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零一小说wWw.db229.Com】,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潼关内外终于整个笼罩于冰冷的杀气之下,唐军的旌旗在关头迎风招展,关下则是密密麻麻,好像望不到尽头的河南大军。
在黄河岸边,送军械过河的徐世绩也迎来了王仁则所率的一万人马。
王仁则是齐王王世恽次子,二十多岁年纪,却已从军多年,骁勇善战,据说也颇有智计,李密败后,部将四散,大部分投了王世充,却还有些人负隅顽抗,在被击败后逃入山中。
王仁则那会率兵追剿,在嵩山里面转悠了很长一段时间,烧毁了不少容纳“贼人”的寺庙观宇,估计这也就是后来火烧少林寺的版本出处了。
他在山中肆无忌惮的杀戮,弄死了许多光头和道士,对于崇信佛道的人们来说简直罪大恶极。
于是很快便被王世恽亲自发话赶去了山东,当时和裴行俨一东一西,攻城略地,剿灭李密残烬,功绩卓著,并称二猛。
当然了,这里面也免不了王氏在给自己脸上贴金的意味,而作为太子的王玄应就对这个堂弟很不感冒,很多次都在王世充面前说其在山东滥杀无辜,招纳亡命,意图不轨。
只是皇帝王世充却不以为意,他觉着王氏子弟当中,还真就是王仁则最像他,所以待他一向宽容。
如果这样的情形继续下去,郑国存在的时间也再长一些的话,说不定王世充这里也能出现一个像秦王李世民一样的家伙呢。
徐世绩对王仁则不太了解,因为他随李密攻洛阳的时候,王仁则还缩在洛阳城中不敢冒头,直到他离开河南,王仁则才算崭露头角。
不管之前王世充表露出来的姿态有多狂妄,可实际上,一万兵马,大军又是近在咫尺,很明显的显示出了王世充对李破的提防之意。
交接的过程很简单,相当于是两边很正式的做了一次生意。
运过河的军械不算多,可那是相对于二十余万大军而言,其实堆在岸边像小山一样,不能算少了。
王仁则带人过去瞧了瞧,表示很满意,其实在心里却心疼的嘀咕了好几句败家子,因为这些刀枪盔甲乱七八糟的堆在一处不说,很多还都生锈发霉了。
这年月可不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节,对于军械不好好加以保养,弄的这么糟滥,不是败家子是什么?
王仁则见了自然心疼的很,因为河南大军的后勤补给向来糟糕,嗯,是非常糟糕……
当然,开始的时候不是这样的,王世充所率人马和其他官兵差不多,在各郡县都能进行兵员,军械,粮草等的补给,源源不断,远非各地义军所能相比。
可和李密对峙了几年,被李密给传染了。
李密麾下的义军将领们打仗,从来都是一般,说要打哪里,先来李密这里讨上些粮草,然后带着自家的队伍就走了,等粮草用尽,不管输赢,从开始到最后,到处抢掠一番,接着便珊珊回返。
后来击败张须陀,裴仁基等陆续降了李密,情形就要好上一些了,可像当年官军那般能够随时获得补给也是妄想,所以从始至终,李密就没建起来成系统的后勤补给,他做的其实就是从洛阳大仓里面往外倒腾粮食而已。
王世充在洛阳待了几年,李密把他硬生生拉到了一个同样的水平线上,并打的王世充找不到北,在这一点上不得不说,李密要比王世充强的多。
河南一直在走下坡路,并一路不停的掉进深渊当中,后勤补给体系早已崩溃,成批完好的军械连王仁则都很难见到了。
如果说洛阳城中出现这么一批刀枪盔甲,那一定是给皇帝亲军预备的,嗯,即便表象不怎么好看。
所以王仁则满意之余,还很重视,立即便命心腹率人运送去大军中军,并叮嘱一路不得停留……若有人上来抢夺,无须客气……
曾经为李密旧部的徐世绩这会总算有了点碰到穷亲戚的感觉了,不由自主的回想了一下当初在瓦岗山上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日子。
那会儿他已经劝动翟让和单雄信两人去抢运河船只,瓦岗山上的人越来越多,却也越来越是富裕。
