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零一小说wWw.db229.Com】,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吴夺很熟悉老财主的五官,也经历了他从五十岁到七十多岁的样貌变化。
最关键的,是耳朵!耳朵和脸不一样,人老了,脸可能变化很大,但是耳朵变化却很小。
这合影里,年轻男同学的耳朵,虽然不能看得太清楚,但和老财主的耳形,几乎是一样的。
“你怎么了?”宁霜察觉到了吴夺不对劲儿。
“你看。”吴夺指了指沈运舟旁边的“男同学”,“像不像我爷爷?”
“嗯?”宁霜仔细端详了一下,“怪不得······”
“怪不得?”
“你记得我上次见吴爷爷,说总觉得见过似的,却又想不起来!可能就是我在李先生家看过这张合影,他又在沈先生旁边······”
吴夺点点头,“记得。”
“吴爷爷当年是燕京大学考古系的学生?没听你说起过啊!”
吴夺苦笑,“我根本就不知道这事儿,他从来没给我说过。”
“啊?”宁霜想了想,“那等沈先生出来问问。”
大约过了一刻钟,沈运舟出来了,“幸亏我加了小心,果然有东西!但是这暗藏手法,不是在宣纸下面,是在整个背裱下面,也就是宣纸下方的两层绫子之间。”
吴夺一听,便先行问道,“沈先生,这样会很麻烦么?”
“麻烦倒不麻烦,但是怎么也过了大几十年了,不能硬生生直接揭开,最好热水浸泡之后再揭。我已经泡上了,不怪我擅作主张吧?”
“您是专家,一切听您的。”
“好,那么再等半个小时就可以了。”
既然如此,吴夺便就转而问道,“沈先生,我冒昧问个事情可以吗?”
“有多冒昧?”沈运舟微微一笑。
吴夺指了指照片,“我刚才看了您当年入学时的合影,你右边的这位男同学,能问一下名讳么?”
沈运舟走到合影前,看了一会儿,忽而又看着吴夺,“对啊,你姓吴,还是东山省人,他也姓吴!莫非和你有亲戚关系?”
“是不是叫吴大志?”
“啊?”沈运舟摇了摇头,却又沉吟,“吴大志,吴士心,好像有点儿意思。”
“吴士心?”吴夺登时反应过来,上士下心,不就是个“志”么!
“吴士心,是我的同班同学,而且还是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不过,65年入学,66年学校就停课了,后来我们各奔东西,那个年代通讯很不发达,一别五十余年矣。”
沈运舟说完看向吴夺,“你的意思,他现在改名叫吴大志了?”
“吴大志是我爷爷。”
“你爷爷?”沈运舟敲了敲额头,“他的生日是不是三月初三?”
“对!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吴夺立即应道,“很好记。”
“那应该没错了,吴士心是东山省海州市人,自小在海边长大,现在又回了海州?”沈运舟又问。
“海州?”吴夺不由一愣,心说爷爷老家不是茂岭县么?茂岭县不属于海州市啊,属于青都市,是内陆城市;海州,则是东山省的沿海城市,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城市。
“怎么了?”沈运舟接口道,“现在不在海州啊?”
“没什么?他现在有时候和我住在齐州,有时候会到山村小住。”吴夺反应很快,老财主如果真是海州人,却选择茂岭县定居,肯定有他的原因;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既然沈运舟不知道,那么还是先不点出茂岭县为好。
“看来他现在退休了,以前做什么工作呢?”
