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零一小说wWw.db229.Com】,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二天根据这伙行商给的路线,抗金军从和县香泉镇向全椒县进发。由于要走部分山路,再加上高全故意磨蹭,只走到武岗镇。这次王大志没有再去敲诈勒索,因为给养已经非常充足,再要就是负担了。他们计划到盱眙县附近大量补充一次,之前就先吃已有的。
就这样走了几天后,李掌柜开始有点起疑心,这伙官兵,从来不靠近县城、州城,这很不正常。但如果说是假的,又不像土匪冒充官兵。如果是那样,他们早就被抢了。
他本来怀疑是大商队冒充官兵,但又发现他们根本没带货。士兵训练有素,一路上还不忘操练,士气高昂,经常唱岳爷爷的《满江红》。居然还有女兵,跟着男人一起操练。
一个高个女兵整天拿着一张弓到处瞄。还有十几个十岁左右的孩子,自称孩儿兵,也跟着她到处转。非常奇怪的一支军队,但给人的感觉是,就像他们中间一个行商说的那样,“比禁军还像禁军!”
那个王相公还到驿站掏出驿券,要求换马。商人是不可能有这个东西的。每次他刚一问,王有志就严厉打断,警告他不要打听军机大事。后来他甚至猜想,是不是这些官兵是护送王有志到金国执行什么秘密任务的?想到这里,他也不敢问了,怕惹火上身。
快到盱眙县城,高全通过侦察兵发现了问题。如果去泗洪县,就要在盱眙县附近的渡口渡过淮河,而通往渡口的官道就经过盱眙县城旁边。如果经过那边,盱眙县的驻军很可能会查问,因为他们没有接到过通报。他们虽然一路都说自己是去淮北换防的,但去哪里换,跟谁换,他们也说不出来。另外禁军上三军虎翼军的军旗也很扎眼,上三军是拱卫京师的,换防也一般在江南,为什么到淮北来?
这样就两个方案,一个是硬走,来查问就说你没资格知道,这样行不行很难说;另一个就是晚上走,但这样不好对那群行商解释。两种方法如果都引起怀疑,那就只能来硬的,倒不是担心冲不过去,只是不想增加伤亡。现在离宋金边境还远,过早冲突会引来麻烦。盱眙军有两千多人,并不好惹。
王有志跟高全最后商定,就跟几个客商说他们是去边境执行秘密任务,不想惊动当地的官府,所以要晚上经过盱眙县城外面的官道,问他们愿不愿意一起走?不愿意的话就退一半钱给他们。夜晚经过县城外面不远的官道,盱眙军即便发现他们,轻易也不敢出城攻击, 当然也要做好准备。
同时他们又商量,既然不能进盱眙县城采购,而过了之后就比较乱,有好几股几千人的土匪,万一遭到围攻,他们也很麻烦。高全让人采购了竹竿,并下令沿途看见有粗竹子,统统买下。竹子比较轻,新鲜的竹子剖开后,钉在一起可以做挡箭牌,遇到火箭也不如不容易着火。
高全还把粗竹子打通,灌进去火药制作火箭弹,尾翼也是用竹片做的。他又让人在战斗部刻上横竖条纹,以制造破片。试了几次,发现效果勉强凑合。王有志说,既然爆炸威力不够,那就改毒气弹,按工部的配方,加入砒霜和巴豆。他这次军事建议破天荒获得高全的称赞。高全有点后悔没有在江南制造火箭,那边毛竹多。虽然盱眙也算是南方,但最粗的竹子内径也超不过10厘米,只能勉强用。
那帮行商看到他们释放火箭弹,惊得目瞪口呆。王有志趁机找出以前从工部拿的公文信封塞了一张白纸进去,外面用火漆封好,用自己的承务郎大印在火漆上盖了个章。
他换上从八品的官服,拿着这个“公文”去吓唬几个行商,按跟高全商量好的说辞通知他们,结果那帮人一商量,决定还是跟他们一起。他们认为既然这帮官军还愿意退一半钱给他们,说明非常讲理,跟着放心。王有志回来想想,自己这份公文纯属多余,穿着官服就足以让那帮行商信服。