只是李密来了,张须陀也到了,然后大家的生活就一泻千里,最艰难的时候无论将领兵卒,吃的都是一样,粟米饭……他娘的连腌菜都没有。
重礼在先,对于王仁则来说,徐世绩便是贵客,当然了,他的热情必定是极为虚假的,他要完成皇帝交给他的任务,接收岸边的军械还在其次,皇帝要他探听一下晋地的情形。
徐世绩来的正好,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嘛。
当然,这都是开玩笑,就算是两人都在河南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可徐世绩的祖籍是山东,王仁则的家乡在长安边儿上。
而年岁相仿的他们,除了曾在洛阳城头城下对望之外,就没有任何交集可言了。
可对于王仁则来说,这都不是事儿。
徐世绩显然不想在这里“多呆”,在陪着王仁则验看过军械之后,便要告辞离去,王仁则大笑着把住他的胳膊,硬是将人拽进了临时搭起来的军帐。
徐世绩“勉为其难”的从了,在耍心眼上,显然徐世绩更胜一筹,当然,心情上正好相反。
王仁则确实很高兴,徐世绩就很难说了,被派了过河,见到王仁则领兵而来的时候,他便觉得有点麻烦,王氏子弟,自然不是拉拢的对象,人家现在也是皇族了呢。
在账中坐定,一边应付着笑声不断的王仁则,徐世绩有点想笑,还真当自己是皇族了不成?沐猴而冠,过后有你哭的时候。
很快,两坛老酒,外加一些吃食便送了上来。
意外的,伙食还不错,酒很甘冽,显然是洛阳良酿,烤出来的獐鹿和兔子都很可口,不多时,烤鱼还摆了上桌。
因地制宜,很有当初李破的风范,苦日子嘛,就应该这么过才对。
王仁则举杯,“将军予我以重礼,放心,俺定不叫将军空手而归,来,先饮上一盏,其他事过后再说。”
徐世绩这会儿也不推脱了,举杯应道:“将军莫要客气,王氏已与大王有了姻亲……说起来,应是世绩先敬将军才对,失礼失礼。”
这话王仁则听着极为顺耳,可要仔细琢磨一下,味道却又有点不对,只是现在的情形,这个李密余孽姿态放的很低,对于他来说却是好事。
那么汉王舅兄的名头倒也不妨拿来用上一用。
几杯酒下来,王仁则便打开了话题,摇头晃脑的感慨道:“要说我河南的英雄豪杰多不胜数,将军正为其中翘楚,早些时,将军之名仁则便已如雷贯耳,只是后来将军销声匿迹,不想却是投了汉王,唉,世事无常,真是难以预料啊。”
这些话说出来,倒也真不算是惺惺作态,要知道,当初徐世绩在河南的名气确实不小,李密心腹,翟让被杀之后,徐世绩便一直率军驻守郑州,地位其实还在秦琼等人之上。
若非如此,李密也不会派张亮这样的人到他的军中作监军。
只是时移世易,如今的徐世绩在经历了那许多坎坷之后,已经略微懂得了收敛锋芒,爱惜羽毛的重要性,几年前的那些时候回想起来,就像是过去了几十年,他自己都不愿再行提起,就更不用说从旁人嘴里说出来了。
换句话说,从匪的经历,在遍地都以官军自居的晋地呆的久了,让徐世绩渐渐深以为耻,对那段经历不愿再多做回想了。
这时徐世绩虽说心有不喜,可还是笑道:“将军谬赞了,往事不堪回首……再说,俺也当不起豪杰一说,倒是将军,英雄年少,意气风发,相比之下,世绩那点成就又算的了什么呢?”
和俺相比,你这三姓家奴确也算不得什么,王仁则心里得意的想着,说实话,这两位一见面其实就相互看不顺眼。
徐世绩和王仁则年龄相仿,王仁则还要比徐世绩大上一些,可几年前的河南,有谁知道王仁则是哪个?
而徐世绩却已大名鼎鼎,在李密麾下独当一面,地位堪与裴仁基等人并列,要是不见面也就罢了,今日见了,王仁则自然而然的便有了那么几分嫉妒生成。
但时至今日,出身灞城王氏,又贵为“皇族”的他,居高临下的望过去,那点嫉妒顿时就更加扎心了起来。
反过来,徐世绩对王仁则这种世家子也颇为厌恶,觉着河南被祸害成现在这个样子,都是这些混账王八蛋造的孽,若非如此,他徐世绩当初何至于上瓦岗从匪?
