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零一小说wWw.db229.Com】,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楼令知道历史上赵氏和魏氏、韩氏联合瓜分了智氏。

    那么就是,在智氏被瓜分之前,中行氏已经在晋国被除名了。

    楼令并不知道中行氏怎么消失,一番推测认为应该是在家族内斗中被智氏所吞并。

    尽管楼令猜测错了过程,推测的结果却是对的。

    范氏联合中行氏要消灭赵氏,他们千不该万不该将列国牵扯进了晋国的内战,导致晋君号召众贵族消灭了范氏与中行氏。随后范氏与中行氏遭到了瓜分,中行氏的大部分封地就是被智氏拿去。

    获得了中行氏大部分封地的智氏一跃成为晋国内部最强的家族,使得智瑶有横压赵氏、魏氏、韩氏的资本,可惜的是智瑶碰上了一个没有道德底线的对手,那人便是赵毋恤。

    楼令并不知道当前是公元前多少年。

    事实上,哪怕是历史学家,不是专门研究某个历史时期,光是听年号的话,真的很难知道是公元前多少年。

    智氏被灭发生在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

    赵氏、魏氏、韩氏瓜分晋国发生在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

    楼令所处的年代是在周灵王六年(前566年)。

    智氏在哪一年被灭,楼令倒是知道。

    因为每一次更换年号都会重新计数的关系,再来就是楼令不知道更换了几任周天子,每一任周天子活了多少年,真的不知道距离智氏被灭多少年。

    “智罃之后是智朔,智朔之后是智盈,智盈之后是荀跞,智跞之后是智申,智申之后才是智瑶。”楼令从智罃开始算,算到智瑶出生已经过了智氏的五代人。

    那么,楼令知道智氏是短命的基因吗?他也不知道。

    目前楼令只猜测智朔可能会英年早逝,料定智盈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会成为一家之主了。

    历史上,智朔没有成为智氏之主就病逝,到了智盈也是一个短命鬼。

    智盈到三十四岁就病逝,导致荀跞以弱冠之年继承家主之位,要是没有中行吴看顾智氏的话,当时的智氏根本保不住卿位。

    也是在中行吴时期,荀氏再一次实现大团结,使得在与赵氏、范氏、韩氏、魏氏的竞争中占上风,荀氏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壮大。

    现在的楼令只笃定一点,由于智朔身体状况堪忧,导致智罃压根就不敢死。

    生老病死这种事情是世间的规律,想死很容易,能够活多久则是全凭天意了。

    人的意志力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只要意志力足够强大,人体器官不是彻底坏死之前,确实可以在生病之后硬挺着。

    有一个现象,人在知道自己得了癌症的之后,症状会极速恶化;有出现极个别的例子,某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得了癌症,等进行体检却知道患过癌症,只是癌症竟然已经神奇的消失了。

    楼令很难猜测智罃还能够活多少年。

    正是智朔身体状况堪忧的因素,楼令不得不怀疑智罃是不是真的那么迫切想跟中行偃分家。

    “里面的问题很大,大舅哥到底是不是装的?”楼令暂时搞不明白这一点。

    直接说就是,智朔这个继承人出现了大问题,智罃的年纪已经很大,智盈却是年龄极小,真是智氏跟中行氏分家的好时机吗?

    这样一来,荀氏内部进行演戏,似乎成了有很大可能性的事情。

    “可是,他们演这么一出是有什么用意?”楼令只能往两个方向猜测:“让大舅哥当卧底,平时刺探情报,必要的时候反戈一击;荀氏认为斗不过郤氏和我家的联合,分出一个智氏使荀氏得以延续?”

