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驿站惊魂夜
收藏【零一小说wWw.db229.Com】,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驿站惊魂
今天的故事细思极恐。我感觉如果拍成电影会很精彩。当然,仔细读故事的您,肯定会脑补出比电影更加精彩的画面。故事的后面有我的评论解读,欢迎您发表不同的看法。
故事发生在东平郡王安禄山领兵叛乱之前。
有这么一个举人,名叫孟不疑,客居在山西潞州。这一天,孟不疑外出游历,因贪图赶路错过了宿头。无奈何咬牙前行,时至半夜,见远处灯火闪烁,原来是一座驿站。
驿站在前,孟不疑加快了脚步,转眼来在驿站门口。手拉着驿站的门环喘了口气,还没敲门,稍一用力,那门环竟然被他扯了下来。孟不疑人往前一栽,一下子扑开了大门。
图片
正在孟不疑拿着老旧的门环发呆时,驿站管事忙过来把他让至室内。言说年久失修,门板老旧,请孟不疑不要怪罪。孟不疑也没多想,吃喝完毕刚要洗脚睡觉时,忽然听到外面呼啦啦来了好多人很是热闹。孟不疑忙跑出来察看,原来是数十个仆从簇拥着一人来到驿站投宿。这时,仆从中一人高声叫到:“山东淄青节度使幕僚张评事大人到了。”
管事和驿卒们一看来了这许多人,忙出来迎接,置办酒饭。众人安排妥当,各自分席落座,转眼酒菜齐备,杯盘声起,张评事众人吃喝起来。
图片
孟不疑在一旁看着,心想这张评事倒也是个人物,萍水相逢,即是有缘,不如去结交一下。于是整理好衣衫,迈步来在张评事席前躬身施礼道:“举人孟不疑,拜见张评事大人。”
张评事正自顾自地大口饮酒,哪里顾得上其他。孟不疑见张评事不理他也就退回到西边自己的隔间里待着。外面吃喝声络绎不绝,孟不疑正因张评事的傲慢无礼而生气时,只听外面张评事大吵大嚷着呼喊驿卒索要煎饼。孟不疑沉默不语,透过隔板缝隙看着张评事越发生气了。
图片
过了好一会儿,煎饼终于做好了。孟不疑扒着隔板一看,只见驿卒端着一盘煎饼送了上来。视线离开煎饼往后一挪,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只见端煎饼的驿卒身后跟着一个黑乎乎像猪一样的东西。那东西直立行走,驿卒摆放盘子的时候它就站在灯影里一动不动。驿卒离开它也离开,如此往返五六次,张评事众人竟然完全没看到,依旧吃吃喝喝。
孟不疑十分惊恐,险些叫出声来。好在也没再发生其他事情便也没再声张。遭此惊吓,本来困倦的孟不疑睡不着了,靠着墙,隔着缝隙盯着外面动向。屋外吃喝已毕,众人各自睡下。张评事也鼾声大作,睡了起来。
夜至三更。孟不疑终于盯得累了,困意袭来,不由得眼皮打架。他斜靠着墙刚要合眼,忽见外屋突然出现一个身穿黑衣的人影和张评事扭打在一起。打了一会难分胜负,两人互相拉扯着一路打到东厢房。互相殴打的拳击声如同舂米,清晰可闻。孟不疑死盯着外面的情况,过了一会儿,只见张评事披散着头发,赤裸着上身走出东厢房,回到自己床上倒头便睡,仿佛什么也没发生。
图片
这样一来孟不疑彻底没了睡意,就那样靠着墙熬到五更。窗外依旧黑沉沉一片,看不见丝毫光亮。就在孟不疑发呆时,忽然听到张评事呼唤仆人的声音。仆人听到呼唤,起身点燃蜡烛,伺候张评事穿好衣服。穿戴完毕,张评事转身来在西厢房门口,用手敲了敲隔板,躬身进来,见孟不疑坐在那,于是笑着说:“我昨天喝醉了,竟然不知道和读书人住在同一间屋里。”说完躬身一礼,邀请孟不疑一起吃早饭。
