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医检
收藏【零一小说wWw.db229.Com】,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魏的豫州刺史死了,但是有的人还活着,比如前来送药的杨暨,这位屯骑校尉虽然姓杨却不是弘农杨家人,而是出身河南荥阳,祖上没什么大人物,更不曾卷入过什么宫廷阴谋,所以在看到贾逵在自己面前身死的时候,杨暨只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天子派给他的随从和护卫都不能让他感到有一丝安全,何况这些随从和护卫跟他本人一样懵逼。
如果这时候其中有一个人跳出来说“奉天子诏诛杀逆臣贾逵”,那么杨暨还能好受点,至少知道自己卷入了什么样的阴谋,然而实际上是整个豫州刺史府因为贾逵的猝死乱成一团,作为目前当地官职最高的人,杨暨不得不硬着头皮站出来,一边让刺史府的仆从们去请附近最好的大夫来,一边尝试抢救还没凉透的贾逵。
总算杨暨对当前比较流行的毒药还算了解,知道砒霜这东西吃下去就会恶心呕吐(而不是七窍流血,哪怕含有硫化物也不行),贾逵的样子倒是有点像乌头中毒,不过杨暨对医道的研究并不深,所以也只能猜测。
在焦急的等待中,医生终于被请来了。这位老医生其实也并不是什么神医,不过是汝南人口凋零后强制被迁移到此处的医者之一。他就这么匆匆进入房间,看了看床上已经没有生命迹象的贾逵,随后检查了贾逵的脉搏和呼吸,于是面露遗憾地表示床上这位使君已经去了。
杨暨当然不指望眼前这位有华佗的本事,不过他还是将贾逵服用药物的经过详细地告诉了医生,包括药物的来源、服用的时间和贾逵出现的症状——这位不知名的医生越听脑袋上的汗越多,显然也意识到自己卷入了什么不好惹的事情里来。
“听起来贾使君的症状看起来像是乌头中毒。”对方做出了和杨暨接近的判断,“不过乌头磨粉应该是灰褐色或黑褐色,绝不会出现这种白色的模样——能否允许小老儿尝一尝这药?”
尽管这种做法属于对陛下所赐神药的质疑,不过杨暨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他把还没有用完的“神药”分出一小指甲盖的量交给医生,后者捻起一丝尝了尝,随后又吐掉,就这么得出结论:“此非乌头,定然也不是砒霜,若是真如杨使君所说,贾使君倒不是中毒。”
这个结论不一定权威,但已经是杨暨最希望得到的答案了——如果贾逵真的是因为服用了所谓的“神药”而死,那么这件事可能会引起轩然大波,甚至可能影响到洛阳的朝局,大臣们肯定再也不敢接受曹叡的好意,而作为经手人的自己肯定也不会有好下场——不过他还是问了一句:“那既然不是中毒,贾刺史为何......”
后面的话他没有说,但是眼前的医生还是理解了他的想法:“杨使君可知虚不受补?”
我怎么会知道这种东西?杨暨的面色顿时有点不好,好在眼前的老医生很有眼力劲,没等杨暨回应就继续说道:“人染沉疴不可用猛药厚味,此药如杨使君所说乃是神药,先后救助多人且立竿见影,可知药性猛烈,然而贾使君病重多日,虽服汤药却不见起色,正是沉疴之症,骤服猛药,故而有此灾,此实乃意外。”
觉得老先生的解释很有道理的杨暨随即赏了他些诊金,又让随从快马将这里的事情禀报洛阳的陛下和寿春的曹休,然后开始张罗贾逵的后事——贾逵的妻子柳氏和两个儿子贾充、贾混哭哭啼啼完全没个主张,所以只能杨暨来发扬人道主义了。
又过了几天后,洛阳的使者带着曹叡的旨意赶到了汝南。曹叡在得知贾逵的死讯后,感到非常震惊和悲痛。他下令彻查借助药物向曹魏高官投毒的蜀汉贼人,同时要求杨暨暂时接管豫州的事务,直到新的刺史到任。
至于贾逵的爵位则交给长子继承,食邑均分两子,贾逵本人是大魏栋梁,自然其妻子也不需要重新婚配,杨暨就这么支撑起他们这对孤儿寡母,并操持了贾逵的丧事,这件事情传回洛阳的时候,朝廷里不少人都称赞他有君子之风,各种“扶危济困”、“急公好义”、“古道热肠”的帽子一顶接一顶扣在他头上。
但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杨暨也会思考一个问题——贾逵在临死前用力抓住自己,喊出的那句“天日昭昭!”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每当想到这个问题可能的答案的时候,他就有一种睡不着觉的感觉。
相比之下,远在凉州最西边的马岱则因为另一个问题睡不着。
谢琳这家伙太tm啰嗦了.