“对,退休了。以前,主要是走南闯北,做一些······做一些生意。”
“下海经商了啊。唉,吴士心当年是李老师最喜欢的学生,天赋极高,但是学校停课后,他一怒之下,烧掉了所有课本和资料,从此再也没有联系过。”沈运舟看向吴夺,“小吴,劳烦你联系一下你爷爷,他应该还记得我的。”
吴夺想了想,拿起手机走到一边拨了出去,过了一会儿又放下,“沈先生,关机了,可能太早还没起床,他喜欢看星星,经常睡得晚。有时候中午才起床呢,有时候起床也不一定立即开手机。这样,回头我联系上了,再联系您。”
吴夺这是撒了个谎,因为他不确定老财主的意思,还是事后私下先问一问为好。
“看星星?是夜观天象吧?”沈运舟笑笑,“他上学的时候,就对星象和风水感兴趣,而且喜欢和考古结合。”
宁霜在一旁一直没说话。这里头,沈运舟知道从前,吴夺知道现在,而宁霜不过是见过吴大志一面而已。
吴夺点点头,“我爷爷从来没给说过,他居然是燕京大学的学生。”
“你太年轻,或许他不愿在你面前提及那段特殊的历史。”
沈运舟叹了口气,自顾说道,“学校停课后,我留在了燕京,等着学校复课。后来经远房亲戚介绍,到了一家南纸店工作,恰好遇上一位老师傅,跟着学了装裱,这一干就是十年。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但是我错过了机会;准备1978年再考。等到了1978年,我发现,研究生也恢复招生考试了,想想自己都快三十了,就干脆直接考了研究生······”
吴夺和宁霜都没有打断,就这么听他说。
不过,沈运舟也没说太多,摆摆手停了,“人老了,总爱回忆过往。先这样吧。回头小吴你联系上了你爷爷,别忘了告诉我。”
吴夺点了点头。
因为中间出了这档子事儿,吴夺一直有些心不在焉。
直到时间到了,要去揭开装裱了,才勉强稳住了心神。
沈运舟这次直接带着他俩进入了里间,先是捞出卷轴,控了控水分。
而后,将卷轴再度平铺到长桌上,这个过程吴夺还搭了把手。
沈云州先将卷轴正面朝上,揭下了带有书法的宣纸,挂在了水池上方晾起来,而后才重点处理剩下的两层绫子。
一头卷轴固定,另一头卷轴直接被剪断,而后沈云州拿起一根细长的竹针,一片边缘磨得极薄的竹片,很快便从一角将两层绫子分出了上下。
吴夺很熟悉老财主的五官,也经历了他从五十岁到七十多岁的样貌变化。
最关键的,是耳朵!耳朵和脸不一样,人老了,脸可能变化很大,但是耳朵变化却很小。
这合影里,年轻男同学的耳朵,虽然不能看得太清楚,但和老财主的耳形,几乎是一样的。
“你怎么了?”宁霜察觉到了吴夺不对劲儿。
“你看。”吴夺指了指沈运舟旁边的“男同学”,“像不像我爷爷?”
“嗯?”宁霜仔细端详了一下,“怪不得······”
“怪不得?”
“你记得我上次见吴爷爷,说总觉得见过似的,却又想不起来!可能就是我在李先生家看过这张合影,他又在沈先生旁边······”
吴夺点点头,“记得。”
“吴爷爷当年是燕京大学考古系的学生?没听你说起过啊!”
吴夺苦笑,“我根本就不知道这事儿,他从来没给我说过。”
“啊?”宁霜想了想,“那等沈先生出来问问。”
大约过了一刻钟,沈运舟出来了,“幸亏我加了小心,果然有东西!但是这暗藏手法,不是在宣纸下面,是在整个背裱下面,也就是宣纸下方的两层绫子之间。”
吴夺一听,便先行问道,“沈先生,这样会很麻烦么?”
“麻烦倒不麻烦,但是怎么也过了大几十年了,不能硬生生直接揭开,最好热水浸泡之后再揭。我已经泡上了,不怪我擅作主张吧?”
“您是专家,一切听您的。”
“好,那么再等半个小时就可以了。”
既然如此,吴夺便就转而问道,“沈先生,我冒昧问个事情可以吗?”
“有多冒昧?”沈运舟微微一笑。
吴夺指了指照片,“我刚才看了您当年入学时的合影,你右边的这位男同学,能问一下名讳么?”
沈运舟走到合影前,看了一会儿,忽而又看着吴夺,“对啊,你姓吴,还是东山省人,他也姓吴!莫非和你有亲戚关系?”
