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零一小说wWw.db229.Com】,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平阳城外,初春的风尚未有多少暖意,但是路上的行人却多了起来。在这些行人当中,大多数都是身穿绸缎,头扎方巾的学子。
虽然走的相同方向,但是有人乘车,有人徒步。
乘车的细绢为饰,厚壁夹层,铺垫上毛毡,用以防寒,甚至有用铜管藏在其中,然后在车底之下用火盆燃烧木炭,用来驱寒,因此在这种车厢当中的温度和室外相差极大,只需要身穿单衣即可,自然和那些在道路上被寒风吹得瑟瑟发抖的比较起来,更显得风度翩翩,气度不凡。
天寒地冻,那是穷人的事情,至于家境殷实的富豪来说,寒冷便不再是一种威胁,而是展示自己实力的一种环境。
汉代求学之风鼎盛,前往平阳桃山学宫的人当中,都是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族给予厚望的学子,他们的目标有的是希望借此结交更多的人,有的则是希望通过这样的途径改变自己的人生……
不同的人,虽然行走的目标是一样的,但是人生的道路却不同,因此虽然在同一条路上,但是有的是在招朋引伴,高坐在车中饮酒欢笑;有的则是捧着一卷磨得锃亮的书卷,就算是走两步路都要看上一眼。
行行复行行,忽然之间前方的道路有些拥堵起来,上山的道路只有一条,自然是没有办法容纳这么多的车马同时而行,因此在衢门之下,便只能是弃车登山。
荀质仰头而望,一条石径蜿蜒而上,两旁桃树已经略略有了一些嫩绿细芽,身着青衫的学子们缓缓而行,给整座桃山增添了不少的生机和活力。
“啊切……”
正当荀质心潮澎湃的时候,旁边一人猛然间打了一个巨大的喷嚏,唾沫横飞,然后就有其仆人大呼小叫的,“……快快取些姜汤热酒来,小郎君莫惹了风寒……尤那个呆货,还不快去皮袍来给小郎君披上……”
荀质转头一看,一个明显是富家子弟刚从暖车当中出来,被寒风一吹,顿时几个喷嚏下来,鼻涕拖得老长,原先长袖飘飘的风度荡然无存。
荀质低下头,掩饰一下自己忍不住露出的笑意,然后随着人流,走过了衢门。
“衢门……”荀质念叨了一下,然后不由得又抬头看了看,“……衢门,衢门……呵呵,倒是别有一番味道……”
荀质是荀家子弟,但是却已经是旁支没落了,除了一个荀氏的姓之外,便只是挂在族叔之下,每年可以领取一次的族内学资而已。
不过就算是那点微薄的学资,从去年开始也就断了。
荀爽跟着刘协去了长安,荀彧带着家人远走冀州,尚留存在豫州的荀氏一族乱纷纷的群龙无首,像荀质这样的没落旁支,不管怎样算,都不在需要照顾的第一序列的名单之上,因此就断了生计。
不得已,便收拾了家中为数不多的细软,准备投奔冀州相对于较为亲近一些的族叔荀谌,原想着在其下多少做一个书吏,也能混一口饭吃,却没有想到半路之上却碰见了辞官的荀谌……
荀谌带着荀质,并没有返回豫州,而是在河内靠近温县的地方停留了下来,听闻平阳新开学宫,荀质便带着试一试的态度,禀告了荀谌也得到了他的支持,来到了这里。
“衢门……嗯,有道……”荀质看着山径半道石壁之上龙飞凤舞的有道二字,“……行衢道者不至?亦或是有其他之意……”
*******************
此时在桃山之上,守山学宫之内,斐潜正和蔡邕坐在一处,看着陆陆续续来到学宫的学子们。
今天只是开学而已,就已经来了不少的学子。
当然学宫之上能够容纳的学员数量是有限的,因此如果来得迟一些,可能就没有办法住在桃山之上了,而没有能够住在山上的,就算是说自己是学宫的学子,似乎也是低了一头,因此便有许多学子早早就来到了平阳,为的就是能够第一时间在开学的时候顺利入学……
