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零一小说wWw.db229.Com】,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唐逻娑道前总管苏大为,统步骑兵一万二千五百,其中骑兵六千,辎重无算,战马两万匹,甲兵四千五百。
这些甲兵中,弓弩并陌刀兵二千五百。
每人配弓一把、箭三十,背后交插有长柄陌刀一柄,长枪一条。
此外骑兵也各有弓一把,箭三十,枪一条,横刀一口。
另外此军中所配弩,有伏远弩射程三百步,擘张弩射程二百三十步,角弩射程二百步,单弓弩射程百六十步。”
“据信,此军中还配有一种新型车弩,传有十二石之强,以轴转车张弦开弓,弩臂上有七条矢道,居中的矢道搁一支巨箭,长三尺五寸,粗五寸,以铁叶为翎,左右各放三支略小的箭矢,诸箭一发齐射,所中无不披靡。”
夜幕下,一个含混不清的声音仿佛在呢喃。
薄薄的烟雾中透着寒气。
一身白衣的鹤郎君,立于黑雾中,向着远处一块巨石上的高大身形,一脸恭敬的鞠躬行礼。
“这支唐军,倒是装备严整。”
巨石上的黑影冷哼了一声。
他的身高近十尺,身披黑白条纹的大氅,头戴平天冠,双手拢在大袖中。
最令人瞩目的是他的脸。
那张脸上,扣着一副青铜鬼面,青面獠牙。
鬼面在月光下,绽放着冰冷的青光,令人惊惧。
“北斗星君,我们想吃长安血食,何必在意那支人马?”
“你懂什么。”
巨石上的星君转过身来。
这时才发现,他胸口的大氅上,绣着北斗星辰。
“人道昌,则我族势弱,只有不断削弱他们的力量,我们才能壮大。唐人强,就强在他们的铁骑,若想吃血食,这些人,最好永远消失。”
“我明白了,我这就去安排族人……”
“等等。”
北斗星君大袖一挥,冷声道:“不需要我们直接出手,让他们和吐蕃斗,待两败俱伤,再一鼓荡平。”
“星君高见!”鹤郎君发出古怪的笑音。
黑烟滚滚,天地被黑暗遮蔽。
混沌无边。
……
“路线倒是还有几条,但都不如走大非川,攻伏俟城的收益大,若能攻下吐谷浑王都,就可以宣布吐谷浑复国,从其它路线可就达不到这个效果了。”
王玄策有些奇怪的看向苏大为:“苏总管是觉得这条路线不好?”
“唔……”
该怎么和你解释,这条行军路线,堪称唐军军史上的“天坑”。
历史上,薛仁贵和郭待封率五万唐军翻跃大非川攻吐蕃,结果郭待封的一个失误被吐蕃名将论钦领抓住,唐军粮草辎重和后备人员损失殆尽。
薛仁贵当时率着一万多骑兵已经过了大非川,在草原上将吐蕃人的马场给打掉了,听说郭待封大败,大惊失色,立即回转。
但在巨大的人数劣势下,薛仁贵只能率领残兵退回大非川,依山设立城寨,与数十万吐蕃军对峙。
最后的结果,是薛仁贵和郭待封和论钦领约和,才能率领唐军残部返回长安。
正是这一场唐军大败,将唐军不败的神话打破。
从大非川以后,大唐花了数十年时间去平定四方叛乱,重新稳固被吐蕃撕得七零八落的防线。
“总管,这条路线收益极大,若是我们打下伏俟城,那助吐谷浑复国就不成问题,可以说此战的目标,完成了一半。”
“总管不认可这条进兵路线吗?”
