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零一小说wWw.db229.Com】,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刘表生活在三国时期是一大悲剧,因为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了,生在汉顺帝阶段,那时候还是外戚掌权的时代。
所以到了东汉末年的时候,刘表实际年龄已经很大了,后来的三国曹操、刘备、孙权等都生在桓帝阶段,所以比刘表年轻多了。
有人说刘表守着那么大的优势,却不是去争霸天下,真的是浪费了皇亲国戚的名号,其实你们都错了,能够平定当时混乱的荆州局势的人,难道没有能力吗?
刘表有没有?我觉得他是有的。可是,因为他之后沒有去逐鹿中原,因此被视作畏首畏尾的人,不过这都是以果推因罢了,如果换成我们也不见得比他强。
刘表
而刘表给人印响最深的就要属官渡之战了,很多人说官渡之战刘表怎么不参呢?多好的一个歼灭曹操的机会。
并且袁绍也邀刘表公共夹击曹操,那时刘表坐拥10万兵马,却没有帮忙,留下了碌碌无为之徒的误解,今天就从三个方面来解释下,刘表当时为何没有去帮忙。
刘表,字景升,汉末群雄之一,荆州牧。大伙儿一直以来对刘表就有成见,就是说刘表“太软弱”,只能做“守成之贼”。
大伙儿的印象全是来源于官渡之战吧,在那一战中,袁绍和曹操打得很猛烈,随后袁绍联系刘表发兵,结果刘表坐享十万兵,可是畏手畏脚沒有发兵,最后错过机会,袁绍惨败,曹操问鼎北方。
就是由于这一事儿,大家都感觉刘表太弱,如果那时候发兵的话,少说也可以和袁绍均分曹操的地盘。其实那个时候并不是刘表太软弱了不愿发兵!只是那时候荆州的局势使得刘表无法发兵!
实际上不光大家这样觉得,就连当时的贾诩也是这样认为的,他是这样说的:
贾诩说:表,平世三公才也;不见事变,多疑无决,无能为也。
说刘表对着官渡之战那样的大好形势,结果却坚守在荆州这么个破地方,看得出刘表是一个无所作为的人。
其实还有一个人也是这样认为的,他是谁呢?他就是大名鼎鼎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他又是怎样说的呢。
《刘表传》:“太祖与袁绍方相持于官渡,绍遣人求助,表许之而不至,亦不佐太祖,欲保江汉间。”
陈寿说在曹操和袁绍,在官渡一带僵持的时候,袁绍派人找了刘表相助,刘表当时是同意了出兵的,但最后却放了袁绍鸽子,所以说刘表只想保荆州。
其实在这一点上,陈寿是有点不厚道的,在前面还在写刘表“单骑入荆州”,凭着杀伐决断、谋略稳定了荆州;后边又写了刘表在宛城之战中出兵支援张绣。
张绣了是张济的侄儿,也就是当初的西凉军的人,全是汉室的死对头啊!这样的情况下,刘备都还敢出兵,去帮张绣打曹操。
那在官渡之战中,刘表为什么要害怕去帮袁绍?如何就忽然变成了“守城之贼”了?这前后逻辑不成立呀!
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刘表确实是想保荆州,也的确是放了袁绍鸽子,可是这完全是身不由己!这因为这时候刘表手下反了!
本来那时候刘表已经整军蓄势待发,去攻击曹操了,结果碰到了刘表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叛变。叛变的是一个叫张羡的人,是那时候的长沙太守。
张羡一个人叛变还不用说,他还带着周边三个郡一起叛变!这一下子刘表慌了,这就相当于大半个荆州都不在刘表手中了,你说刘表能不慌吗?