“子渊,学宫大殿之上为何不奉周公?”蔡邕捋了捋胡须,然后看着斐潜,皱着眉问道。
蔡邕本身是比较赞成古文经学的,因此才问立周公之像而不是孔子之像,这一点刚好也是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一个根本的分歧点。
今文经学推崇的是孔子,认为所有的经学都是来源于孔子,因此就将孔子神圣化,作为知识的化身,所以在学宫之中多立孔子的画像或是雕像。
然而古文经学却认为所谓的四书五经并非全部都是出至于孔子,而是记载上古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史书而已,并非神圣化的东西,因此古文经学推崇的是周文王,认为周公所在的王朝才是所有华夏之礼的开端,所以多立周公画像。
蔡邕问斐潜的话语,并非只是问一个画像而已,而是问斐潜对于整个学宫的经学体系的态度和立场。
其实蔡邕也并非完全反对今文经学,只不过作为勘定可熹平石经的主要作者之一,对于今文经学当中那些所谓的纬书和微言大义实在是不敢苟同。
每个人都有对于经文的理解,或许之间相互有所偏差,这个蔡邕并不反对,但是蔡邕反感某个人将自己的理解强加到所有人的头上,还要求其他的人都必须据自己的臆断肆意的去解释经文,凡是不同的,都扣上一个反对孔子的帽子……
所以当蔡邕知道了斐潜将学宫大殿之内的周公像撤下的时候,顿时就有些不淡定了,跑来跟斐潜要问一个清楚。
斐潜笑笑,说道:“敢问师傅,孔子为人耶?亦或圣耶?”
蔡邕更是皱眉,说道:“仲尼既言‘未知生,焉知死’便可知其亦一凡人尔。”
斐潜继续说道:“周公亦人耶?亦圣耶?”
蔡邕一愣,然后停顿片刻,说道:“周公……不得长生,应亦为凡人……”
斐潜说道:“师傅言之有理,圣人当长生,故唯天地可称为圣……不过敢问师傅,若仲尼、周公皆凡人,既不立仲尼,何必雕周公?”
蔡邕略有所思,随后便看了看斐潜说道:“子渊此意……是欲不论古今?”
平阳城外,初春的风尚未有多少暖意,但是路上的行人却多了起来。在这些行人当中,大多数都是身穿绸缎,头扎方巾的学子。
虽然走的相同方向,但是有人乘车,有人徒步。
乘车的细绢为饰,厚壁夹层,铺垫上毛毡,用以防寒,甚至有用铜管藏在其中,然后在车底之下用火盆燃烧木炭,用来驱寒,因此在这种车厢当中的温度和室外相差极大,只需要身穿单衣即可,自然和那些在道路上被寒风吹得瑟瑟发抖的比较起来,更显得风度翩翩,气度不凡。
天寒地冻,那是穷人的事情,至于家境殷实的富豪来说,寒冷便不再是一种威胁,而是展示自己实力的一种环境。
汉代求学之风鼎盛,前往平阳桃山学宫的人当中,都是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族给予厚望的学子,他们的目标有的是希望借此结交更多的人,有的则是希望通过这样的途径改变自己的人生……
不同的人,虽然行走的目标是一样的,但是人生的道路却不同,因此虽然在同一条路上,但是有的是在招朋引伴,高坐在车中饮酒欢笑;有的则是捧着一卷磨得锃亮的书卷,就算是走两步路都要看上一眼。
行行复行行,忽然之间前方的道路有些拥堵起来,上山的道路只有一条,自然是没有办法容纳这么多的车马同时而行,因此在衢门之下,便只能是弃车登山。
荀质仰头而望,一条石径蜿蜒而上,两旁桃树已经略略有了一些嫩绿细芽,身着青衫的学子们缓缓而行,给整座桃山增添了不少的生机和活力。
“啊切……”
正当荀质心潮澎湃的时候,旁边一人猛然间打了一个巨大的喷嚏,唾沫横飞,然后就有其仆人大呼小叫的,“……快快取些姜汤热酒来,小郎君莫惹了风寒……尤那个呆货,还不快去皮袍来给小郎君披上……”
荀质转头一看,一个明显是富家子弟刚从暖车当中出来,被寒风一吹,顿时几个喷嚏下来,鼻涕拖得老长,原先长袖飘飘的风度荡然无存。