两人对坐而餐,相谈甚欢,仿佛啥也没发生过。孟不疑见他也不提昨夜之事,只好也不提及。就在两人吃得开心时,张评事突然低下头小声说:“昨晚之事我很惭愧,希望先生您不要说出去。”孟不疑见他说破,赶忙点点头答应下来。紧接着,张评事又神经兮兮地说道:“我急着赶路,需要早走,希望您一定不辞辛苦,在我之前出发离开驿站。”说着从靴子筒里掏出一锭黄金,说是一点心意,希望孟不疑能保守秘密,别把夜间发生的事情说出去。
图片
孟不疑怕张评事对自己不放心,于是便收下黄金。整理好行囊,赶在张评事一行人之前离开了驿站。
就这又走了几日。一路上孟不疑总是不自觉地想起那天夜里的事。头都快挠秃了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一天正在赶路,时不时就有几匹快马飞驰而过。孟不疑见马上之人都是捕快衙役模样,心中生疑,于是拉住过往行人询问。一问之下,这才得知这些捕快是在缉拿杀人犯。再一细问,人们告诉他说:“有个张评事在驿站住宿,第二天天没亮就早早就离开了。等到天明,随从们发现他骑的马上竟然没有人,张评事凭空消失了。众人无奈何又回到驿站寻找,结果在驿站的西厢房里发现一领破席子。打开席子一看,里面竟然是一具白骨。白骨上一丝肉都没有,地上也没有一丁点血迹,只有剩下一只鞋子胡乱丢在那。”
孟不疑听罢寒毛倒立,白日里竟然冒出一股凉气直冲天灵盖。那西厢房不正式自己住的地方吗……正在孟不疑呆立思索时又有人说:“那个驿站本是前朝遗留,太过老旧。听说时不时就闹妖怪,也不知道到底是啥东西。”
从此之后,本不信佛的孟不疑每当夜里吃饭时,都会神叨叨地祭祀一番。再后来,孟不疑无心科举,在云水游历中度过了一生。
评论:
这个故事细思极恐。也许有人理不清头绪,我试着解读一下:
孟不疑刚开始见到的,只顾喝酒,不搭理他的那个张评事应该是真的张评事。跟着驿卒的像猪一样的黑影应该就是驿站里的妖怪。这个黑影应该就是夜里和张评事打架的黑衣人。
文中描写二人从正厅打倒东厢房,张评事在里面打了很久才出来,我感觉再出来的这个已经不是真的张评事了。要不然作者也不会强调张评事再出来时披散着头发赤裸着上身。
如此说来,五更十分和孟不疑一起吃早饭的也不是张评事本人。此时,真正的张评事应该早就死在了东厢房。
设身处地地想,真是毛骨悚然。这也能解释得通为何张评事要求孟不疑保守秘密了,无非是妖怪害怕泄露自己的真实样貌行踪罢了。
为何不直接杀掉孟不疑,可能是害怕事情闹得太大,万一引来高人降妖,岂不是引火烧身吗。至于说妖怪为何要让孟不疑提前走,可能是为了把张评事的白骨转移到西厢房,行那嫁祸于人的勾当。其目的大概也是为了掩盖自己行凶吃人的事实。
当然,您也可以有别的猜测,欢迎大家留言点评,说出您的看法。
原文:
东平未用兵,有举人孟不疑,客昭义。夜至一驿,方欲濯足,有称淄青张评事者,仆从数十。孟欲参谒,张被酒,初不顾,孟因退就西间。张连呼驿吏索煎饼,孟默然窥之,且怒其傲。良久,煎饼熟,孟见一黑物如猪,随盘至灯影而立。如此五六返,张竟不察。孟因恐惧,无睡,张寻大鼾。至三更后,孟才交睫,忽见一人皂衣,与张角力,久乃相摔入东偏房中,拳声如杵。一饷间,张被发双袒而出,还寝床上。人五更,张乃唤仆,使张烛巾栉,就孟日:“某昨醉中,都不知秀才同厅。”因命食,谈笑甚欢,时时小声日:“昨夜甚惭长者,乞不言也。”孟但唯唯。复日:“某有程须早发,秀才可先也。”遂摸靴中,得金一挺授日:“薄贶,乞密前事。”孟不敢辞,即为前去。行数日,方听捕杀人贼。孟询诸道路,皆曰淄青张评事至其驿早发,迟明,空鞍失所在。驿吏返至驿寻索,驿西阁中有席角,发之,白骨而已,无泊一蝇肉也, 地上滴血无余,惟一只履在旁。相传此驿旧凶,竟不知何怪。举人祝元膺尝言亲见孟不疑说,每每诫夜食必须发祭也。祝又言孟素不信释氏,颇能诗,其句云:“白日故乡远,青山佳句中。”后常持念游览,不复应举。