荆州七郡
你不要觉得荆州很大,当时荆州有7个郡,才这么点叛乱慌什么,因为当时南阳郡基本在曹操那里,而江夏呢,又要防备江东,所以刘表当时事实上,能动用的的只有5个郡。所以张羡一造反,刘表手底下4个郡全反了,相当于说半个荆州都不在刘表手中了。
叛乱的四个郡分别是武陵郡、零陵郡、桂阳郡、长沙郡。这个可以在书中找到记载
“(张羡)先作零陵、桂阳长,甚得江、湘间心。”
这么大的一场叛乱,刘表自己都焦头烂额了,哪还管得了你袁绍和曹操的事,所以这压根就不是刘表太软弱了。
只是刘表压根就腾不出来手,要是没有这次叛变的话,想必曹操的日子肯定不还会好过的。
再来说说为什么张羡会在这个时候反,我觉得张羡造反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张羡手下的谋臣恒阶的推波助澜,二是刘表自己的原因。
1、张羡手下的谋臣恒阶的推波助澜
最开始刘表是答应了袁绍,一起夹击曹操的。结果张羡的手下恒阶来劝张羡,不要跟着刘表了,官渡之战别看曹操是弱势的一方,但是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这一点是任何人都比不上的。
而袁绍呢,这个人自以为是,并且颇有反心,所以投降曹操是比较靠谱的,张羡就听了恒阶的鬼话连篇,举兵来抵抗刘表,不过这里边也有曹操的影子。
恒阶又是谁呢?原来这人是以前孙坚的推荐做的孝廉,这就难怪了,估计是为了给孙坚报仇吧。想不到在关键时候之前忽略的一个小人物出来给了刘表一刀!
“举长沙及旁三郡以拒表,遣使诣太祖。”
2、刘表自命清高
刘表自认为是汉室宗亲,平常交往的也都是些名门望族,所以身旁用的人基本都是大家族的嗯,比如蒯良、蒯越、蔡瑁、张允等人。
但是也正因为这个坏习惯,有很多有真本事的人被埋没了,比如说黄忠、魏延、文聘等。其实张羡也是,这类不受待见的人。
刘表
这也是有记载的:
“表薄其为人,不甚礼也。羡由是怀恨,遂叛表焉。”
那有很多人就会说了,刘表为什么不把这些不受待见的人换掉呢?那其实是刘表自己大意了,因为他这个荆州得到得太过轻松,用了很多取巧的办法,所以荆州看似强大,实际根基并不牢靠!
还记得当初刘表斗志昂扬,单骑入荆州,身旁无一兵一卒,那个时候的荆州正面临袁术的威胁,自己手里又没有兵马,所以只有选用投机取巧的方式了。
刘表手下谋臣蒯良、蒯越等给的建议是,斩首行动,荆州一带的盗贼看起来很强,实际都是外强中干之辈,只需将头领杀掉了,便能够平定荆州。
然后再招贤纳士,北守襄阳,南据江陵,那样袁术也束手无策。因而刘表的做法是:
“遂使越遣人诱宗贼,至者五十五人,皆斩之。袭取其觽,或即授部曲。唯江夏贼张虎、陈生拥觽据襄阳,表乃使越与庞季单骑往说降之,江南遂悉平。”
就这样刘表兵不血刃的平定了荆州,事实上这并没有体现出他有什么才能,就是靠一张嘴和阴谋诡计,轻而易举的平定了荆州南边。
尽管这样做很轻松,但是却给后面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那就是在荆州并没有刘表的心腹之人,你说蔡瑁他们,那你就错了,两者之间顶多算是合作关系。
刘表太老了
张羡是个彻彻底底的寒士子弟,刘表打心底瞧不起他,但是张羡与其他四郡的关系都很好,张羡一叛,其他四郡也跟着张羡叛乱。
为了顺利解决这次的叛乱,刘表使出浑身解数,一度还被张羡压着打,最后还是因为张羡病死了,刘表才得以平定长沙郡,然后又往南平定了其他郡。
当刘表在自己家里苦战的时候,好不容易平定了内乱,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也获得了全胜了。那时候已经没有办法了,只有眼睁睁地看着了。可以说,张羡之乱打乱了全盘部署!