两人这才是乌鸦落在猪身上,都只看到别人黑了呢。
可两人交杯换盏之间,却都笑语晏晏,你一句我一句的恭维让他们心中都暗自作呕,却还乐此不疲,也算是一件比较奇妙的事情了。
酒过三巡,王仁则终于笃定了下来,那位便宜妹夫并没有作妖的意思,河上只修建了两座浮桥,派来的徐世绩也还知情识趣,应是并无渡河之意……
潼关内外终于整个笼罩于冰冷的杀气之下,唐军的旌旗在关头迎风招展,关下则是密密麻麻,好像望不到尽头的河南大军。
在黄河岸边,送军械过河的徐世绩也迎来了王仁则所率的一万人马。
王仁则是齐王王世恽次子,二十多岁年纪,却已从军多年,骁勇善战,据说也颇有智计,李密败后,部将四散,大部分投了王世充,却还有些人负隅顽抗,在被击败后逃入山中。
王仁则那会率兵追剿,在嵩山里面转悠了很长一段时间,烧毁了不少容纳“贼人”的寺庙观宇,估计这也就是后来火烧少林寺的版本出处了。
他在山中肆无忌惮的杀戮,弄死了许多光头和道士,对于崇信佛道的人们来说简直罪大恶极。
于是很快便被王世恽亲自发话赶去了山东,当时和裴行俨一东一西,攻城略地,剿灭李密残烬,功绩卓著,并称二猛。
当然了,这里面也免不了王氏在给自己脸上贴金的意味,而作为太子的王玄应就对这个堂弟很不感冒,很多次都在王世充面前说其在山东滥杀无辜,招纳亡命,意图不轨。
只是皇帝王世充却不以为意,他觉着王氏子弟当中,还真就是王仁则最像他,所以待他一向宽容。
如果这样的情形继续下去,郑国存在的时间也再长一些的话,说不定王世充这里也能出现一个像秦王李世民一样的家伙呢。
徐世绩对王仁则不太了解,因为他随李密攻洛阳的时候,王仁则还缩在洛阳城中不敢冒头,直到他离开河南,王仁则才算崭露头角。
不管之前王世充表露出来的姿态有多狂妄,可实际上,一万兵马,大军又是近在咫尺,很明显的显示出了王世充对李破的提防之意。
交接的过程很简单,相当于是两边很正式的做了一次生意。
运过河的军械不算多,可那是相对于二十余万大军而言,其实堆在岸边像小山一样,不能算少了。
王仁则带人过去瞧了瞧,表示很满意,其实在心里却心疼的嘀咕了好几句败家子,因为这些刀枪盔甲乱七八糟的堆在一处不说,很多还都生锈发霉了。
这年月可不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节,对于军械不好好加以保养,弄的这么糟滥,不是败家子是什么?
王仁则见了自然心疼的很,因为河南大军的后勤补给向来糟糕,嗯,是非常糟糕……
当然,开始的时候不是这样的,王世充所率人马和其他官兵差不多,在各郡县都能进行兵员,军械,粮草等的补给,源源不断,远非各地义军所能相比。
可和李密对峙了几年,被李密给传染了。
李密麾下的义军将领们打仗,从来都是一般,说要打哪里,先来李密这里讨上些粮草,然后带着自家的队伍就走了,等粮草用尽,不管输赢,从开始到最后,到处抢掠一番,接着便珊珊回返。
后来击败张须陀,裴仁基等陆续降了李密,情形就要好上一些了,可像当年官军那般能够随时获得补给也是妄想,所以从始至终,李密就没建起来成系统的后勤补给,他做的其实就是从洛阳大仓里面往外倒腾粮食而已。
王世充在洛阳待了几年,李密把他硬生生拉到了一个同样的水平线上,并打的王世充找不到北,在这一点上不得不说,李密要比王世充强的多。
河南一直在走下坡路,并一路不停的掉进深渊当中,后勤补给体系早已崩溃,成批完好的军械连王仁则都很难见到了。
如果说洛阳城中出现这么一批刀枪盔甲,那一定是给皇帝亲军预备的,嗯,即便表象不怎么好看。
所以王仁则满意之余,还很重视,立即便命心腹率人运送去大军中军,并叮嘱一路不得停留……若有人上来抢夺,无须客气……
曾经为李密旧部的徐世绩这会总算有了点碰到穷亲戚的感觉了,不由自主的回想了一下当初在瓦岗山上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日子。
那会儿他已经劝动翟让和单雄信两人去抢运河船只,瓦岗山上的人越来越多,却也越来越是富裕。
只是李密来了,张须陀也到了,然后大家的生活就一泻千里,最艰难的时候无论将领兵卒,吃的都是一样,粟米饭……他娘的连腌菜都没有。