驿站惊魂
今天的故事细思极恐。我感觉如果拍成电影会很精彩。当然,仔细读故事的您,肯定会脑补出比电影更加精彩的画面。故事的后面有我的评论解读,欢迎您发表不同的看法。
故事发生在东平郡王安禄山领兵叛乱之前。
有这么一个举人,名叫孟不疑,客居在山西潞州。这一天,孟不疑外出游历,因贪图赶路错过了宿头。无奈何咬牙前行,时至半夜,见远处灯火闪烁,原来是一座驿站。
驿站在前,孟不疑加快了脚步,转眼来在驿站门口。手拉着驿站的门环喘了口气,还没敲门,稍一用力,那门环竟然被他扯了下来。孟不疑人往前一栽,一下子扑开了大门。
图片
正在孟不疑拿着老旧的门环发呆时,驿站管事忙过来把他让至室内。言说年久失修,门板老旧,请孟不疑不要怪罪。孟不疑也没多想,吃喝完毕刚要洗脚睡觉时,忽然听到外面呼啦啦来了好多人很是热闹。孟不疑忙跑出来察看,原来是数十个仆从簇拥着一人来到驿站投宿。这时,仆从中一人高声叫到:“山东淄青节度使幕僚张评事大人到了。”
管事和驿卒们一看来了这许多人,忙出来迎接,置办酒饭。众人安排妥当,各自分席落座,转眼酒菜齐备,杯盘声起,张评事众人吃喝起来。
图片
孟不疑在一旁看着,心想这张评事倒也是个人物,萍水相逢,即是有缘,不如去结交一下。于是整理好衣衫,迈步来在张评事席前躬身施礼道:“举人孟不疑,拜见张评事大人。”
张评事正自顾自地大口饮酒,哪里顾得上其他。孟不疑见张评事不理他也就退回到西边自己的隔间里待着。外面吃喝声络绎不绝,孟不疑正因张评事的傲慢无礼而生气时,只听外面张评事大吵大嚷着呼喊驿卒索要煎饼。孟不疑沉默不语,透过隔板缝隙看着张评事越发生气了。
图片
过了好一会儿,煎饼终于做好了。孟不疑扒着隔板一看,只见驿卒端着一盘煎饼送了上来。视线离开煎饼往后一挪,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只见端煎饼的驿卒身后跟着一个黑乎乎像猪一样的东西。那东西直立行走,驿卒摆放盘子的时候它就站在灯影里一动不动。驿卒离开它也离开,如此往返五六次,张评事众人竟然完全没看到,依旧吃吃喝喝。
孟不疑十分惊恐,险些叫出声来。好在也没再发生其他事情便也没再声张。遭此惊吓,本来困倦的孟不疑睡不着了,靠着墙,隔着缝隙盯着外面动向。屋外吃喝已毕,众人各自睡下。张评事也鼾声大作,睡了起来。
夜至三更。孟不疑终于盯得累了,困意袭来,不由得眼皮打架。他斜靠着墙刚要合眼,忽见外屋突然出现一个身穿黑衣的人影和张评事扭打在一起。打了一会难分胜负,两人互相拉扯着一路打到东厢房。互相殴打的拳击声如同舂米,清晰可闻。孟不疑死盯着外面的情况,过了一会儿,只见张评事披散着头发,赤裸着上身走出东厢房,回到自己床上倒头便睡,仿佛什么也没发生。
图片
这样一来孟不疑彻底没了睡意,就那样靠着墙熬到五更。窗外依旧黑沉沉一片,看不见丝毫光亮。就在孟不疑发呆时,忽然听到张评事呼唤仆人的声音。仆人听到呼唤,起身点燃蜡烛,伺候张评事穿好衣服。穿戴完毕,张评事转身来在西厢房门口,用手敲了敲隔板,躬身进来,见孟不疑坐在那,于是笑着说:“我昨天喝醉了,竟然不知道和读书人住在同一间屋里。”说完躬身一礼,邀请孟不疑一起吃早饭。
两人对坐而餐,相谈甚欢,仿佛啥也没发生过。孟不疑见他也不提昨夜之事,只好也不提及。就在两人吃得开心时,张评事突然低下头小声说:“昨晚之事我很惭愧,希望先生您不要说出去。”孟不疑见他说破,赶忙点点头答应下来。紧接着,张评事又神经兮兮地说道:“我急着赶路,需要早走,希望您一定不辞辛苦,在我之前出发离开驿站。”说着从靴子筒里掏出一锭黄金,说是一点心意,希望孟不疑能保守秘密,别把夜间发生的事情说出去。