李辩和程务挺均好奇的问。
他们都是老于军事的,苏大为若要说服这些将领,至少也要拿出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咳,我们知道伏俟城的重要,那吐蕃人肯定也知道,如果我们就这么进兵,只怕会落入吐蕃人的算计中。”
“此事不难,只要我们多派斥候,多设疑兵,到时实则虚之,令吐蕃人以为我们是虚张声势,趁敌不能专精,我们可再据具体情况,化虚为实,攻其必救。
甚至可以以伏俟城为诱饵,以骑兵决战,大量消灭吐蕃人。”
李辩双目光芒凌厉如鹰,说出这番话时,自信满满。
他属于唐军里的少壮派,也就是所谓的鹰派,主动出击欲望强烈。
程务挺则比他低调务实一些:“就算吐蕃人知道我军会走这条路线,但是不可能知道我们具体的用兵时间,还有人兵力安排,可以诈作攻击伏俟城,再在路口设伏。
只要吐蕃人来救,到时伏兵四合,将其围歼。
此围魏救赵之计。”
两个人说法虽然不一样,但大概意思都相同。
就是不能放弃大非川这条进兵路线。
因为这条线,属于“攻敌必救”。
吐蕃人必然重兵防备,而唐军本就是要寻吐蕃人去决战的,反而可以利用此事,大作文章。
要论玩兵法谋略,吐蕃人只能算是唐人的弟弟。
大唐上下,均对吐蕃人都十分轻视。
苏大为沉吟着,看向一旁的安文生。
虽然不解苏大为为何对这条传统进兵线路不满意,但熟悉他的安文生还是立刻道:“翻跃大非川,进兵伏俟城的收益极大,但风险也同样大,可暂做备选。
大家可以多想一些可能性,比较优劣,再做定论。”
出兵时,李治和兵部给苏大为主要的任务是虚张声势,拖住和迟滞吐蕃消化吐谷浑的土地。
却并没有要求苏大为具体如何用兵。
唐朝的军事机制,一般都是如此,给个清晰的目标,然后前方的将领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王玄策留意着苏大为的表情,手抚着自己浓密的胡须道:“传统上,去吐蕃走武威,过大非川,距离最短,最节省粮草。
其次便是经过河西走廊,按我们去天竺的路线,途经西域诸国……”
经过王玄策一番解释,苏大为终于对吐蕃和吐谷浑的地形有了比较直观的了解。
首先,大唐的地图类似后似的“雄鸡”但是鸡背多出一大块,是后世的外蒙古。
大唐时原为突厥统御的草原诸部。
如今这些都是大唐的土地。
其次是鸡屁股部份,大唐的领土一直延伸到中亚。
包括吐火罗的部份和大食接壤,甚至快要到呼罗珊。
如果不考虑多出来的这两大块土地,大唐长安,基本处在“雄鸡”的中心位置。
从地图上,去吐蕃有三条线路。
向上,是走河西走廊,在雄鸡屁股那里划一条抛物线。
要从后世甘肃到新疆,绕过广袤草原,途经西域诸国,才能进入吐蕃。
那片土地,有大唐的安西四镇、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但,衙署虽然都设立了,实际情况,面对广袤的土地,大唐在当地的力量远远不足。
都护府常备也就几千兵马。
真有事,还得征召草原诸部胡人做仆从兵。
而且这一条路线最远,真要从这里去吐蕃,只怕一年时间要在路上了。
第二条路线,即从长安直线出发,向武威,翻跃大非川,进入青海湖,直插吐谷浑的王城伏俟城。
至于第三条路线,同样从长安出发,但要抛一个下弧线。
经由蜀中,翻跃莽莽崇山峻岭。
咦吁嘻,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真要走这条路,大唐的骑兵基本就自废武功了。
等翻山跃岭走到地方,不提战马折损,只怕路上的时间,会耗费的比第二条路更久。
翻过群山后,才能从成都平原继续前进,经过后世的西宁,达到青海。
也即是吐谷浑的地界。
“所以苏总管你看,虽然看似广袤,但很多地方猿猴难渡,鸟雀难飞。
实在难以供大军行走,要综合考虑后勤补给,水源,还有战马行动,路途长短,瘴疠,还有气候寒暑。”
王玄策看向苏大为,眼神露出征询之色。
“嗯,多亏有王大夫在,有你熟知那边的地形地脉,能帮我多多参谋。”
苏大为点头道:“先按原计划继续进兵吧。”