重礼在先,对于王仁则来说,徐世绩便是贵客,当然了,他的热情必定是极为虚假的,他要完成皇帝交给他的任务,接收岸边的军械还在其次,皇帝要他探听一下晋地的情形。
徐世绩来的正好,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嘛。
当然,这都是开玩笑,就算是两人都在河南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可徐世绩的祖籍是山东,王仁则的家乡在长安边儿上。
而年岁相仿的他们,除了曾在洛阳城头城下对望之外,就没有任何交集可言了。
可对于王仁则来说,这都不是事儿。
徐世绩显然不想在这里“多呆”,在陪着王仁则验看过军械之后,便要告辞离去,王仁则大笑着把住他的胳膊,硬是将人拽进了临时搭起来的军帐。
徐世绩“勉为其难”的从了,在耍心眼上,显然徐世绩更胜一筹,当然,心情上正好相反。
王仁则确实很高兴,徐世绩就很难说了,被派了过河,见到王仁则领兵而来的时候,他便觉得有点麻烦,王氏子弟,自然不是拉拢的对象,人家现在也是皇族了呢。
在账中坐定,一边应付着笑声不断的王仁则,徐世绩有点想笑,还真当自己是皇族了不成?沐猴而冠,过后有你哭的时候。
很快,两坛老酒,外加一些吃食便送了上来。
意外的,伙食还不错,酒很甘冽,显然是洛阳良酿,烤出来的獐鹿和兔子都很可口,不多时,烤鱼还摆了上桌。
因地制宜,很有当初李破的风范,苦日子嘛,就应该这么过才对。
王仁则举杯,“将军予我以重礼,放心,俺定不叫将军空手而归,来,先饮上一盏,其他事过后再说。”
徐世绩这会儿也不推脱了,举杯应道:“将军莫要客气,王氏已与大王有了姻亲……说起来,应是世绩先敬将军才对,失礼失礼。”
这话王仁则听着极为顺耳,可要仔细琢磨一下,味道却又有点不对,只是现在的情形,这个李密余孽姿态放的很低,对于他来说却是好事。
那么汉王舅兄的名头倒也不妨拿来用上一用。
几杯酒下来,王仁则便打开了话题,摇头晃脑的感慨道:“要说我河南的英雄豪杰多不胜数,将军正为其中翘楚,早些时,将军之名仁则便已如雷贯耳,只是后来将军销声匿迹,不想却是投了汉王,唉,世事无常,真是难以预料啊。”
这些话说出来,倒也真不算是惺惺作态,要知道,当初徐世绩在河南的名气确实不小,李密心腹,翟让被杀之后,徐世绩便一直率军驻守郑州,地位其实还在秦琼等人之上。
若非如此,李密也不会派张亮这样的人到他的军中作监军。
只是时移世易,如今的徐世绩在经历了那许多坎坷之后,已经略微懂得了收敛锋芒,爱惜羽毛的重要性,几年前的那些时候回想起来,就像是过去了几十年,他自己都不愿再行提起,就更不用说从旁人嘴里说出来了。
换句话说,从匪的经历,在遍地都以官军自居的晋地呆的久了,让徐世绩渐渐深以为耻,对那段经历不愿再多做回想了。
这时徐世绩虽说心有不喜,可还是笑道:“将军谬赞了,往事不堪回首……再说,俺也当不起豪杰一说,倒是将军,英雄年少,意气风发,相比之下,世绩那点成就又算的了什么呢?”
和俺相比,你这三姓家奴确也算不得什么,王仁则心里得意的想着,说实话,这两位一见面其实就相互看不顺眼。
徐世绩和王仁则年龄相仿,王仁则还要比徐世绩大上一些,可几年前的河南,有谁知道王仁则是哪个?
而徐世绩却已大名鼎鼎,在李密麾下独当一面,地位堪与裴仁基等人并列,要是不见面也就罢了,今日见了,王仁则自然而然的便有了那么几分嫉妒生成。
但时至今日,出身灞城王氏,又贵为“皇族”的他,居高临下的望过去,那点嫉妒顿时就更加扎心了起来。
反过来,徐世绩对王仁则这种世家子也颇为厌恶,觉着河南被祸害成现在这个样子,都是这些混账王八蛋造的孽,若非如此,他徐世绩当初何至于上瓦岗从匪?
两人这才是乌鸦落在猪身上,都只看到别人黑了呢。
可两人交杯换盏之间,却都笑语晏晏,你一句我一句的恭维让他们心中都暗自作呕,却还乐此不疲,也算是一件比较奇妙的事情了。
酒过三巡,王仁则终于笃定了下来,那位便宜妹夫并没有作妖的意思,河上只修建了两座浮桥,派来的徐世绩也还知情识趣,应是并无渡河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