本来之前连续作战的时候,这位谢家的子弟还只是出一些非常冒险的计策,不过等河西四郡平定后,他的智慧则朝着另一个方向发挥——他居然试图鼓动马岱出兵西域,想要打通商路并西域都护府。
刘合和彻里吉倒是没什么出格的做法,最积极的反而是阎弼,这位阎二爷也跟着起哄说重现大汉荣耀我辈义不容辞——天知道这帮人是想要为大汉尽忠还是为了跟胡人做生意。
上次送往天水的信终于有了回应,他原本以为赵云会稳重地驳斥这种想法,却没想到对方回信交给自己全权处理,只要求自己行事慎重一些,同样看到回信的谢琳就开始在他耳边啰嗦:
“将军,你看,镇东将军也支持你。”
那叫支持嘛,那最多叫默许——马岱在心中骂骂咧咧。当然也想建功立业,不过建功立业是一回事,在没有任何后援的情况下,向西不断前进,最后用漫长的后勤线把自己拖垮就是另一回事了。
结果谢琳见马岱没正面回答,就又开始鼓吹当年大汉强盛的时候西域诸国望风而降的故事,这些话最后又汇聚成了一句话:
“将军,大汉四百年余威尚在,此时正是收复西域的绝佳时刻。逆魏不能妄用大汉的名号,但是我们是正牌汉军啊,只要我们打去西域,那些小国必然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将军也可重现祖上荣光——”
大魏的豫州刺史死了,但是有的人还活着,比如前来送药的杨暨,这位屯骑校尉虽然姓杨却不是弘农杨家人,而是出身河南荥阳,祖上没什么大人物,更不曾卷入过什么宫廷阴谋,所以在看到贾逵在自己面前身死的时候,杨暨只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天子派给他的随从和护卫都不能让他感到有一丝安全,何况这些随从和护卫跟他本人一样懵逼。
如果这时候其中有一个人跳出来说“奉天子诏诛杀逆臣贾逵”,那么杨暨还能好受点,至少知道自己卷入了什么样的阴谋,然而实际上是整个豫州刺史府因为贾逵的猝死乱成一团,作为目前当地官职最高的人,杨暨不得不硬着头皮站出来,一边让刺史府的仆从们去请附近最好的大夫来,一边尝试抢救还没凉透的贾逵。
总算杨暨对当前比较流行的毒药还算了解,知道砒霜这东西吃下去就会恶心呕吐(而不是七窍流血,哪怕含有硫化物也不行),贾逵的样子倒是有点像乌头中毒,不过杨暨对医道的研究并不深,所以也只能猜测。
在焦急的等待中,医生终于被请来了。这位老医生其实也并不是什么神医,不过是汝南人口凋零后强制被迁移到此处的医者之一。他就这么匆匆进入房间,看了看床上已经没有生命迹象的贾逵,随后检查了贾逵的脉搏和呼吸,于是面露遗憾地表示床上这位使君已经去了。
杨暨当然不指望眼前这位有华佗的本事,不过他还是将贾逵服用药物的经过详细地告诉了医生,包括药物的来源、服用的时间和贾逵出现的症状——这位不知名的医生越听脑袋上的汗越多,显然也意识到自己卷入了什么不好惹的事情里来。
“听起来贾使君的症状看起来像是乌头中毒。”对方做出了和杨暨接近的判断,“不过乌头磨粉应该是灰褐色或黑褐色,绝不会出现这种白色的模样——能否允许小老儿尝一尝这药?”