    两个可能性到底是哪一个比较高,很难去得出判断。

    只不过,有了相关猜测的楼令,他在对待智氏的事项上,一定是会出现改变了。

    在随后的时间里,晋国高层每天举行会议,只等楼令将怎么处理郑国取得的收获,拿出一个方案。

    一直等到第九天,楼令将方案制定完毕,前去拜访郤氏两堂兄弟。

    “你这个方案,分配给中小家族的份额是不是太高了?”郤锜属于不解就问的性格。

    如果分为十成的话,在楼令的方案之中,分配给了中小家族三成。

    晋国参加“杨梁之战”的中小家族约是一百四十多个,他们合起来的参战部队大概是六七万的样子,应该占了晋国总出兵人数的三分之一。

    那一战,几个卿位家族两次出兵,郤氏出动接近四万部队,楼氏出动了两万四千,范氏和荀氏分别出动了两万左右,祁午出动了一万七千左右。

    在这一个方案之中,楼令将应该给予晋君周的那一部分扣除,剩下的按照出兵的比例以及立下的功劳进行分配,讲实话就是显得非常公正。

    “能不能将给予君上的减少到二成?”郤至问道。

    按照既定的规则,无论是取得什么收获,反正就是要划出四成给予一国之君。

    晋国在晋厉公之后,由于他极大的坏了规矩,到晋君周当政期间发生了一些改变,比如晋君周没有了对战利品的优先选择权。

    跟晋君周没有实际掌权有关,再来是他手头没有多少心腹,不具备武力镇压的条件。

    等晋君周有了足够的实力增强权柄,他一定会试图获得优先选择权,并且视为是在拿回本该属于他的权力。

    “我不是在欺负君上。”郤至非常正经地说道:“要是按照老规矩,超过服役期间是由国君来担负后勤。鉴于君上根本拿不出资源,是我们在超过服役的期间之后,担起了后勤供应的重任。既然君上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凭什么还拿四成之多?”

    确实是那样子的。

    任何受到征召参加国战的家族,他们用纳赋来抵消应该交的税额,同时存在服役的期限。

    没有超过服役期间,参战的家族正常抵消税额,一国之君不需要承担后勤,自然还是分四成给一国之君。

    一般情况下就是服役三到四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一切后勤由各个参战的人自行负责。

    晋国多增加了一个“羡”的阶层,因为“羡”是亦兵亦农的关系,他们从列装到后勤供应由家族来负责。

    “徒”、“士”、“大夫”进行纳赋都有相关的前置要求。

    例如“士”无法带满一个“两”的战兵数量,缺多少就需要补上应该缴纳的税。

    以前,一名“士”带上二十四人,连他在内就是一个二十五战兵的满编“两”。

    等晋国编制完成扩编之后,一个满编的“两”变成一共需要七十五名战兵。

    没有多少“士”可以带满七十五战兵,收税政策肯定是要做出合理规划,相关的方案就是由楼令拿出来,得到当时在任中军将栾书的通过。

    只不过,不管出现了什么变化,参战的服役时间是三到四个月并没有变。

    所以,不止是卿位家族,包括其余的家族,他们在那一场长达一年半的战争,确确实实是超过期限的服役事实。几乎每一个家族为了大局着想,甚至是进行了超额的部队征召。

    “这正是我要说的事情。”楼令拿出了一个新的方案。

    这一个新方案里面,分配给晋君周的只剩下一成,扣出来的三成平摊给所有贵族,不变的是一样按照出兵数量与立下的功劳实施分配。

    “君上并未实际掌权,尽管第二个方案绝对合情合理,很难免不会被视为在进行欺压。”楼令一脸严肃地说道:“光是君上同意没有什么用。只有卿大夫认可同样不行,需要包括君上与所有贵族认可。”

    只要晋君周同意就能够执行,问题是会留下很大的政治隐患。

    因此,只能是三个阶层全部一起做政治背书,一来是减少国内出现幺蛾子的可能性,再来就是让其他国家闭嘴。

    晋国之君无法获得四成战利品,关其他国家什么事?确实是会影响到其他国家。

    要是有人拿发生在晋国的例子要求本国的国君,算是有一个现成的例子可以作为依据了。

    不要忘记晋国是霸主国,届时提出那种要求的人,他们会提出一个观点,霸主国的君主都能够接受,凭什么本国君主不能接受。

    并非每一个国家的君主都没有实权,好些国家的权力超乎想象的大,他们能够允许自己拿不到四成战利品吗?

    事关自己的利益,谁还不会极力抗争呢?他们很难免就会对发生在晋国的事情说三道四了。

    而国外形成舆论风潮,比如疯传晋国的卿大夫欺负晋君周,哪怕是卿位家族都要考虑舆论的影响,不可能完全无视的。

    因为一旦对卿位家族不利的舆论形成风潮,其他贵族就会团结到晋君周身边,破坏晋国现有的政治格局,说不得就要打一场“保王战争”了。

    很明显,郤锜和郤至都没有搞明白怎么回事,他们认为楼令将事情弄得太过于复杂了。

    楼令其实一直挺困惑,看上去郤锜和郤至都不怎么在乎名声?