按计划,这支先锋军会先到武威。
到时究竟是直接军事行动,还是先见裴行俭和苏定方,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照理来说,应该先去拜会一下苏定方,毕竟苏定方是逻娑道大总管。
而且苏庆节也颇为牵挂苏定方的病情。
不过也要看到时的局势。
若有战机,苏大为也不会顾忌许多,必然先抓住战机,狠狠给吐蕃人身上划一道伤口。
有便宜要上,没便宜,创造便宜也要上。
务求给敌人多放血,直到将敌人彻底消灭。
……
胡天八月即飞雪。
苏大为率领的人马,才走到一小半路程,气候已经大寒。
纵是苏大为和苏庆节这些异人无惧。
下面的兵卒也受不了。
每天都有人因为冻伤和疾病而减员。
到了麟德元年底,苏大为不得不在地方暂时驻扎,一来准备冬衣,御寒之物。
二来,他在等更多的情报。
此次出长安,他请了李治的旨意,允许都察寺向他提供情报支持。
只不过都察寺现在三位少卿手中,已经远不如他在位时灵便。
好在苏大为自己手里,也有一支人马,当初是从都察寺拉出一些人,以私人部曲的形式继续保留。
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大唐逻娑道前总管苏大为,统步骑兵一万二千五百,其中骑兵六千,辎重无算,战马两万匹,甲兵四千五百。
这些甲兵中,弓弩并陌刀兵二千五百。
每人配弓一把、箭三十,背后交插有长柄陌刀一柄,长枪一条。
此外骑兵也各有弓一把,箭三十,枪一条,横刀一口。
另外此军中所配弩,有伏远弩射程三百步,擘张弩射程二百三十步,角弩射程二百步,单弓弩射程百六十步。”
“据信,此军中还配有一种新型车弩,传有十二石之强,以轴转车张弦开弓,弩臂上有七条矢道,居中的矢道搁一支巨箭,长三尺五寸,粗五寸,以铁叶为翎,左右各放三支略小的箭矢,诸箭一发齐射,所中无不披靡。”
夜幕下,一个含混不清的声音仿佛在呢喃。
薄薄的烟雾中透着寒气。
一身白衣的鹤郎君,立于黑雾中,向着远处一块巨石上的高大身形,一脸恭敬的鞠躬行礼。
“这支唐军,倒是装备严整。”
巨石上的黑影冷哼了一声。
他的身高近十尺,身披黑白条纹的大氅,头戴平天冠,双手拢在大袖中。
最令人瞩目的是他的脸。
那张脸上,扣着一副青铜鬼面,青面獠牙。
鬼面在月光下,绽放着冰冷的青光,令人惊惧。
“北斗星君,我们想吃长安血食,何必在意那支人马?”
“你懂什么。”
巨石上的星君转过身来。
这时才发现,他胸口的大氅上,绣着北斗星辰。
“人道昌,则我族势弱,只有不断削弱他们的力量,我们才能壮大。唐人强,就强在他们的铁骑,若想吃血食,这些人,最好永远消失。”
“我明白了,我这就去安排族人……”
“等等。”
北斗星君大袖一挥,冷声道:“不需要我们直接出手,让他们和吐蕃斗,待两败俱伤,再一鼓荡平。”
“星君高见!”鹤郎君发出古怪的笑音。
黑烟滚滚,天地被黑暗遮蔽。
混沌无边。
……
“路线倒是还有几条,但都不如走大非川,攻伏俟城的收益大,若能攻下吐谷浑王都,就可以宣布吐谷浑复国,从其它路线可就达不到这个效果了。”
王玄策有些奇怪的看向苏大为:“苏总管是觉得这条路线不好?”
“唔……”
该怎么和你解释,这条行军路线,堪称唐军军史上的“天坑”。
历史上,薛仁贵和郭待封率五万唐军翻跃大非川攻吐蕃,结果郭待封的一个失误被吐蕃名将论钦领抓住,唐军粮草辎重和后备人员损失殆尽。
薛仁贵当时率着一万多骑兵已经过了大非川,在草原上将吐蕃人的马场给打掉了,听说郭待封大败,大惊失色,立即回转。
但在巨大的人数劣势下,薛仁贵只能率领残兵退回大非川,依山设立城寨,与数十万吐蕃军对峙。
最后的结果,是薛仁贵和郭待封和论钦领约和,才能率领唐军残部返回长安。
正是这一场唐军大败,将唐军不败的神话打破。
从大非川以后,大唐花了数十年时间去平定四方叛乱,重新稳固被吐蕃撕得七零八落的防线。
“总管,这条路线收益极大,若是我们打下伏俟城,那助吐谷浑复国就不成问题,可以说此战的目标,完成了一半。”
“总管不认可这条进兵路线吗?”