“是不是叫吴大志?”
“啊?”沈运舟摇了摇头,却又沉吟,“吴大志,吴士心,好像有点儿意思。”
“吴士心?”吴夺登时反应过来,上士下心,不就是个“志”么!
“吴士心,是我的同班同学,而且还是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不过,65年入学,66年学校就停课了,后来我们各奔东西,那个年代通讯很不发达,一别五十余年矣。”
沈运舟说完看向吴夺,“你的意思,他现在改名叫吴大志了?”
“吴大志是我爷爷。”
“你爷爷?”沈运舟敲了敲额头,“他的生日是不是三月初三?”
“对!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吴夺立即应道,“很好记。”
“那应该没错了,吴士心是东山省海州市人,自小在海边长大,现在又回了海州?”沈运舟又问。
“海州?”吴夺不由一愣,心说爷爷老家不是茂岭县么?茂岭县不属于海州市啊,属于青都市,是内陆城市;海州,则是东山省的沿海城市,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城市。
“怎么了?”沈运舟接口道,“现在不在海州啊?”
“没什么?他现在有时候和我住在齐州,有时候会到山村小住。”吴夺反应很快,老财主如果真是海州人,却选择茂岭县定居,肯定有他的原因;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既然沈运舟不知道,那么还是先不点出茂岭县为好。
“看来他现在退休了,以前做什么工作呢?”
“对,退休了。以前,主要是走南闯北,做一些······做一些生意。”
“下海经商了啊。唉,吴士心当年是李老师最喜欢的学生,天赋极高,但是学校停课后,他一怒之下,烧掉了所有课本和资料,从此再也没有联系过。”沈运舟看向吴夺,“小吴,劳烦你联系一下你爷爷,他应该还记得我的。”
吴夺想了想,拿起手机走到一边拨了出去,过了一会儿又放下,“沈先生,关机了,可能太早还没起床,他喜欢看星星,经常睡得晚。有时候中午才起床呢,有时候起床也不一定立即开手机。这样,回头我联系上了,再联系您。”
吴夺这是撒了个谎,因为他不确定老财主的意思,还是事后私下先问一问为好。
“看星星?是夜观天象吧?”沈运舟笑笑,“他上学的时候,就对星象和风水感兴趣,而且喜欢和考古结合。”
宁霜在一旁一直没说话。这里头,沈运舟知道从前,吴夺知道现在,而宁霜不过是见过吴大志一面而已。
吴夺点点头,“我爷爷从来没给说过,他居然是燕京大学的学生。”
“你太年轻,或许他不愿在你面前提及那段特殊的历史。”
沈运舟叹了口气,自顾说道,“学校停课后,我留在了燕京,等着学校复课。后来经远房亲戚介绍,到了一家南纸店工作,恰好遇上一位老师傅,跟着学了装裱,这一干就是十年。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但是我错过了机会;准备1978年再考。等到了1978年,我发现,研究生也恢复招生考试了,想想自己都快三十了,就干脆直接考了研究生······”
吴夺和宁霜都没有打断,就这么听他说。
不过,沈运舟也没说太多,摆摆手停了,“人老了,总爱回忆过往。先这样吧。回头小吴你联系上了你爷爷,别忘了告诉我。”
吴夺点了点头。
因为中间出了这档子事儿,吴夺一直有些心不在焉。
直到时间到了,要去揭开装裱了,才勉强稳住了心神。
沈运舟这次直接带着他俩进入了里间,先是捞出卷轴,控了控水分。
而后,将卷轴再度平铺到长桌上,这个过程吴夺还搭了把手。
沈云州先将卷轴正面朝上,揭下了带有书法的宣纸,挂在了水池上方晾起来,而后才重点处理剩下的两层绫子。
一头卷轴固定,另一头卷轴直接被剪断,而后沈云州拿起一根细长的竹针,一片边缘磨得极薄的竹片,很快便从一角将两层绫子分出了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