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逛大集
收藏【零一小说wWw.db229.Com】,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中午饭,小寒准备贴大饼子。她在苞米面里加了点白面,想了想又加了点白糖。
技术不够,咱材料来凑,她就不相信她做不出一顿好吃的饭。
她没敢把饼弄太大,怕出溜到锅底下去。揪出一个小面团,用手拍扁,贴在锅边上。贴了一锅圈,看着还不错,小寒满意地点点头,往灶坑里填柴禾。
看锅烧开了,气都冒到房顶了,停了火。
拿出一小片干海带洗了,没想到海带还挺出息,泡出来不老少。她去地窖拿一颗白菜,把菜帮剥下来,留着晚上吃,把嫩的菜心拿出来两片,切成细细的丝。
海带洗净后切丝,放锅里煮熟。
看着有点单调,又泡了一小把粉条煮熟。
把三样放在一起,加盐、酱油和蒜末、葱末拌匀,尝了尝,味道还行。
就是颜色看着稍微差点意思。
小寒又下到地窖里拿了根小胡萝卜。
切了几片,切成细丝放进去一拌。
完美。
削两个土豆,切成片和芹菜一起炒。
吃饭的时候,小果表达了对厨子的最大尊重,吃了半盘子凉菜。
“妈妈,这个真好吃。”
多多也喜欢。
“妈妈,这个真好看。”多多评价。
饼子虽然有点出溜了,圆圆的小饼变成了扁扁的长舌头,但是味道很不错,甜甜的,还有点筋道,很是得孩子们的喜欢。毛毛抱着一块饼啃得可有劲了。
“妈妈厉害吧。”小寒美的不行,终于从厨房小白进阶到了做饭小能手了。
“妈妈最厉害了。”这几个小家伙,很是捧场。
“妈妈,我们今天在董超强家吃了一个特别好的的东西。”多多说。
小寒没有精力再烧一个汤了,直接给每人泡了一碗麦乳精,她抱着毛毛喂她喝麦乳精,漫不经心地问:“什么?”
心里则想,黄艳秋婆婆做啥能不好吃。
“软溜溜的。”牛牛说。
“黄不拉叽的。”小果说。
小寒奇了,但任她想破头也不知道是啥。
第二天黄艳秋来找她一起赶集。
“你活都干完了?”小寒正在擦锅台还有外屋地的窗户,见天油烟熏着,两天不擦就全是黑垢了。
“干不完也得歇歇,不然累死了多可惜。今天咱俩赶集去呀,五号桥那边有个大集,一年里就这一天最热闹。”黄艳秋一身轻松,说话都温柔了起来,看起来最近赚了不老少。
“这一堆呢。”小寒指着孩子。
“送我家,我和我婆婆说好了。”
“也行。”小寒洗干净手,开始给孩子们收拾。
挨个抹手油,穿大棉袄。
终于轮到毛毛也干和哥哥姐姐一样的事儿了,她高兴的不得了,伸着小手让妈妈给她抹油,她还不太会把手背相互抹,装模作样的摸了两下,又赶紧伸手让她妈妈给她穿大棉袄。
“小果,今天别上外面玩去了,搁董大奶家写作业,顺便帮妈妈看着点毛毛,好不好?”小寒和小果商量。
“行,妈妈你去吧,小妹交给我。”小果拍胸脯保证。
从董家出来,黄艳秋说:“你家孩子也和别人不一样,一点也不跟人。我家的要不是早上打了一顿,这会儿早扑上来抱大腿了。”
“我家小果小老头一样,见天担心他那作业写不完,深怕我领他出去。你说一年级小学生,布置那老些作业干啥。”
“你命真好,孩子省心。”黄艳秋感慨。
说起孩子小寒忽然想起她家那神秘的好吃的。
黄艳秋被问的一愣。
想了半天说,拍了一下巴掌,应该是土豆淀粉。
“就是土豆切完丝,不得拿水泡泡洗干净再炒嘛。泡完的水你别倒,搁那半个点,把水慢慢倒了,盆底下就能有一个小疙瘩。搁锅里炒炒,别说,是挺好吃的。”黄艳秋解释。
小寒哦了一声,她竟然不知道还有这么神奇的东西,打算下回也试试。
两人边说边聊,走到了汽道上。
香酥鸡的铺子前竟然排起了队。
小寒惊讶道:“里面都站不下人了?都排外面来了。”