荀质低下头,掩饰一下自己忍不住露出的笑意,然后随着人流,走过了衢门。
“衢门……”荀质念叨了一下,然后不由得又抬头看了看,“……衢门,衢门……呵呵,倒是别有一番味道……”
荀质是荀家子弟,但是却已经是旁支没落了,除了一个荀氏的姓之外,便只是挂在族叔之下,每年可以领取一次的族内学资而已。
不过就算是那点微薄的学资,从去年开始也就断了。
荀爽跟着刘协去了长安,荀彧带着家人远走冀州,尚留存在豫州的荀氏一族乱纷纷的群龙无首,像荀质这样的没落旁支,不管怎样算,都不在需要照顾的第一序列的名单之上,因此就断了生计。
不得已,便收拾了家中为数不多的细软,准备投奔冀州相对于较为亲近一些的族叔荀谌,原想着在其下多少做一个书吏,也能混一口饭吃,却没有想到半路之上却碰见了辞官的荀谌……
荀谌带着荀质,并没有返回豫州,而是在河内靠近温县的地方停留了下来,听闻平阳新开学宫,荀质便带着试一试的态度,禀告了荀谌也得到了他的支持,来到了这里。
“衢门……嗯,有道……”荀质看着山径半道石壁之上龙飞凤舞的有道二字,“……行衢道者不至?亦或是有其他之意……”
*******************
此时在桃山之上,守山学宫之内,斐潜正和蔡邕坐在一处,看着陆陆续续来到学宫的学子们。
今天只是开学而已,就已经来了不少的学子。
当然学宫之上能够容纳的学员数量是有限的,因此如果来得迟一些,可能就没有办法住在桃山之上了,而没有能够住在山上的,就算是说自己是学宫的学子,似乎也是低了一头,因此便有许多学子早早就来到了平阳,为的就是能够第一时间在开学的时候顺利入学……
“子渊,学宫大殿之上为何不奉周公?”蔡邕捋了捋胡须,然后看着斐潜,皱着眉问道。
蔡邕本身是比较赞成古文经学的,因此才问立周公之像而不是孔子之像,这一点刚好也是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一个根本的分歧点。
今文经学推崇的是孔子,认为所有的经学都是来源于孔子,因此就将孔子神圣化,作为知识的化身,所以在学宫之中多立孔子的画像或是雕像。
然而古文经学却认为所谓的四书五经并非全部都是出至于孔子,而是记载上古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史书而已,并非神圣化的东西,因此古文经学推崇的是周文王,认为周公所在的王朝才是所有华夏之礼的开端,所以多立周公画像。
蔡邕问斐潜的话语,并非只是问一个画像而已,而是问斐潜对于整个学宫的经学体系的态度和立场。
其实蔡邕也并非完全反对今文经学,只不过作为勘定可熹平石经的主要作者之一,对于今文经学当中那些所谓的纬书和微言大义实在是不敢苟同。
每个人都有对于经文的理解,或许之间相互有所偏差,这个蔡邕并不反对,但是蔡邕反感某个人将自己的理解强加到所有人的头上,还要求其他的人都必须据自己的臆断肆意的去解释经文,凡是不同的,都扣上一个反对孔子的帽子……
所以当蔡邕知道了斐潜将学宫大殿之内的周公像撤下的时候,顿时就有些不淡定了,跑来跟斐潜要问一个清楚。
斐潜笑笑,说道:“敢问师傅,孔子为人耶?亦或圣耶?”
蔡邕更是皱眉,说道:“仲尼既言‘未知生,焉知死’便可知其亦一凡人尔。”
斐潜继续说道:“周公亦人耶?亦圣耶?”
蔡邕一愣,然后停顿片刻,说道:“周公……不得长生,应亦为凡人……”
斐潜说道:“师傅言之有理,圣人当长生,故唯天地可称为圣……不过敢问师傅,若仲尼、周公皆凡人,既不立仲尼,何必雕周公?”
蔡邕略有所思,随后便看了看斐潜说道:“子渊此意……是欲不论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