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零一小说wWw.db229.Com】,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戴默问:“也就是说,只要还有妄心在,我们就不可能解脱生死?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
南郭子綦回答:“心是一切的中心,天地由心而生,万物亦由心而出,若是我们一直视自己为一具身体,一直把天地万物当真,那我们的心就会一直营造出时空幻象,把我们锁在时空幻象之中。我们的心在哪里,我们的家就在哪里。若是我们的心中只有道,并做到惟道是从,不再认假为真,我们便不会再落入时空幻象之中。”
戴默不解地问:“这颗心到底是指什么心?是我们身上的这颗心吗?这颗心如何能生万物?我只知道人是从娘胎里面出来的,实在不明白万物为什么由心而生。”
南郭子綦回答:“这颗心指的是天心,并不是指我们身上的肉团之心。我们身上的肉团之心是假心,而天心是真心,乃能生万有之心,它无形无相,我们无法通过肉眼看得到。”
戴默问:“那天心在我们身上的哪个地方?”
南郭子綦回答:“天心位于我们的两眉之间的眉心处,我们晚上做梦看到的一切景象就是由天心创造出来的。”
戴默问:“天心会灭掉吗?”
南郭子綦回答:“天心不会灭,因为天心不在时空的范畴中,天心超越了时空,它在时空之外,不受时空生灭法则的影响。”
戴默道:“也就是说,是天心营造出时空,时空无法反过来影响天心?”
南郭子綦点头,“是的,就如我们晚上做的梦,梦消散了,我们可曾感觉自己消失?梦中的那个我们明明已经消失了,为什么我们还感觉自己在?这就证明我们不是梦中的这个自己,梦中的这个自己只是由天心营造出来的假象罢了,根本就不存在,真正存在的唯有天心而已。”
戴默问:“那天心是不是就是道?”
南郭子綦回答:“道为天心之体,天心为道之用。道是无极,大一。天心是太极,太一。天心是从道这里生出来的,两者都是不死不生的存在。”
戴默问:“我们现实中的这个自己真的和晚上做梦梦到那个自己一样虚幻?”
南郭子綦回答:“没错,梦有多虚幻,现实就有多虚幻,两者看似有分别,其实无有分别。”
戴默问:“天心是不是就是你们道家所说的元神?”
南郭子綦点头,“是的,可以说天心就是元神。”
戴默问:“那妄心是不是就是你们所说的识神?”
南郭子綦回答:“没错,妄心就是识神。只要妄心不死,它就会控制元神造幻。我们唯有降服妄心,让元神当家做主,方能从后天返回先天。”
戴默问:“请问儒家的思想能让人解脱生死吗?”
南郭子綦回答:“儒家思想与我们道家的思想有相似之处,但儒家思想不够究竟,因为儒家思想依然在名相上打转,无法将人的注意力转向道,是很难让人解脱生死的。”
戴默点了点头,又问:“请问孔夫子悟道了吗?”
南郭子綦回答:“孔夫子晚年曾向老子问道,在老子的指点下,他最终也悟道了,所以孔夫子才会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戴默道:“据我所知,孔夫子晚年十分热衷研究《周易》,《周易》是不是也是一本修行之书?”
南郭子綦回答:“《周易》蕴含了宇宙间的一切奥秘,它对修行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戴默问:“何以见得?”
南郭子綦回答:“《周易》的六十四卦皆在教人行中正之道,这其实就是修行的奥秘。”
戴默点头,“那意思是说,修行其实就是在走中正之道?”
南郭子綦回答:“是的,修行就是走中正之道,唯有让自己的心时刻处在中正之道上,方能与道契合。”
戴默问:“具体如何做才能让自己的心时刻处在中正之道上?”
南郭子綦回答:“当心偏向阳时,就要退阳补阴;当心偏向阴时,就要退阴补阳。让自己的心时时刻刻都处在阴阳平衡的状态中,不偏也不倚,这样,就可以让自己的心时刻处在中正之道上了。就如乾卦,到了九五这里,已经是阳之极限了,若是再不知道收敛,继续崭露锋芒,上到上九,那就亢龙有悔了。古往今来,不知多少王侯将相都是犯了这样的过错才使自己死于非命的。像范蠡就不同了,他帮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明白“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懂得功成身退,所以才能保全自身。《周易》其实就是教我们坚守大道,道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无论是管理家庭还是治理国家,都必须行中正之道,否则就是在偏离道,偏离道必然会出问题。真正读懂《周易》的人,基本都懂得行中正之道,只要行中正之道,必然能够逢凶化吉,一生都平安无事。孔夫子晚年就是看懂了《周易》的中正之道,所以才如此痴迷地研究《周易》。孔夫子提出的中庸之道,其实就是《周易》的中正之道。而他所倡导的仁义和礼乐也确实能够让人回归到中正之道上。”
戴默问:“既然如此,先生为何说儒家思想不究竟?”
南郭子綦回答:“儒家思想在做人做事上确实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这不可否定。可是,儒家思想无法将人的注意力从外在事物中收回来,让人心一直定于道中,这样是无法彻底消除妄心的。”
戴默问:“那墨家思想呢?墨家思想是不是也不究竟?”