一切准备就绪后,他们当晚出发。那帮行商打着灯笼火把。但抗金军只在每个排的队首队尾打了火把,中间的人主要还是看前面的人绑在脑后的白布条,这样显得人少,看上去好像是几队行商路过。
官道离盱眙县城的护城河还有三四百米,夜里看不清楚。盱眙县的驻军果然没有出击,不过他们也看出应该是有大队人马经过。因为靠近官道的那一面城墙上,都亮了起来,插满了火把。不得不说,越往北,宋军的警惕性越高,战斗力也越强。
看到这个情况,高全越发担心之后的渡口不好糊弄。事实证明,他这个担心是正确的。太阳刚出来,他们就到了渡口。这次高全没有先派王大志他们去交涉,而是休整后,全体开进了渡口。然后才让王大志去交涉。他就是准备一旦交涉不成就夺船硬闯。但渡口驻军也有一个指挥,五百多人,依托营寨,战斗力不可小看。他们同时还是水军,如果硬闯的话,到了水上可能会比较麻烦。
那个年轻的指挥使坚决要看通行的公文,而且声称没有接到通知, 必须核实。王有志穿了文官的官服去交涉,人家更是不屑一顾,根本没有江南官军对文官的畏惧。王大志又故伎重演,问对方是不是想替他们去淮北送死? 结果那个指挥使说他一直盼着有机会去,并质疑他们是不是想去投敌?这样抗金军全体都觉得受到了侮辱,到拿起刀枪,要看就要动手。
王有志急的满头大汗,忽然想起一个事情。他原来上大学的时候,因为学生跟保安发生冲突,很多同学涌到小广场,准备一起去找校长,还有人说要去找市长,人越聚越多。学工办的老师喊破了嗓子也没人听。
这时候,精明强干经验丰富的团总支来了。只见他登至高处,大喊一声:“同学们的要求我都赞成!我已经向分管副校长反映了大家的要求,校领导正在紧急开会,他们很快就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我们是不是一支团结的队伍?”
第二天根据这伙行商给的路线,抗金军从和县香泉镇向全椒县进发。由于要走部分山路,再加上高全故意磨蹭,只走到武岗镇。这次王大志没有再去敲诈勒索,因为给养已经非常充足,再要就是负担了。他们计划到盱眙县附近大量补充一次,之前就先吃已有的。
就这样走了几天后,李掌柜开始有点起疑心,这伙官兵,从来不靠近县城、州城,这很不正常。但如果说是假的,又不像土匪冒充官兵。如果是那样,他们早就被抢了。
他本来怀疑是大商队冒充官兵,但又发现他们根本没带货。士兵训练有素,一路上还不忘操练,士气高昂,经常唱岳爷爷的《满江红》。居然还有女兵,跟着男人一起操练。
一个高个女兵整天拿着一张弓到处瞄。还有十几个十岁左右的孩子,自称孩儿兵,也跟着她到处转。非常奇怪的一支军队,但给人的感觉是,就像他们中间一个行商说的那样,“比禁军还像禁军!”
那个王相公还到驿站掏出驿券,要求换马。商人是不可能有这个东西的。每次他刚一问,王有志就严厉打断,警告他不要打听军机大事。后来他甚至猜想,是不是这些官兵是护送王有志到金国执行什么秘密任务的?想到这里,他也不敢问了,怕惹火上身。
快到盱眙县城,高全通过侦察兵发现了问题。如果去泗洪县,就要在盱眙县附近的渡口渡过淮河,而通往渡口的官道就经过盱眙县城旁边。如果经过那边,盱眙县的驻军很可能会查问,因为他们没有接到过通报。他们虽然一路都说自己是去淮北换防的,但去哪里换,跟谁换,他们也说不出来。另外禁军上三军虎翼军的军旗也很扎眼,上三军是拱卫京师的,换防也一般在江南,为什么到淮北来?