“听说老火了。有个大单位订了好多只,门市这边就限量供应了。”黄艳秋说。
俩人看着排队的人群,再看看旁边的空地。
“听说过完年这边也要填起来,造一间供销社。”黄艳秋说。
“那后面的那户人家能同意?”小寒看着那家人的小土房,本就可怜兮兮地立在路基下面,要是前面再盖供销社,那这家人基本上见不到阳光了。”
“冷书记心里有数,咋可能干那被人戳脊梁骨的事,大队花钱给他家把地基垫起来,和前面门市部铺成一样高,他家只要再重新盖一遍房子就行。”
“盖房子不得花钱嘛。”小寒说。
“土坯房,花不了多少钱。本来他们家房子也得重新盖了,以冷书记的性子,估计还能给补贴点,但这就是大队和人家的事了。”黄艳秋边说边往路上看。
有人赶了一辆车从西边桥上过来了。
小寒和黄艳秋身边慢慢也聚集了几个人。
小寒是只觉得面熟,不认识,不好搭话。黄艳秋是吃过人家的白眼,甚至被传过闲话,懒得搭话。
那几个在一起叽里呱啦地说的挺高兴。
“也不怕风大扇了舌头。”黄艳秋小声嘟囔。
小寒笑。
驮车的是一匹黑色的骡子,小寒以为是马,黄艳秋说是骡子。
几个人一起挤坐到车板上。
骡子车是村里的,今天是苏大春和大队借的车。他儿子要娶媳妇再过三天就是正日子了,他今天上集上再看看添置点啥。
借车的,只要把牲口给喂饱还回去就行。
车上坐着他媳妇和儿子。
几人一上车,车板上就挤满了。
苏大春一甩鞭子,车跑了起来。
“我这有小垫,你们要盖不?”苏大春媳妇问。
“不用了婶儿,这没两步路就到了。”黄艳秋笑着拒绝。
其它几个人不客气地拿过去盖腿上了。
天上飘起了轻飘飘的小雪。
“叔,你家啥前儿杀猪啊?”有人问。
“不杀了,猪卖供销社了,这会儿卖口猪,另外奖励六尺灯心绒的布票。正好给小安媳妇做件新衣服。”苏大春媳妇说。
“哎哟,你家那猪可养的不小,那谁家还能杀猪啊。”一个妇女略带遗憾地问。
“沟前老田家能杀。说是明天早上杀。”另一个消息灵通的说。
沟前是村子最南边的部分,在村东头,但和村东头大部分家户隔开一条死水沟,沟前一共有十来户人家,前面有大片的地,地过去就是一条打横的小河,过了河就是另一个村的地界了。
“你买肉不?买的话咱俩明天去看看啊。”黄艳秋问她。
她当然买。
这一下雪,天更冷了,外面就是天然大冰柜。
小寒点头。
黄艳秋把脖子上戴着的围巾子系在头上。
小寒没有,还好小风一吹,雪落不到头顶上,但冷也是真冷啊。
这会儿得有零下十七八度了。
她和黄艳秋紧紧地依偎在一起。
好在大集并不远,十来分钟也就到了。
小寒下来跺了跺发麻的脚,看着人头攒动的大集,愣了一下。
她前面也来过,但根本没有这么多人啊。
“苏大叔,你啥前儿走啊?”黄艳秋问。
“晌午饭前走,你要早回来了就搁这等一会儿,我回来你要是没来,我稍微等一会儿就得走,家里一堆儿事。”苏大叔把骡子拴在了集边新钉的一个木桩子上。
黄艳秋点点头,挽着小寒的胳膊往里走。
集市最边是直接把车当摊子的,上面摆的有大白菜、萝卜,还有土豆。
都拿棉被盖着,只拿几个当样品,摆在被上面。
被上已经积了一层小薄雪花了。
地上不太平整,估计雪一下,太阳出来再一化,这里就成稀泥地了。
她们两家都不缺冬储菜,两人没停留,往里走。接着就是卖冻秋梨的车。
成筐地冻秋梨放在车上,每个筐都装得冒尖。
“冻秋梨啊,贼拉甜的冻秋梨咧,不甜不要钱啊。”一个中年汉子吆喝着,听说话,不像是当地人。
“多少钱呐。”有人上前搭话。
一阵风刮过来,一股特别香的油炸食品的味道飘了过来。
小寒四处看了看,远处有一个大铁锅冒着烟,有人捞了一笊篱丸子,放在旁边的大铝盆里。
“艳秋,咱买点丸子吃呗。”小寒说。
“中。”黄艳秋点头。
“这梨6厘一斤。”卖梨的说:“约多少?”
