钱来兑换宝钞,也要能够用宝钞兑出铜钱。
宝钞只能是方便百姓买卖,不能变成盘剥百姓的害人物件。
银子就算了,我大明银矿不多,让银子也能兑换宝钞只能便宜了异邦。
至于以后宝钞增发多少,就按物价来。
物价降低了,就说明东西产出的多了,商货不好卖了,百姓手里没那么多钱用。
自然就得增发宝钞,让百姓可以有足够的钱买得起东西,商人可以把货卖出去赚到钱,有钱了的商人又可以雇佣更多人手增加产出,把买卖做大。
物价涨了,就说明宝钞多过商货,钱多物稀,就得停止增发宝钞,让商货产出量跟上来,物价渐渐回落。
不过以物价为依据貌似只能在大方向上调控,反应有些慢。
物价明显下跌的时候,或许商人因为赚的少,或没钱赚,生意早就做不成不做了。
物价明显涨了的时候,宝钞可能早就已经印发了太多,停了印发宝钞,物价一时半会儿也落不下来。
嘶~后世是怎么算出来货币究竟该增发多少的?是按那什么全国生产总值增加的几成来增发货币?
要是能每年提前算出来具体的增发数,物价就能一直稳定下去,百姓买卖生产也不会时起时落了。”
……
李世民看着户部官员呈上来的户籍、田亩和赋税三大统计册子,说道:
“听了上苍讲解的才知道,国家只靠这三个数来制定政策还远远不够。
各行各业还有百姓生计也得统计。
难怪当初看到的后世各个城池,都对应有各个城池的生产总值。
后世就是靠这些数字来调控国家的。
铜钱确实不利于我大唐发展地更快,等将来我大唐也统计出了这些,纸币势必要取代铜钱。
更何况我大唐现今有了上苍给予的诸多技艺,是定然要将庞大的国力用在开疆拓土上的。
不将铸币权牢牢抓在手里,将来如何掌控天下子民和七大洲五大洋?
制定方略,筹备人手,今年务必要将这些数一一给统计出来,但切记不能图快给朕胡报乱报。
事关我大唐根本,操弄不好朕唯你们是问,将这些话传给各级官员。”
众臣子同声接旨……
【物价,是衡量货币总量和经济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它有明显的滞后性。
后世在漫长的摸索和总结经济规律中,摸索出了一些货币发行的简单计算方法。
用生产法统计出来的国内生产总值,对应的是国内货币总量。
那么理论上,随着生产能力进步,商品总量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多少,货币就应该增发多少。
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假设的是所有生产的商品都有对应的钱可以消费。
可实际情况中会有不少出入,但却是合理的。
因为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统计出来的时候,对应的是已经过去的一年应该增发的货币。
如果国家发展速度不高,长期维持一个稳定水平,那么仅仅一年的误差倒也造不成什么影响。
但如果国家正处于超高速发展时期,每年国内生产总值涨幅高达百分之十甚至更多。
那么只增发过去一年理应增发的货币,显然会导致今年很多的商品没有足够的钱可以买,生产商也会因为资金回笼较慢而被迫放慢产能扩张,新产品研发力度也会有所不足。
尤其是新兴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在基础建设、工业建设、教育建设、新兴科技研发等等领域都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
这些领域又与高速发展密切相关,如若采取保守增发货币,显然就抑制了发展速度。
所以货币增发量也是需要随机应变的,面对这种高速发展和庞大资金需求,货币发行量可能需要达到生产总值增长量的1.2到1.5倍。
比如当年生产总值增长了百分之五,今年货币增发可能就得是百分之七左右。
以确保国家各行各业高速发展都有足够的资金可以使用。
但是这样在一年一年叠加下,明显会导致通货膨胀。
不过这却是主动的,温和的,可控的通货膨胀。
是在国家规划下进行的。
比如定下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的通胀目标,来刺激经济高速发展。
在这些通胀渐渐积攒达到了国家预定的阈值后,便会通过提高商业税来回收货币,达到降低通胀的目的。
当然商业税也不能随随便便增加,这会打击商业积极性。
应当是有选择地针对高利暴利行业加税,关乎国力的高科技产业则应适当少加税或不加税。
并且在达到降低通胀的目的后,便要及时将赋税降回原来的水平,防止高压过久,商人将生产能力和资本转移到其它国家。
税收便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
而国家将盈余的税收用来扶持高科技产业和扶贫改善民生等等开支,便是经济再分配的微观调控(这里单指这一个方面,微观调控涉及的内容非常多)。
也是抑制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
历朝历代帝王和官员们都在努力理解天幕提到的这些内容。
虽然之前在介绍管仲施行的政策时就有提到过这些,但太笼统了,远没有现在这样详细。
亲历过大明宝钞滥发超发,迅速贬值几乎变成废纸的朱棣,最是能理解天幕告知的这些治理经济的依据有多重要。
“从我大明洪武年间开始,我大明为了推行宝钞,就直接禁止了民间以金银物货交易,只能使用宝钞。
可有了宝钞却根本没有一个准确的依据,来判断具体应该发行多少宝钞。
只知道让百姓都用上了宝钞,朝廷需要扩军、打仗、营造时,只需要印发宝钞就能轻易解决开支。
不清楚百姓到底需要多少宝钞,又能承受多少宝钞,可不就越印越多,导致宝钞越来越不值钱了吗?