这样就两个方案,一个是硬走,来查问就说你没资格知道,这样行不行很难说;另一个就是晚上走,但这样不好对那群行商解释。两种方法如果都引起怀疑,那就只能来硬的,倒不是担心冲不过去,只是不想增加伤亡。现在离宋金边境还远,过早冲突会引来麻烦。盱眙军有两千多人,并不好惹。
王有志跟高全最后商定,就跟几个客商说他们是去边境执行秘密任务,不想惊动当地的官府,所以要晚上经过盱眙县城外面的官道,问他们愿不愿意一起走?不愿意的话就退一半钱给他们。夜晚经过县城外面不远的官道,盱眙军即便发现他们,轻易也不敢出城攻击, 当然也要做好准备。
同时他们又商量,既然不能进盱眙县城采购,而过了之后就比较乱,有好几股几千人的土匪,万一遭到围攻,他们也很麻烦。高全让人采购了竹竿,并下令沿途看见有粗竹子,统统买下。竹子比较轻,新鲜的竹子剖开后,钉在一起可以做挡箭牌,遇到火箭也不如不容易着火。
高全还把粗竹子打通,灌进去火药制作火箭弹,尾翼也是用竹片做的。他又让人在战斗部刻上横竖条纹,以制造破片。试了几次,发现效果勉强凑合。王有志说,既然爆炸威力不够,那就改毒气弹,按工部的配方,加入砒霜和巴豆。他这次军事建议破天荒获得高全的称赞。高全有点后悔没有在江南制造火箭,那边毛竹多。虽然盱眙也算是南方,但最粗的竹子内径也超不过10厘米,只能勉强用。
那帮行商看到他们释放火箭弹,惊得目瞪口呆。王有志趁机找出以前从工部拿的公文信封塞了一张白纸进去,外面用火漆封好,用自己的承务郎大印在火漆上盖了个章。
他换上从八品的官服,拿着这个“公文”去吓唬几个行商,按跟高全商量好的说辞通知他们,结果那帮人一商量,决定还是跟他们一起。他们认为既然这帮官军还愿意退一半钱给他们,说明非常讲理,跟着放心。王有志回来想想,自己这份公文纯属多余,穿着官服就足以让那帮行商信服。
一切准备就绪后,他们当晚出发。那帮行商打着灯笼火把。但抗金军只在每个排的队首队尾打了火把,中间的人主要还是看前面的人绑在脑后的白布条,这样显得人少,看上去好像是几队行商路过。
官道离盱眙县城的护城河还有三四百米,夜里看不清楚。盱眙县的驻军果然没有出击,不过他们也看出应该是有大队人马经过。因为靠近官道的那一面城墙上,都亮了起来,插满了火把。不得不说,越往北,宋军的警惕性越高,战斗力也越强。
看到这个情况,高全越发担心之后的渡口不好糊弄。事实证明,他这个担心是正确的。太阳刚出来,他们就到了渡口。这次高全没有先派王大志他们去交涉,而是休整后,全体开进了渡口。然后才让王大志去交涉。他就是准备一旦交涉不成就夺船硬闯。但渡口驻军也有一个指挥,五百多人,依托营寨,战斗力不可小看。他们同时还是水军,如果硬闯的话,到了水上可能会比较麻烦。
那个年轻的指挥使坚决要看通行的公文,而且声称没有接到通知, 必须核实。王有志穿了文官的官服去交涉,人家更是不屑一顾,根本没有江南官军对文官的畏惧。王大志又故伎重演,问对方是不是想替他们去淮北送死? 结果那个指挥使说他一直盼着有机会去,并质疑他们是不是想去投敌?这样抗金军全体都觉得受到了侮辱,到拿起刀枪,要看就要动手。
王有志急的满头大汗,忽然想起一个事情。他原来上大学的时候,因为学生跟保安发生冲突,很多同学涌到小广场,准备一起去找校长,还有人说要去找市长,人越聚越多。学工办的老师喊破了嗓子也没人听。
这时候,精明强干经验丰富的团总支来了。只见他登至高处,大喊一声:“同学们的要求我都赞成!我已经向分管副校长反映了大家的要求,校领导正在紧急开会,他们很快就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我们是不是一支团结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