“这就是冻疙瘩,你卖6厘,你可真敢要。”
“那咋的,白给你呗。”
这买家卖家有要掐起来的趋势,俩人三步并两步离开是非之地。
油条摊子,不但卖油条、丸子,还卖油饼。
小寒花8分钱买了一斤丸子,不要粮票。
卖油条的是个小姑娘,快手快脚地称好,秤杆抬得高高的,给她装到牛皮纸袋里。
“吃一个。”小寒递到黄艳秋脸前。
黄艳秋捏了一个搁到嘴里。
“真香。”
小寒也捏了一个吃了。管他脏不脏,入乡先随俗。
丸子别样的香,外面稍微有点脆,芯里是软糯的,咬下去,还有点滋油。
对于现在缺油水的人们来说,这东西就是最佳补足。
从身到心的满足。
吃了一个想两个,两人,你一个我一个,边吃边逛。
刚刚在车上卖货的都是比较大件的货,往里面就是摆地摊的小贩了。
有卖烟叶的。
小寒不懂,挑贵的买了两把,给她公公。一把9分钱。
装进她带来的尼龙袋子里,直接背在身上。
有点影响她吃丸子。
两人干脆找了个背风点的地方,三口两口把丸子吃完,继续逛。
走了两步就看见有人举着一个扎满糖葫芦的草靶子。
黄艳秋请客,一人一串。
4分钱一串。
山楂果子并不太大,估计是自家种的,但糖浆上的确实挺好,晶莹剔透的。
搁在嘴里还有点冰牙,暖一会儿,咔嚓咬下一半,酸酸甜甜的,真好吃。
旁边地摊上的东西,一看就是自己家里种的,量还不多。有晾的干豆角、干野草。
“这是啥?”小寒指着一大堆没见过的问。
“灰菜。”老太太回答。
黄艳秋说:“这玩意有毒吧?”
老太太不愿意了,说她一直吃,咋就有毒了。
两人赶紧走了。
这一排几乎大差不差都是这些,还有人面前摆几个鸡蛋。
再往里面走,就是中心区域了,成排的用木板支起来的摊位,看着挺像那么回事。
摊位两两相对,有四排。
第一排是卖豆制品的。
豆腐她在王哥家订乎好了。
但王哥不做干豆腐,小寒买了10斤。干豆腐贵,1毛钱一斤。刚装好就遇上了苏大叔一家。
苏大叔买了2斤。
黄艳秋等苏大叔走了,买了3斤。
最后剩下点半张的,掉角的,给她便宜二分钱,黄艳秋全买了。
卖干豆腐的摊主早早地收了摊,高高兴兴地拎着板和秤走了,惹得旁边的人一阵羡慕。
里面一排是卖鱼的。
卖鱼的只有一家,听口音也不是本地人。木板上摆着的全是冻鱼。
小寒只认识带鱼,其他的鱼都不认识是啥,问了一下,是黄花鱼还有鲅鱼。这些都是海鱼。
卖馒头的李姐给的那两条带鱼,她拿回来了,用小筐吊在房檐下冻着呢,她打算等于千岩回来了一起吃。
她不会做鱼,她估计于千岩也不会做。这些冻鱼就不大想买。
黄艳秋也不会做,但她婆婆会呀,她每样买了三四条,她的麻丝袋也派上用场了。
这个鱼摊,看的人多,买的人少。
有钱买鱼,不如买肉。就是买点豆腐也比这个强。
再里面的相对着的两排是卖肉、鸡这些的。
这些都不用在集上买。
略过。
围绕着这些大些的摊子,旁边就又是放在地上摆摊的。
两人吃着糖葫芦继续肩并肩逛着大集。
人声嘈杂,牲口嘶叫,各种味道混杂。
雪下得更大了。
逛了一大圈,小寒买了点晒山楂干,小干红枣,准备泡水喝。
毛磕和花生的摊子前异常火爆。
但是买毛磕的多,买花生的人少。毕竟炒花生贵。
中午饭,小寒准备贴大饼子。她在苞米面里加了点白面,想了想又加了点白糖。
技术不够,咱材料来凑,她就不相信她做不出一顿好吃的饭。
她没敢把饼弄太大,怕出溜到锅底下去。揪出一个小面团,用手拍扁,贴在锅边上。贴了一锅圈,看着还不错,小寒满意地点点头,往灶坑里填柴禾。