    “明明君上一点力没有出,能够拿到其中的一成,还会产生不满?”郤至看上去比较不满,又说道:“我想看看谁敢叽叽歪歪,到时候出兵讨伐。”

    楼令很无语。

    那是所有国家的一国之君一直在拿四成。

    即便是一国之君出力甚少,哪怕一点力气没出,一样拿四成的例子多不胜数。

    谁叽叽歪歪就打谁?霸主国不是这么当的。

    郤锜面无表情地说道:“好处不是由我们来独占。其他人别想坐享成果。”

    有人不愿意多拿,勇敢地站出来进行反对。

    他俩就没有明白楼令在做什么。

    其实就是楼令为了防止被舆论所裹挟,想要率先裹挟所有人。

    楼令跟郤氏的堂兄弟谈妥,没有逗留多久进行闲聊,不一会儿就提出告辞,再先后找荀氏和范氏的叔侄。

    范氏那边在楼令阐述完自己的意见,得知郤氏堂兄弟认可,没有迟疑表示赞同。

    荀氏这边出了一些状况,倒不是其它什么事情,单纯就是智罃拖了好一会才出现,让楼令与中行偃尬聊了将近两刻钟。

    中行偃正不爽楼令干涉荀氏的内部事务,尤其是必须吃下那个哑巴亏,尽管表现得如同往常那般热情,还是让楼令察觉到气氛的诡异。

    荀氏这一对叔侄在得知郤氏堂兄弟和范氏叔侄皆同意之后,一样没有做出犹豫或挣扎的表演,甚至中行偃表示可以挑大梁负责跟其余中小家族进行沟通。

    目前,晋国还有相当一部分中等家族不属于某个卿位家族的附庸,拥有完全自主权的小家族数量更多。中行偃要接触的家族,自然就是这些了。

    “由中军佐前往沟通,自然是极好。”楼令知道中行偃想干什么,也知道中行偃能够笃定被发现意图。

    有些事情压根就瞒不住,不如趁势将事情给办了,不对吗?

    中行偃一定也是在趁机试探楼令的敌意有多强。

    要是楼令对中行偃的敌意或恶意足够强,一定不会接受由中行偃负责跟那些中小家族进行沟通。

    “很快就不是中军佐了。”中行偃一脸的笑呵呵。

    楼令能说什么?他只能露出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在怎么处理战利品的事情结束之后,新一轮的卿位变更议题就会正式被拿出来讨论。

    说是进行讨论,郤氏、楼氏、范氏、荀氏已经在意见上达成一致,作为国君的晋周也已经表态愿意接受,其实就是在通知其他家族卿位发生变动的结果。

    祁氏?他们虽然还是坐在餐桌之上,但是已经没有拿起刀叉的资格。

    讲事实就是祁氏没有被范氏放在盘子里端上餐桌,他们就该因此而庆幸了。

    因为需要其他贵族参与进来,所以又拖了半个月之久,新的一轮会议才针对战利品的分配进行讨论。

    “寡人知晓民生之艰难,为了能够渡过难关,决议只拿其中的一成。”晋君周说得非常大度。

    其实,那是其他卿大夫喊祁午来进行通知,告诉祁午正在发生什么事情,形成的格局是怎么样,再由祁午来跟晋君周沟通。

    等晋君周得知正在发生的事情,看到楼令书写的两份分配方案,只能说写得很好,要是只有自己可以获得四成战利品的那一份就更好了。

    当时,晋君周得知两份方案已经被大多数贵族所知情,哪里不知道只剩下一个选择呢?

    所以了,正式举行会议,提到了战利品的分配,晋君周不等楼令拿出两份方案,直接进行了表态。

    楼令的左袖是那一份国君得到四成的方案,右袖则是国君得到一成的方案。

    郤锜示意楼令赶紧拿出方案传阅。

    楼令选择拿出左袖的那一份方案。

    “拿错了?”郤锜看到这份方案写的是晋君周分到四成,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楼令,等着给一个解释。

    楼令干脆挪动位置过去,低声说道:“走一遍谦让的流程。”

    只能说,郤锜先是傻眼,随后深皱眉头。

    走流程是什么鬼?

    知道三请三让的典故吧?这个典故发生在南唐。

    只不过,周公旦有些相似的例子。

    郤锜之所以皱眉是不想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搞得太复杂。

    可是,楼令认为有必要走一下流程。

    没有看到晋君周在强行挽尊吗?即便这一次他不该拿到四成之多,到底是他自愿,还是被迫接受,肯定是截然不同的。

    楼令从来没有想将场面搞成是一众贵族逼迫晋君周同意,一旦开了这一个历史先河,打击君权固然有利于卿大夫,直接扇脸对于晋国的现阶段却不是什么好事。

    看看现如今周天子的遭遇,要是晋国之君也变成那样,只会让晋国变得更加失控。

    方案后面到了晋君周手里,他做出了跟郤锜一样的举动,也就是立刻看向楼令用眼神询问是不是拿错了。

    很快,晋君周意识到什么情况,再一次表示大家都太难了,自己愿意做出牺牲。

    除了不想演戏的郤锜,卿大夫轮番进行表演,场面看上去非常友爱。

    “我要不要跟着劝一劝?”狐雍悄悄靠近楼令,问了这么一个傻问题。

    楼令低声说道:“不需要你们表态。”