现在百姓都不肯用宝钞了,私下又回到了用铜钱银子来买卖。
还是得像宋朝一样,百姓既能用铜钱来兑换宝钞,也要能够用宝钞兑出铜钱。
宝钞只能是方便百姓买卖,不能变成盘剥百姓的害人物件。
银子就算了,我大明银矿不多,让银子也能兑换宝钞只能便宜了异邦。
至于以后宝钞增发多少,就按物价来。
物价降低了,就说明东西产出的多了,商货不好卖了,百姓手里没那么多钱用。
自然就得增发宝钞,让百姓可以有足够的钱买得起东西,商人可以把货卖出去赚到钱,有钱了的商人又可以雇佣更多人手增加产出,把买卖做大。
物价涨了,就说明宝钞多过商货,钱多物稀,就得停止增发宝钞,让商货产出量跟上来,物价渐渐回落。
不过以物价为依据貌似只能在大方向上调控,反应有些慢。
物价明显下跌的时候,或许商人因为赚的少,或没钱赚,生意早就做不成不做了。
物价明显涨了的时候,宝钞可能早就已经印发了太多,停了印发宝钞,物价一时半会儿也落不下来。
嘶~后世是怎么算出来货币究竟该增发多少的?是按那什么全国生产总值增加的几成来增发货币?
要是能每年提前算出来具体的增发数,物价就能一直稳定下去,百姓买卖生产也不会时起时落了。”
……
李世民看着户部官员呈上来的户籍、田亩和赋税三大统计册子,说道:
“听了上苍讲解的才知道,国家只靠这三个数来制定政策还远远不够。
各行各业还有百姓生计也得统计。
难怪当初看到的后世各个城池,都对应有各个城池的生产总值。
后世就是靠这些数字来调控国家的。
铜钱确实不利于我大唐发展地更快,等将来我大唐也统计出了这些,纸币势必要取代铜钱。
更何况我大唐现今有了上苍给予的诸多技艺,是定然要将庞大的国力用在开疆拓土上的。
不将铸币权牢牢抓在手里,将来如何掌控天下子民和七大洲五大洋?
制定方略,筹备人手,今年务必要将这些数一一给统计出来,但切记不能图快给朕胡报乱报。
事关我大唐根本,操弄不好朕唯你们是问,将这些话传给各级官员。”
众臣子同声接旨……
【物价,是衡量货币总量和经济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它有明显的滞后性。
后世在漫长的摸索和总结经济规律中,摸索出了一些货币发行的简单计算方法。
用生产法统计出来的国内生产总值,对应的是国内货币总量。
那么理论上,随着生产能力进步,商品总量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多少,货币就应该增发多少。
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假设的是所有生产的商品都有对应的钱可以消费。
可实际情况中会有不少出入,但却是合理的。
因为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统计出来的时候,对应的是已经过去的一年应该增发的货币。
如果国家发展速度不高,长期维持一个稳定水平,那么仅仅一年的误差倒也造不成什么影响。
但如果国家正处于超高速发展时期,每年国内生产总值涨幅高达百分之十甚至更多。
那么只增发过去一年理应增发的货币,显然会导致今年很多的商品没有足够的钱可以买,生产商也会因为资金回笼较慢而被迫放慢产能扩张,新产品研发力度也会有所不足。
尤其是新兴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在基础建设、工业建设、教育建设、新兴科技研发等等领域都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
这些领域又与高速发展密切相关,如若采取保守增发货币,显然就抑制了发展速度。
所以货币增发量也是需要随机应变的,面对这种高速发展和庞大资金需求,货币发行量可能需要达到生产总值增长量的1.2到1.5倍。
比如当年生产总值增长了百分之五,今年货币增发可能就得是百分之七左右。
以确保国家各行各业高速发展都有足够的资金可以使用。
但是这样在一年一年叠加下,明显会导致通货膨胀。
不过这却是主动的,温和的,可控的通货膨胀。
是在国家规划下进行的。
比如定下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的通胀目标,来刺激经济高速发展。
在这些通胀渐渐积攒达到了国家预定的阈值后,便会通过提高商业税来回收货币,达到降低通胀的目的。
当然商业税也不能随随便便增加,这会打击商业积极性。
应当是有选择地针对高利暴利行业加税,关乎国力的高科技产业则应适当少加税或不加税。
并且在达到降低通胀的目的后,便要及时将赋税降回原来的水平,防止高压过久,商人将生产能力和资本转移到其它国家。
税收便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
而国家将盈余的税收用来扶持高科技产业和扶贫改善民生等等开支,便是经济再分配的微观调控(这里单指这一个方面,微观调控涉及的内容非常多)。
也是抑制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