李辩和程务挺均好奇的问。
他们都是老于军事的,苏大为若要说服这些将领,至少也要拿出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咳,我们知道伏俟城的重要,那吐蕃人肯定也知道,如果我们就这么进兵,只怕会落入吐蕃人的算计中。”
“此事不难,只要我们多派斥候,多设疑兵,到时实则虚之,令吐蕃人以为我们是虚张声势,趁敌不能专精,我们可再据具体情况,化虚为实,攻其必救。
甚至可以以伏俟城为诱饵,以骑兵决战,大量消灭吐蕃人。”
李辩双目光芒凌厉如鹰,说出这番话时,自信满满。
他属于唐军里的少壮派,也就是所谓的鹰派,主动出击欲望强烈。
程务挺则比他低调务实一些:“就算吐蕃人知道我军会走这条路线,但是不可能知道我们具体的用兵时间,还有人兵力安排,可以诈作攻击伏俟城,再在路口设伏。
只要吐蕃人来救,到时伏兵四合,将其围歼。
此围魏救赵之计。”
两个人说法虽然不一样,但大概意思都相同。
就是不能放弃大非川这条进兵路线。
因为这条线,属于“攻敌必救”。
吐蕃人必然重兵防备,而唐军本就是要寻吐蕃人去决战的,反而可以利用此事,大作文章。
要论玩兵法谋略,吐蕃人只能算是唐人的弟弟。
大唐上下,均对吐蕃人都十分轻视。
苏大为沉吟着,看向一旁的安文生。
虽然不解苏大为为何对这条传统进兵线路不满意,但熟悉他的安文生还是立刻道:“翻跃大非川,进兵伏俟城的收益极大,但风险也同样大,可暂做备选。
大家可以多想一些可能性,比较优劣,再做定论。”
出兵时,李治和兵部给苏大为主要的任务是虚张声势,拖住和迟滞吐蕃消化吐谷浑的土地。
却并没有要求苏大为具体如何用兵。
唐朝的军事机制,一般都是如此,给个清晰的目标,然后前方的将领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王玄策留意着苏大为的表情,手抚着自己浓密的胡须道:“传统上,去吐蕃走武威,过大非川,距离最短,最节省粮草。
其次便是经过河西走廊,按我们去天竺的路线,途经西域诸国……”
经过王玄策一番解释,苏大为终于对吐蕃和吐谷浑的地形有了比较直观的了解。
首先,大唐的地图类似后似的“雄鸡”但是鸡背多出一大块,是后世的外蒙古。
大唐时原为突厥统御的草原诸部。
如今这些都是大唐的土地。
其次是鸡屁股部份,大唐的领土一直延伸到中亚。
包括吐火罗的部份和大食接壤,甚至快要到呼罗珊。
如果不考虑多出来的这两大块土地,大唐长安,基本处在“雄鸡”的中心位置。
从地图上,去吐蕃有三条线路。
向上,是走河西走廊,在雄鸡屁股那里划一条抛物线。
要从后世甘肃到新疆,绕过广袤草原,途经西域诸国,才能进入吐蕃。
那片土地,有大唐的安西四镇、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但,衙署虽然都设立了,实际情况,面对广袤的土地,大唐在当地的力量远远不足。
都护府常备也就几千兵马。
真有事,还得征召草原诸部胡人做仆从兵。
而且这一条路线最远,真要从这里去吐蕃,只怕一年时间要在路上了。
第二条路线,即从长安直线出发,向武威,翻跃大非川,进入青海湖,直插吐谷浑的王城伏俟城。
至于第三条路线,同样从长安出发,但要抛一个下弧线。
经由蜀中,翻跃莽莽崇山峻岭。
咦吁嘻,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真要走这条路,大唐的骑兵基本就自废武功了。
等翻山跃岭走到地方,不提战马折损,只怕路上的时间,会耗费的比第二条路更久。
翻过群山后,才能从成都平原继续前进,经过后世的西宁,达到青海。
也即是吐谷浑的地界。
“所以苏总管你看,虽然看似广袤,但很多地方猿猴难渡,鸟雀难飞。
实在难以供大军行走,要综合考虑后勤补给,水源,还有战马行动,路途长短,瘴疠,还有气候寒暑。”
王玄策看向苏大为,眼神露出征询之色。
“嗯,多亏有王大夫在,有你熟知那边的地形地脉,能帮我多多参谋。”
苏大为点头道:“先按原计划继续进兵吧。”
按计划,这支先锋军会先到武威。
到时究竟是直接军事行动,还是先见裴行俭和苏定方,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照理来说,应该先去拜会一下苏定方,毕竟苏定方是逻娑道大总管。
而且苏庆节也颇为牵挂苏定方的病情。
不过也要看到时的局势。
若有战机,苏大为也不会顾忌许多,必然先抓住战机,狠狠给吐蕃人身上划一道伤口。
有便宜要上,没便宜,创造便宜也要上。
务求给敌人多放血,直到将敌人彻底消灭。
……
胡天八月即飞雪。
苏大为率领的人马,才走到一小半路程,气候已经大寒。
纵是苏大为和苏庆节这些异人无惧。
下面的兵卒也受不了。
每天都有人因为冻伤和疾病而减员。
到了麟德元年底,苏大为不得不在地方暂时驻扎,一来准备冬衣,御寒之物。
二来,他在等更多的情报。
此次出长安,他请了李治的旨意,允许都察寺向他提供情报支持。
只不过都察寺现在三位少卿手中,已经远不如他在位时灵便。
好在苏大为自己手里,也有一支人马,当初是从都察寺拉出一些人,以私人部曲的形式继续保留。
现在正好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