在官渡之战中,刘表没去援助袁绍,确实并不是刘表太怂,只是那时候的张羡之乱,迫使着刘表无法去援助袁绍,当然,这其中没有曹操的影子那就怪了。
还有就是取巧得来的终究不是自己的,还是得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打下来的,才是自己的,比如说李世民。
刘表生活在三国时期是一大悲剧,因为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了,生在汉顺帝阶段,那时候还是外戚掌权的时代。
所以到了东汉末年的时候,刘表实际年龄已经很大了,后来的三国曹操、刘备、孙权等都生在桓帝阶段,所以比刘表年轻多了。
有人说刘表守着那么大的优势,却不是去争霸天下,真的是浪费了皇亲国戚的名号,其实你们都错了,能够平定当时混乱的荆州局势的人,难道没有能力吗?
刘表有没有?我觉得他是有的。可是,因为他之后沒有去逐鹿中原,因此被视作畏首畏尾的人,不过这都是以果推因罢了,如果换成我们也不见得比他强。
刘表
而刘表给人印响最深的就要属官渡之战了,很多人说官渡之战刘表怎么不参呢?多好的一个歼灭曹操的机会。
并且袁绍也邀刘表公共夹击曹操,那时刘表坐拥10万兵马,却没有帮忙,留下了碌碌无为之徒的误解,今天就从三个方面来解释下,刘表当时为何没有去帮忙。
刘表,字景升,汉末群雄之一,荆州牧。大伙儿一直以来对刘表就有成见,就是说刘表“太软弱”,只能做“守成之贼”。
大伙儿的印象全是来源于官渡之战吧,在那一战中,袁绍和曹操打得很猛烈,随后袁绍联系刘表发兵,结果刘表坐享十万兵,可是畏手畏脚沒有发兵,最后错过机会,袁绍惨败,曹操问鼎北方。
就是由于这一事儿,大家都感觉刘表太弱,如果那时候发兵的话,少说也可以和袁绍均分曹操的地盘。其实那个时候并不是刘表太软弱了不愿发兵!只是那时候荆州的局势使得刘表无法发兵!
实际上不光大家这样觉得,就连当时的贾诩也是这样认为的,他是这样说的:
贾诩说:表,平世三公才也;不见事变,多疑无决,无能为也。
说刘表对着官渡之战那样的大好形势,结果却坚守在荆州这么个破地方,看得出刘表是一个无所作为的人。
其实还有一个人也是这样认为的,他是谁呢?他就是大名鼎鼎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他又是怎样说的呢。
《刘表传》:“太祖与袁绍方相持于官渡,绍遣人求助,表许之而不至,亦不佐太祖,欲保江汉间。”
陈寿说在曹操和袁绍,在官渡一带僵持的时候,袁绍派人找了刘表相助,刘表当时是同意了出兵的,但最后却放了袁绍鸽子,所以说刘表只想保荆州。
其实在这一点上,陈寿是有点不厚道的,在前面还在写刘表“单骑入荆州”,凭着杀伐决断、谋略稳定了荆州;后边又写了刘表在宛城之战中出兵支援张绣。
张绣了是张济的侄儿,也就是当初的西凉军的人,全是汉室的死对头啊!这样的情况下,刘备都还敢出兵,去帮张绣打曹操。
那在官渡之战中,刘表为什么要害怕去帮袁绍?如何就忽然变成了“守城之贼”了?这前后逻辑不成立呀!
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刘表确实是想保荆州,也的确是放了袁绍鸽子,可是这完全是身不由己!这因为这时候刘表手下反了!
本来那时候刘表已经整军蓄势待发,去攻击曹操了,结果碰到了刘表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叛变。叛变的是一个叫张羡的人,是那时候的长沙太守。
张羡一个人叛变还不用说,他还带着周边三个郡一起叛变!这一下子刘表慌了,这就相当于大半个荆州都不在刘表手中了,你说刘表能不慌吗?