看锅烧开了,气都冒到房顶了,停了火。
拿出一小片干海带洗了,没想到海带还挺出息,泡出来不老少。她去地窖拿一颗白菜,把菜帮剥下来,留着晚上吃,把嫩的菜心拿出来两片,切成细细的丝。
海带洗净后切丝,放锅里煮熟。
看着有点单调,又泡了一小把粉条煮熟。
把三样放在一起,加盐、酱油和蒜末、葱末拌匀,尝了尝,味道还行。
就是颜色看着稍微差点意思。
小寒又下到地窖里拿了根小胡萝卜。
切了几片,切成细丝放进去一拌。
完美。
削两个土豆,切成片和芹菜一起炒。
吃饭的时候,小果表达了对厨子的最大尊重,吃了半盘子凉菜。
“妈妈,这个真好吃。”
多多也喜欢。
“妈妈,这个真好看。”多多评价。
饼子虽然有点出溜了,圆圆的小饼变成了扁扁的长舌头,但是味道很不错,甜甜的,还有点筋道,很是得孩子们的喜欢。毛毛抱着一块饼啃得可有劲了。
“妈妈厉害吧。”小寒美的不行,终于从厨房小白进阶到了做饭小能手了。
“妈妈最厉害了。”这几个小家伙,很是捧场。
“妈妈,我们今天在董超强家吃了一个特别好的的东西。”多多说。
小寒没有精力再烧一个汤了,直接给每人泡了一碗麦乳精,她抱着毛毛喂她喝麦乳精,漫不经心地问:“什么?”
心里则想,黄艳秋婆婆做啥能不好吃。
“软溜溜的。”牛牛说。
“黄不拉叽的。”小果说。
小寒奇了,但任她想破头也不知道是啥。
第二天黄艳秋来找她一起赶集。
“你活都干完了?”小寒正在擦锅台还有外屋地的窗户,见天油烟熏着,两天不擦就全是黑垢了。
“干不完也得歇歇,不然累死了多可惜。今天咱俩赶集去呀,五号桥那边有个大集,一年里就这一天最热闹。”黄艳秋一身轻松,说话都温柔了起来,看起来最近赚了不老少。
“这一堆呢。”小寒指着孩子。
“送我家,我和我婆婆说好了。”
“也行。”小寒洗干净手,开始给孩子们收拾。
挨个抹手油,穿大棉袄。
终于轮到毛毛也干和哥哥姐姐一样的事儿了,她高兴的不得了,伸着小手让妈妈给她抹油,她还不太会把手背相互抹,装模作样的摸了两下,又赶紧伸手让她妈妈给她穿大棉袄。
“小果,今天别上外面玩去了,搁董大奶家写作业,顺便帮妈妈看着点毛毛,好不好?”小寒和小果商量。
“行,妈妈你去吧,小妹交给我。”小果拍胸脯保证。
从董家出来,黄艳秋说:“你家孩子也和别人不一样,一点也不跟人。我家的要不是早上打了一顿,这会儿早扑上来抱大腿了。”
“我家小果小老头一样,见天担心他那作业写不完,深怕我领他出去。你说一年级小学生,布置那老些作业干啥。”
“你命真好,孩子省心。”黄艳秋感慨。
说起孩子小寒忽然想起她家那神秘的好吃的。
黄艳秋被问的一愣。
想了半天说,拍了一下巴掌,应该是土豆淀粉。
“就是土豆切完丝,不得拿水泡泡洗干净再炒嘛。泡完的水你别倒,搁那半个点,把水慢慢倒了,盆底下就能有一个小疙瘩。搁锅里炒炒,别说,是挺好吃的。”黄艳秋解释。
小寒哦了一声,她竟然不知道还有这么神奇的东西,打算下回也试试。
两人边说边聊,走到了汽道上。
香酥鸡的铺子前竟然排起了队。
小寒惊讶道:“里面都站不下人了?都排外面来了。”
“听说老火了。有个大单位订了好多只,门市这边就限量供应了。”黄艳秋说。
俩人看着排队的人群,再看看旁边的空地。
“听说过完年这边也要填起来,造一间供销社。”黄艳秋说。
“那后面的那户人家能同意?”小寒看着那家人的小土房,本就可怜兮兮地立在路基下面,要是前面再盖供销社,那这家人基本上见不到阳光了。”