南郭子綦回答:“墨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很相似,两者都奉行仁爱。然而,墨家思想和儒家思想一样,无法站在道的角度看问题,无法将人的注意力转向道,所以也不究竟。就入世来说,儒家和墨家思想都是可行的,毕竟这两家的思想能够有效地约束人的行为,使人回归中正之道。然而,想要出世还是得行道家的无为之道。”
戴默问:“也就是说,只要还有妄心在,我们就不可能解脱生死?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
南郭子綦回答:“心是一切的中心,天地由心而生,万物亦由心而出,若是我们一直视自己为一具身体,一直把天地万物当真,那我们的心就会一直营造出时空幻象,把我们锁在时空幻象之中。我们的心在哪里,我们的家就在哪里。若是我们的心中只有道,并做到惟道是从,不再认假为真,我们便不会再落入时空幻象之中。”
戴默不解地问:“这颗心到底是指什么心?是我们身上的这颗心吗?这颗心如何能生万物?我只知道人是从娘胎里面出来的,实在不明白万物为什么由心而生。”
南郭子綦回答:“这颗心指的是天心,并不是指我们身上的肉团之心。我们身上的肉团之心是假心,而天心是真心,乃能生万有之心,它无形无相,我们无法通过肉眼看得到。”
戴默问:“那天心在我们身上的哪个地方?”
南郭子綦回答:“天心位于我们的两眉之间的眉心处,我们晚上做梦看到的一切景象就是由天心创造出来的。”
戴默问:“天心会灭掉吗?”
南郭子綦回答:“天心不会灭,因为天心不在时空的范畴中,天心超越了时空,它在时空之外,不受时空生灭法则的影响。”
戴默道:“也就是说,是天心营造出时空,时空无法反过来影响天心?”
南郭子綦点头,“是的,就如我们晚上做的梦,梦消散了,我们可曾感觉自己消失?梦中的那个我们明明已经消失了,为什么我们还感觉自己在?这就证明我们不是梦中的这个自己,梦中的这个自己只是由天心营造出来的假象罢了,根本就不存在,真正存在的唯有天心而已。”
戴默问:“那天心是不是就是道?”
南郭子綦回答:“道为天心之体,天心为道之用。道是无极,大一。天心是太极,太一。天心是从道这里生出来的,两者都是不死不生的存在。”
戴默问:“我们现实中的这个自己真的和晚上做梦梦到那个自己一样虚幻?”
南郭子綦回答:“没错,梦有多虚幻,现实就有多虚幻,两者看似有分别,其实无有分别。”
戴默问:“天心是不是就是你们道家所说的元神?”
南郭子綦点头,“是的,可以说天心就是元神。”
戴默问:“那妄心是不是就是你们所说的识神?”
南郭子綦回答:“没错,妄心就是识神。只要妄心不死,它就会控制元神造幻。我们唯有降服妄心,让元神当家做主,方能从后天返回先天。”
戴默问:“请问儒家的思想能让人解脱生死吗?”
南郭子綦回答:“儒家思想与我们道家的思想有相似之处,但儒家思想不够究竟,因为儒家思想依然在名相上打转,无法将人的注意力转向道,是很难让人解脱生死的。”
戴默点了点头,又问:“请问孔夫子悟道了吗?”
南郭子綦回答:“孔夫子晚年曾向老子问道,在老子的指点下,他最终也悟道了,所以孔夫子才会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戴默道:“据我所知,孔夫子晚年十分热衷研究《周易》,《周易》是不是也是一本修行之书?”
南郭子綦回答:“《周易》蕴含了宇宙间的一切奥秘,它对修行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戴默问:“何以见得?”
南郭子綦回答:“《周易》的六十四卦皆在教人行中正之道,这其实就是修行的奥秘。”
戴默点头,“那意思是说,修行其实就是在走中正之道?”
南郭子綦回答:“是的,修行就是走中正之道,唯有让自己的心时刻处在中正之道上,方能与道契合。”
戴默问:“具体如何做才能让自己的心时刻处在中正之道上?”
南郭子綦回答:“当心偏向阳时,就要退阳补阴;当心偏向阴时,就要退阴补阳。让自己的心时时刻刻都处在阴阳平衡的状态中,不偏也不倚,这样,就可以让自己的心时刻处在中正之道上了。就如乾卦,到了九五这里,已经是阳之极限了,若是再不知道收敛,继续崭露锋芒,上到上九,那就亢龙有悔了。古往今来,不知多少王侯将相都是犯了这样的过错才使自己死于非命的。像范蠡就不同了,他帮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明白“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懂得功成身退,所以才能保全自身。《周易》其实就是教我们坚守大道,道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无论是管理家庭还是治理国家,都必须行中正之道,否则就是在偏离道,偏离道必然会出问题。真正读懂《周易》的人,基本都懂得行中正之道,只要行中正之道,必然能够逢凶化吉,一生都平安无事。孔夫子晚年就是看懂了《周易》的中正之道,所以才如此痴迷地研究《周易》。孔夫子提出的中庸之道,其实就是《周易》的中正之道。而他所倡导的仁义和礼乐也确实能够让人回归到中正之道上。”
戴默问:“既然如此,先生为何说儒家思想不究竟?”
南郭子綦回答:“儒家思想在做人做事上确实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这不可否定。可是,儒家思想无法将人的注意力从外在事物中收回来,让人心一直定于道中,这样是无法彻底消除妄心的。”
戴默问:“那墨家思想呢?墨家思想是不是也不究竟?”
南郭子綦回答:“墨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很相似,两者都奉行仁爱。然而,墨家思想和儒家思想一样,无法站在道的角度看问题,无法将人的注意力转向道,所以也不究竟。就入世来说,儒家和墨家思想都是可行的,毕竟这两家的思想能够有效地约束人的行为,使人回归中正之道。然而,想要出世还是得行道家的无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