图片
孟不疑怕张评事对自己不放心,于是便收下黄金。整理好行囊,赶在张评事一行人之前离开了驿站。
就这又走了几日。一路上孟不疑总是不自觉地想起那天夜里的事。头都快挠秃了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一天正在赶路,时不时就有几匹快马飞驰而过。孟不疑见马上之人都是捕快衙役模样,心中生疑,于是拉住过往行人询问。一问之下,这才得知这些捕快是在缉拿杀人犯。再一细问,人们告诉他说:“有个张评事在驿站住宿,第二天天没亮就早早就离开了。等到天明,随从们发现他骑的马上竟然没有人,张评事凭空消失了。众人无奈何又回到驿站寻找,结果在驿站的西厢房里发现一领破席子。打开席子一看,里面竟然是一具白骨。白骨上一丝肉都没有,地上也没有一丁点血迹,只有剩下一只鞋子胡乱丢在那。”
孟不疑听罢寒毛倒立,白日里竟然冒出一股凉气直冲天灵盖。那西厢房不正式自己住的地方吗……正在孟不疑呆立思索时又有人说:“那个驿站本是前朝遗留,太过老旧。听说时不时就闹妖怪,也不知道到底是啥东西。”
从此之后,本不信佛的孟不疑每当夜里吃饭时,都会神叨叨地祭祀一番。再后来,孟不疑无心科举,在云水游历中度过了一生。
评论:
这个故事细思极恐。也许有人理不清头绪,我试着解读一下:
孟不疑刚开始见到的,只顾喝酒,不搭理他的那个张评事应该是真的张评事。跟着驿卒的像猪一样的黑影应该就是驿站里的妖怪。这个黑影应该就是夜里和张评事打架的黑衣人。
文中描写二人从正厅打倒东厢房,张评事在里面打了很久才出来,我感觉再出来的这个已经不是真的张评事了。要不然作者也不会强调张评事再出来时披散着头发赤裸着上身。
如此说来,五更十分和孟不疑一起吃早饭的也不是张评事本人。此时,真正的张评事应该早就死在了东厢房。
设身处地地想,真是毛骨悚然。这也能解释得通为何张评事要求孟不疑保守秘密了,无非是妖怪害怕泄露自己的真实样貌行踪罢了。
为何不直接杀掉孟不疑,可能是害怕事情闹得太大,万一引来高人降妖,岂不是引火烧身吗。至于说妖怪为何要让孟不疑提前走,可能是为了把张评事的白骨转移到西厢房,行那嫁祸于人的勾当。其目的大概也是为了掩盖自己行凶吃人的事实。
当然,您也可以有别的猜测,欢迎大家留言点评,说出您的看法。
原文:
东平未用兵,有举人孟不疑,客昭义。夜至一驿,方欲濯足,有称淄青张评事者,仆从数十。孟欲参谒,张被酒,初不顾,孟因退就西间。张连呼驿吏索煎饼,孟默然窥之,且怒其傲。良久,煎饼熟,孟见一黑物如猪,随盘至灯影而立。如此五六返,张竟不察。孟因恐惧,无睡,张寻大鼾。至三更后,孟才交睫,忽见一人皂衣,与张角力,久乃相摔入东偏房中,拳声如杵。一饷间,张被发双袒而出,还寝床上。人五更,张乃唤仆,使张烛巾栉,就孟日:“某昨醉中,都不知秀才同厅。”因命食,谈笑甚欢,时时小声日:“昨夜甚惭长者,乞不言也。”孟但唯唯。复日:“某有程须早发,秀才可先也。”遂摸靴中,得金一挺授日:“薄贶,乞密前事。”孟不敢辞,即为前去。行数日,方听捕杀人贼。孟询诸道路,皆曰淄青张评事至其驿早发,迟明,空鞍失所在。驿吏返至驿寻索,驿西阁中有席角,发之,白骨而已,无泊一蝇肉也, 地上滴血无余,惟一只履在旁。相传此驿旧凶,竟不知何怪。举人祝元膺尝言亲见孟不疑说,每每诫夜食必须发祭也。祝又言孟素不信释氏,颇能诗,其句云:“白日故乡远,青山佳句中。”后常持念游览,不复应举。