“冷书记心里有数,咋可能干那被人戳脊梁骨的事,大队花钱给他家把地基垫起来,和前面门市部铺成一样高,他家只要再重新盖一遍房子就行。”
“盖房子不得花钱嘛。”小寒说。
“土坯房,花不了多少钱。本来他们家房子也得重新盖了,以冷书记的性子,估计还能给补贴点,但这就是大队和人家的事了。”黄艳秋边说边往路上看。
有人赶了一辆车从西边桥上过来了。
小寒和黄艳秋身边慢慢也聚集了几个人。
小寒是只觉得面熟,不认识,不好搭话。黄艳秋是吃过人家的白眼,甚至被传过闲话,懒得搭话。
那几个在一起叽里呱啦地说的挺高兴。
“也不怕风大扇了舌头。”黄艳秋小声嘟囔。
小寒笑。
驮车的是一匹黑色的骡子,小寒以为是马,黄艳秋说是骡子。
几个人一起挤坐到车板上。
骡子车是村里的,今天是苏大春和大队借的车。他儿子要娶媳妇再过三天就是正日子了,他今天上集上再看看添置点啥。
借车的,只要把牲口给喂饱还回去就行。
车上坐着他媳妇和儿子。
几人一上车,车板上就挤满了。
苏大春一甩鞭子,车跑了起来。
“我这有小垫,你们要盖不?”苏大春媳妇问。
“不用了婶儿,这没两步路就到了。”黄艳秋笑着拒绝。
其它几个人不客气地拿过去盖腿上了。
天上飘起了轻飘飘的小雪。
“叔,你家啥前儿杀猪啊?”有人问。
“不杀了,猪卖供销社了,这会儿卖口猪,另外奖励六尺灯心绒的布票。正好给小安媳妇做件新衣服。”苏大春媳妇说。
“哎哟,你家那猪可养的不小,那谁家还能杀猪啊。”一个妇女略带遗憾地问。
“沟前老田家能杀。说是明天早上杀。”另一个消息灵通的说。
沟前是村子最南边的部分,在村东头,但和村东头大部分家户隔开一条死水沟,沟前一共有十来户人家,前面有大片的地,地过去就是一条打横的小河,过了河就是另一个村的地界了。
“你买肉不?买的话咱俩明天去看看啊。”黄艳秋问她。
她当然买。
这一下雪,天更冷了,外面就是天然大冰柜。
小寒点头。
黄艳秋把脖子上戴着的围巾子系在头上。
小寒没有,还好小风一吹,雪落不到头顶上,但冷也是真冷啊。
这会儿得有零下十七八度了。
她和黄艳秋紧紧地依偎在一起。
好在大集并不远,十来分钟也就到了。
小寒下来跺了跺发麻的脚,看着人头攒动的大集,愣了一下。
她前面也来过,但根本没有这么多人啊。
“苏大叔,你啥前儿走啊?”黄艳秋问。
“晌午饭前走,你要早回来了就搁这等一会儿,我回来你要是没来,我稍微等一会儿就得走,家里一堆儿事。”苏大叔把骡子拴在了集边新钉的一个木桩子上。
黄艳秋点点头,挽着小寒的胳膊往里走。
集市最边是直接把车当摊子的,上面摆的有大白菜、萝卜,还有土豆。
都拿棉被盖着,只拿几个当样品,摆在被上面。
被上已经积了一层小薄雪花了。
地上不太平整,估计雪一下,太阳出来再一化,这里就成稀泥地了。
她们两家都不缺冬储菜,两人没停留,往里走。接着就是卖冻秋梨的车。
成筐地冻秋梨放在车上,每个筐都装得冒尖。
“冻秋梨啊,贼拉甜的冻秋梨咧,不甜不要钱啊。”一个中年汉子吆喝着,听说话,不像是当地人。
“多少钱呐。”有人上前搭话。
一阵风刮过来,一股特别香的油炸食品的味道飘了过来。
小寒四处看了看,远处有一个大铁锅冒着烟,有人捞了一笊篱丸子,放在旁边的大铝盆里。
“艳秋,咱买点丸子吃呗。”小寒说。
“中。”黄艳秋点头。
“这梨6厘一斤。”卖梨的说:“约多少?”