尽管这种做法属于对陛下所赐神药的质疑,不过杨暨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他把还没有用完的“神药”分出一小指甲盖的量交给医生,后者捻起一丝尝了尝,随后又吐掉,就这么得出结论:“此非乌头,定然也不是砒霜,若是真如杨使君所说,贾使君倒不是中毒。”
这个结论不一定权威,但已经是杨暨最希望得到的答案了——如果贾逵真的是因为服用了所谓的“神药”而死,那么这件事可能会引起轩然大波,甚至可能影响到洛阳的朝局,大臣们肯定再也不敢接受曹叡的好意,而作为经手人的自己肯定也不会有好下场——不过他还是问了一句:“那既然不是中毒,贾刺史为何......”
后面的话他没有说,但是眼前的医生还是理解了他的想法:“杨使君可知虚不受补?”
我怎么会知道这种东西?杨暨的面色顿时有点不好,好在眼前的老医生很有眼力劲,没等杨暨回应就继续说道:“人染沉疴不可用猛药厚味,此药如杨使君所说乃是神药,先后救助多人且立竿见影,可知药性猛烈,然而贾使君病重多日,虽服汤药却不见起色,正是沉疴之症,骤服猛药,故而有此灾,此实乃意外。”
觉得老先生的解释很有道理的杨暨随即赏了他些诊金,又让随从快马将这里的事情禀报洛阳的陛下和寿春的曹休,然后开始张罗贾逵的后事——贾逵的妻子柳氏和两个儿子贾充、贾混哭哭啼啼完全没个主张,所以只能杨暨来发扬人道主义了。
又过了几天后,洛阳的使者带着曹叡的旨意赶到了汝南。曹叡在得知贾逵的死讯后,感到非常震惊和悲痛。他下令彻查借助药物向曹魏高官投毒的蜀汉贼人,同时要求杨暨暂时接管豫州的事务,直到新的刺史到任。
至于贾逵的爵位则交给长子继承,食邑均分两子,贾逵本人是大魏栋梁,自然其妻子也不需要重新婚配,杨暨就这么支撑起他们这对孤儿寡母,并操持了贾逵的丧事,这件事情传回洛阳的时候,朝廷里不少人都称赞他有君子之风,各种“扶危济困”、“急公好义”、“古道热肠”的帽子一顶接一顶扣在他头上。
但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杨暨也会思考一个问题——贾逵在临死前用力抓住自己,喊出的那句“天日昭昭!”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每当想到这个问题可能的答案的时候,他就有一种睡不着觉的感觉。
相比之下,远在凉州最西边的马岱则因为另一个问题睡不着。
谢琳这家伙太tm啰嗦了.
本来之前连续作战的时候,这位谢家的子弟还只是出一些非常冒险的计策,不过等河西四郡平定后,他的智慧则朝着另一个方向发挥——他居然试图鼓动马岱出兵西域,想要打通商路并西域都护府。
刘合和彻里吉倒是没什么出格的做法,最积极的反而是阎弼,这位阎二爷也跟着起哄说重现大汉荣耀我辈义不容辞——天知道这帮人是想要为大汉尽忠还是为了跟胡人做生意。
上次送往天水的信终于有了回应,他原本以为赵云会稳重地驳斥这种想法,却没想到对方回信交给自己全权处理,只要求自己行事慎重一些,同样看到回信的谢琳就开始在他耳边啰嗦:
“将军,你看,镇东将军也支持你。”
那叫支持嘛,那最多叫默许——马岱在心中骂骂咧咧。当然也想建功立业,不过建功立业是一回事,在没有任何后援的情况下,向西不断前进,最后用漫长的后勤线把自己拖垮就是另一回事了。
结果谢琳见马岱没正面回答,就又开始鼓吹当年大汉强盛的时候西域诸国望风而降的故事,这些话最后又汇聚成了一句话:
“将军,大汉四百年余威尚在,此时正是收复西域的绝佳时刻。逆魏不能妄用大汉的名号,但是我们是正牌汉军啊,只要我们打去西域,那些小国必然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将军也可重现祖上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