    后面,狐雍回去自己的位置,悄悄告诉魏颗,说道:“下军将吩咐,我们不需要表态。”

    魏颗差点翻白眼。

    国君在跟卿大夫表演君臣和谐,无非就是相同的结果之下,使得场面更好看一些,谁敢掺和进去就是一个二傻子。

    若是其余贵族跟着劝晋君周还是拿四成之多,闹到晋君周盛情难却真拿,以为一众卿大夫会找谁算账?大家本来可以多分到的战利品也要没有了。

    由于楼令在出力与功绩,包括必要的平衡,几乎全部都照顾到,根本没有人会站出来当那个二傻子。

    本该在军队超期服役需要负责后勤的晋君周都能够拿到一成,其实也受到了照顾,只是他恐怕很难认为是一种照顾,只知道少得到了四成。

    晋君周要是接受自己也是被照顾到的群体,心里一定会好受很多。

    史官将大殿内正在发生的事情提笔记录。

    只看史书的记载,不知道事情真相的人,他们该赞叹晋国之君与卿大夫在这一场会议上,表现得有多么互相友爱了。

    “寡人不忍众民受苦啊!”晋君周说得非常动情。

    早就不耐烦的郤锜站起来,闷声说道:“赶紧进入下一个议题。”

    话音落,场面一时间冷场了。

    很多人聚在一块,最怕突然间的冷场。

    郤锜才不管其余人为什么一副傻眼的样子,本来人已经坐下,重新站了起来,说道:“臣提议针对卿位进行重新排序。”

    “臣附议!”

    中行偃、智罃、郤至、楼令、士鲂、士匄、祁午也站起来。

    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件事情的晋君周,他依旧需要走流程,问道:“为何啊?”

    晋国的卿位基本上就是属于那些特定的家族,跟多数人的关系很大,只是多数人根本无法进行干涉。

    郤锜简短地说了一下理由,借口是各个军团的主力构成需要重新搭配。

    没有卿大夫反对,轮不到其他贵族发表意见,晋君周能够看出郤锜心情很差,不想横生枝节。

    “如此,名单提交给寡人。”晋君周说道。

    郤锜拿出名单,经由宦官呈到晋君周手上。

    那些不知道会发生卿位变动的人,他们先是傻眼,随后与附近的人低声交流。

    说话的人太多,以至于大殿内出现了“嗡嗡”声。

    宦官看到晋君周的示意,赶紧喊道:“肃静!”

    晋君周念了一下新的卿位排序。

    如果新的卿位安排通过,变动如下:中军将郤锜、中军佐郤至,上军将楼令、上军佐中行偃,下军将智罃、下军佐士鲂,新军将士匄、新军佐祁午。

    本来有人猜测祁午会被撸掉卿位,等新的卿位排序名单被公布,发现祁午竟然得到留任,搞得大殿内出现了短暂的哗然声。

    要是晋君周想搞事情,可以借由出现哗然声,询问谁有不同意见。

    只要能够参与会议,愿意承担相应的后果,自然可以表达不同的意见。

    晋君周不想搞事,先表示接受卿位变动,再说道:“想来众臣无有异议。”

    任何一个文明,说话的用词排序都有讲究,论起来华夏文明的用词排序最能够做文章。

    比如晋君周刚才要是说“想来众臣有无异议”,再“无”和“有”的顺序上改变,压根就是在暗示谁赶紧跳出来反对。

    有公族封君率先回答“无异议”,随后便是景从的场面,新的卿位变动也就属于一同认可了。

    晋君周当场书写该有的文书,需要盖的印玺一个不缺,拢共分成四份,一份在晋国的典藏室留档,两份送到周王室和鲁国的典藏室,剩下的一份当然是给某职位的卿大夫。

    晋国内部的卿位变动,怎么还要告知周王室和鲁国?那是方便其他国家的君臣知晓发生了什么事情,想要跟晋国进行哪一项沟通,避免会出现找错人的情况。

    这一次的卿位变动不涉及到他们原本兼任的职位,本来兼任哪个官职,日后继续兼任。关于这一点,有在文书上写明。

    挺大的一件事情,看似风轻云淡的办成了。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铁血虎贲战大明 大唐:每天签到,奖励太多了 农家娃的科举生涯 我在大唐皇宫种土豆 大明锦衣 我真是个铸剑师 定国侯 大明镇抚使 大秦:古代修仙 三国:赵云是我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