“这就是冻疙瘩,你卖6厘,你可真敢要。”
“那咋的,白给你呗。”
这买家卖家有要掐起来的趋势,俩人三步并两步离开是非之地。
油条摊子,不但卖油条、丸子,还卖油饼。
小寒花8分钱买了一斤丸子,不要粮票。
卖油条的是个小姑娘,快手快脚地称好,秤杆抬得高高的,给她装到牛皮纸袋里。
“吃一个。”小寒递到黄艳秋脸前。
黄艳秋捏了一个搁到嘴里。
“真香。”
小寒也捏了一个吃了。管他脏不脏,入乡先随俗。
丸子别样的香,外面稍微有点脆,芯里是软糯的,咬下去,还有点滋油。
对于现在缺油水的人们来说,这东西就是最佳补足。
从身到心的满足。
吃了一个想两个,两人,你一个我一个,边吃边逛。
刚刚在车上卖货的都是比较大件的货,往里面就是摆地摊的小贩了。
有卖烟叶的。
小寒不懂,挑贵的买了两把,给她公公。一把9分钱。
装进她带来的尼龙袋子里,直接背在身上。
有点影响她吃丸子。
两人干脆找了个背风点的地方,三口两口把丸子吃完,继续逛。
走了两步就看见有人举着一个扎满糖葫芦的草靶子。
黄艳秋请客,一人一串。
4分钱一串。
山楂果子并不太大,估计是自家种的,但糖浆上的确实挺好,晶莹剔透的。
搁在嘴里还有点冰牙,暖一会儿,咔嚓咬下一半,酸酸甜甜的,真好吃。
旁边地摊上的东西,一看就是自己家里种的,量还不多。有晾的干豆角、干野草。
“这是啥?”小寒指着一大堆没见过的问。
“灰菜。”老太太回答。
黄艳秋说:“这玩意有毒吧?”
老太太不愿意了,说她一直吃,咋就有毒了。
两人赶紧走了。
这一排几乎大差不差都是这些,还有人面前摆几个鸡蛋。
再往里面走,就是中心区域了,成排的用木板支起来的摊位,看着挺像那么回事。
摊位两两相对,有四排。
第一排是卖豆制品的。
豆腐她在王哥家订乎好了。
但王哥不做干豆腐,小寒买了10斤。干豆腐贵,1毛钱一斤。刚装好就遇上了苏大叔一家。
苏大叔买了2斤。
黄艳秋等苏大叔走了,买了3斤。
最后剩下点半张的,掉角的,给她便宜二分钱,黄艳秋全买了。
卖干豆腐的摊主早早地收了摊,高高兴兴地拎着板和秤走了,惹得旁边的人一阵羡慕。
里面一排是卖鱼的。
卖鱼的只有一家,听口音也不是本地人。木板上摆着的全是冻鱼。
小寒只认识带鱼,其他的鱼都不认识是啥,问了一下,是黄花鱼还有鲅鱼。这些都是海鱼。
卖馒头的李姐给的那两条带鱼,她拿回来了,用小筐吊在房檐下冻着呢,她打算等于千岩回来了一起吃。
她不会做鱼,她估计于千岩也不会做。这些冻鱼就不大想买。
黄艳秋也不会做,但她婆婆会呀,她每样买了三四条,她的麻丝袋也派上用场了。
这个鱼摊,看的人多,买的人少。
有钱买鱼,不如买肉。就是买点豆腐也比这个强。
再里面的相对着的两排是卖肉、鸡这些的。
这些都不用在集上买。
略过。
围绕着这些大些的摊子,旁边就又是放在地上摆摊的。
两人吃着糖葫芦继续肩并肩逛着大集。
人声嘈杂,牲口嘶叫,各种味道混杂。
雪下得更大了。
逛了一大圈,小寒买了点晒山楂干,小干红枣,准备泡水喝。
毛磕和花生的摊子前异常火爆。
但是买毛磕的多,买花生的人少。毕竟炒花生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