荆州七郡
你不要觉得荆州很大,当时荆州有7个郡,才这么点叛乱慌什么,因为当时南阳郡基本在曹操那里,而江夏呢,又要防备江东,所以刘表当时事实上,能动用的的只有5个郡。所以张羡一造反,刘表手底下4个郡全反了,相当于说半个荆州都不在刘表手中了。
叛乱的四个郡分别是武陵郡、零陵郡、桂阳郡、长沙郡。这个可以在书中找到记载
“(张羡)先作零陵、桂阳长,甚得江、湘间心。”
这么大的一场叛乱,刘表自己都焦头烂额了,哪还管得了你袁绍和曹操的事,所以这压根就不是刘表太软弱了。
只是刘表压根就腾不出来手,要是没有这次叛变的话,想必曹操的日子肯定不还会好过的。
再来说说为什么张羡会在这个时候反,我觉得张羡造反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张羡手下的谋臣恒阶的推波助澜,二是刘表自己的原因。
1、张羡手下的谋臣恒阶的推波助澜
最开始刘表是答应了袁绍,一起夹击曹操的。结果张羡的手下恒阶来劝张羡,不要跟着刘表了,官渡之战别看曹操是弱势的一方,但是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这一点是任何人都比不上的。
而袁绍呢,这个人自以为是,并且颇有反心,所以投降曹操是比较靠谱的,张羡就听了恒阶的鬼话连篇,举兵来抵抗刘表,不过这里边也有曹操的影子。
恒阶又是谁呢?原来这人是以前孙坚的推荐做的孝廉,这就难怪了,估计是为了给孙坚报仇吧。想不到在关键时候之前忽略的一个小人物出来给了刘表一刀!
“举长沙及旁三郡以拒表,遣使诣太祖。”
2、刘表自命清高
刘表自认为是汉室宗亲,平常交往的也都是些名门望族,所以身旁用的人基本都是大家族的嗯,比如蒯良、蒯越、蔡瑁、张允等人。
但是也正因为这个坏习惯,有很多有真本事的人被埋没了,比如说黄忠、魏延、文聘等。其实张羡也是,这类不受待见的人。
刘表
这也是有记载的:
“表薄其为人,不甚礼也。羡由是怀恨,遂叛表焉。”
那有很多人就会说了,刘表为什么不把这些不受待见的人换掉呢?那其实是刘表自己大意了,因为他这个荆州得到得太过轻松,用了很多取巧的办法,所以荆州看似强大,实际根基并不牢靠!
还记得当初刘表斗志昂扬,单骑入荆州,身旁无一兵一卒,那个时候的荆州正面临袁术的威胁,自己手里又没有兵马,所以只有选用投机取巧的方式了。
刘表手下谋臣蒯良、蒯越等给的建议是,斩首行动,荆州一带的盗贼看起来很强,实际都是外强中干之辈,只需将头领杀掉了,便能够平定荆州。
然后再招贤纳士,北守襄阳,南据江陵,那样袁术也束手无策。因而刘表的做法是:
“遂使越遣人诱宗贼,至者五十五人,皆斩之。袭取其觽,或即授部曲。唯江夏贼张虎、陈生拥觽据襄阳,表乃使越与庞季单骑往说降之,江南遂悉平。”
就这样刘表兵不血刃的平定了荆州,事实上这并没有体现出他有什么才能,就是靠一张嘴和阴谋诡计,轻而易举的平定了荆州南边。
尽管这样做很轻松,但是却给后面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那就是在荆州并没有刘表的心腹之人,你说蔡瑁他们,那你就错了,两者之间顶多算是合作关系。
刘表太老了
张羡是个彻彻底底的寒士子弟,刘表打心底瞧不起他,但是张羡与其他四郡的关系都很好,张羡一叛,其他四郡也跟着张羡叛乱。
为了顺利解决这次的叛乱,刘表使出浑身解数,一度还被张羡压着打,最后还是因为张羡病死了,刘表才得以平定长沙郡,然后又往南平定了其他郡。
当刘表在自己家里苦战的时候,好不容易平定了内乱,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也获得了全胜了。那时候已经没有办法了,只有眼睁睁地看着了。可以说,张羡之乱打乱了全盘部署!
在官渡之战中,刘表没去援助袁绍,确实并不是刘表太怂,只是那时候的张羡之乱,迫使着刘表无法去援助袁绍,当然,这其中没有曹操的影子那就怪了。
还有就是取巧得来的终究不是自己的,还是得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打下来的,才是自己的,比如说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